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师
佛教名词
(梵da^rs!t!antika)指经量部的本师鸠摩逻多及其继承者觉天(佛陀提婆,Buddhadeva)等人。又称为譬喻论师、譬喻部师或譬喻者。
依《异部宗轮论》所载,经量部系佛灭四百年初,从说一切有部分出,又依《大毗婆沙论》卷二、卷三十八中,除譬喻师之外,又有‘经部师’一语。似乎编纂《婆沙论》之时,经量部已经成立。但纵观《大毗婆沙论》全书,并未见有经部之名,且相当于《婆沙论》卷二及卷三十八的《阿毗昙毗婆沙论》卷一、卷二十,亦无经部之文。若依《大唐西域记》卷三〈迦湿弥罗国〉条所记,《大毗婆沙论》的编纂是在佛灭第四百年,则经量部的分出,可能是在《婆沙论》结集之后。而在当时,他们可能只是被称为譬喻师,是说一切有部中的异端。若就《大毗婆沙论》而言,论中有分别论者、法密部、犊子部、大众部等诸部的论说,其中以譬喻论师之说所占分量最多;由此可知,彼等在当时颇有势力。又,无著、世亲的法相瑜伽学说,根据经部思想之处,亦为数不少。
关于譬喻师所立之学说,据《大毗婆沙论》中所见,略述于后︰无为法、不相应行法等为非实有。诸法因缘无自性。诸法生时由因,灭时是自然灭而不由因。生住异灭等相是次第起,并非顿起。名色为苦谛,业烦恼为集谛,业烦恼尽为灭谛,止观为道谛。唯观行苦诸行入正性离生。心心所法中,唯心实有,心所只是心王之差别。六识身所缘各别,意识不缘前五识之所缘,因此,不立五俱同缘之意识。
◎附︰吕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第二节(摘录)
参照真谛、玄奘所传,可以说经部的前驱者是譬喻师。他们这一批人的主张和学说都差不多,玄奘甚至还说譬喻者是根本经部。譬喻师原是些甚么人呢?他们原属于说一切有部,一般推鸠摩罗多(童受)为最初的倡导者。童受是北印呾叉尸罗人,后来西域朅盘陀有个阿育王,很敬重他,用武力强行把他请去,特别为他造了大庙,玄奘路过其地时还曾看见大庙遗迹。童受写了不少著作,其中有《喻鬘论》(现名《譬喻庄严经》。‘鬘’是做装饰用的花环,‘喻鬘’即以譬喻作庄严的意思),《痴鬘论》(《百喻经》亦名‘痴华鬘’,可见‘痴鬘’也是比喻的意思),乃是以故事的方式来解释道理,‘以事喻经’。从他的著作看,他是譬喻师的创始者。《喻鬘论》,早在四十年前,在我国新疆、龟玆一带发现了梵文残本,在尾叶上,明白地写着此论为鸠摩罗多所着,内容与罗什译的《大庄严论经》相同(《大庄严论经》的钞、刻本,误题为《大庄严经论》,因此后人就把它与无著着的《庄严经论》并列,其实两者相差很远)。罗什说《大庄严论经》是马鸣的著作,文章写得相当好,故事也很曲折生动,从题材与文笔看,确像是马鸣写的。在《论》的梵文残本被发现之前,法国学者莱维对它作过研究,还写了论文,名《大庄严经论探源》。莱维对《论》的作者未作专门研究,还是沿用罗什的说法,探讨主要放在《论》中所有材料的出处上,也涉及到马鸣,把马鸣着的《佛本行赞》等拿来与此论比较,因而附带断定此论作者是马鸣。莱维的论文发表后十余年,梵文残本被发现,题为童受作,随即由德国梵文学者刘德士加以介绍。莱维看后,不以为然,认为罗什的题名是正确的,因为罗什学有传承,而且时代较早,不会搞错。梵文残本后出,是把名字题错了等等,驳斥了刘德士。尽管如此,人们依然将信将疑,究竟作者为谁,一直未有定论。
我们认为,童受和马鸣活动的时间是相近的,两人著作可能混同,或者童受在马鸣原著基础上加以改订。既然是改订,那就有可能用原来的书名了。再说,从马鸣的学说上看,不管他是否写过《大庄严论经》,他也可以算在譬喻者的名下。
譬喻师中著名人物,除马鸣、童受外,在有部四大家之数的法救、觉天,也可算是譬喻师的中心人物。譬喻师学说资料,作为反对和批判的对象被保存在《大毗婆沙论》中,前后引用,不下八十余处。
综合那些材料看,譬喻者的学说主张是怎样的呢?一开头,很明显地看出他们所根据的要典是《法句经》。《大庄严论经》以故事解释佛说,在每讲一段故事之前就先引《法句经》,它所庄严的就是《法句经》。《法句经》是颂文体,《大庄严论经》就是以该经的颂标宗,然后围绕着颂讲故事。不过罗什译《大庄严论经》时未注意到这点,有时把颂译成了散文,因而对上述的性质没有明显地表示出来,使人看不出它的出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22 19:17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