詹姆斯·范·艾伦
美国太空科学家
詹姆斯·范·艾伦(James Van Allen、1914年9月7日-2006年8月9日)是一位美国科学家,以发现范艾伦辐射带而知名(探险者一号与探险者三号)。
范艾伦辐射带
范艾伦辐射带,指在地球附近的近层宇宙空间中包围着地球的高能辐射层,由美国物理学家詹姆斯·范·艾伦发现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范艾伦辐射带分为内外两层,内外层之间存在范艾伦带缝,缝中辐射很少。范艾伦辐射带将地球包围在中间。
成就影响
他的发现
1958年1月31日,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一号升空,当升至800千米高空时,星上所载盖革计数器读数突然下降至0。到1958年3月26日探险者三号升空时,又发生了同样的情况。范艾伦认为,这是因为存在极大量的辐射导致计数器达到饱和而失灵造成的。因此,同年7月26日发射探险者四号时,他在计数器前端加入一小片薄铅以阻挡部分辐射。果然,新的卫星证实了他的猜测
范艾伦辐射带发现意义
20世纪初,挪威空间物理学家斯托默就从理论上证明,地球周围存在一个带电粒子捕获区。它是由地球磁场俘获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所形成的。一般来说,内辐射带里高能质子多,外辐射带里高能电子多。辐射带会对人类身体造成巨大伤害,因此,它是人类进行星际转移的巨大障碍。
影响哈伯望远镜的观测
因为哈伯处在相当低的轨道,离地仅559公里来运行。因此,当哈伯通过南大西洋上空时必须暂时关闭观测。因为范艾伦辐射带刚好在这里碰触到地球的上层大气,如果开启观测的话,可能会损坏哈伯的观测元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6 09:46
目录
概述
范艾伦辐射带
成就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