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属计算机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
发展历程
2004年10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教高〔2004〕3号),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属计算机类专业,专业代码为590102。
201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代码:590102)、下一代网络技术及应用(专业代码:590132)和网络施工与管理(专业代码:590171)合并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专业代码为610202,属计算机类(6102)。
2016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公布首批《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目录,其中有《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标准》。
2021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保留,专业代码由610202调整为510202。
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专业知识,具备计算机网络设计、施工、管理、运维等能力和Web应用开发能力,从事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站建设、网络应用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规格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课程体系
理论课程
网络组建与维护、路由与交换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网站设计与开发、综合布线技术、网络互联技术、网络管理与安全、虚拟化技术等。
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数据结构、MySQL数据库管理、Linux系统管理、路由与交换、网络攻击与防御等。(以滨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局域网构建与管理、数据库应用技术、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实施、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服务的架构与管理、Linux网络配置与管理、网络安全技术、网站设计与维护、无线网络技术应用、网络测试与故障诊断、Docker虚拟化技术与应用、OpenStack云计算架构技术、Hadoop大数据平台构建与应用等。(以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学院为例)
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网络组建、综合布线、网络工程、网络管理与安全、网站设计与开发等实训。在网络系统集成、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管理等企业进行实习。
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顶岗实习,了解企业的运作组织架构、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掌握岗位的典型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及核心技能;养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规定时间安排,建议安排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
网络系统设计与组建、网络运行维护与安全管理、网站建设与管理、网络设备销售与维护等实习岗位。
教学条件
教师队伍
企业指导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职称以及专业技能资格证,并且网络工程经验丰富,至少主持过一个网络工程项目,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及项目经验给学生授课。
学校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取得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初级职称的教师参加顶岗实习指导工作原则上要在中高级职称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参与过企业网络工程项目的教师优先考虑。
设备资源
质量保障
实习学生应在顶岗实习结束时提交顶岗实习企业证明材料,必须提交以下成果中的任一项: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双重指导,校企双方要加强对学生工作过程的监控和考核,实行以实习单位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双方考核制度,双方共同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评定。
(一)考核内容
顶岗实习成绩由实习单位鉴定、实习过程记录和师生沟通、实习报告三部分组成,各部分比例如下:
(二)考核形式
考核由企业和学校指导老师共同完成。
(三)考核组织
成立顶岗实习评价机构,由学校、教务部门、教学院系及实习企业共同组织实施考核。考核小组应由院系负责人任组长成员包括企业顶岗实习辅导员、指导教师和企业实习兼职教师等。
(一)管理制度
与实习单位合作制订顶岗实习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建立顶岗实习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制订质量评价指标,对顶岗实习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评价。应制订以下管理规定:
(1)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
(2)学生顶岗实习守则;
(3)顶岗实习学生请假、辞职管理制度。
学校应拟定学生实习期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协议应包含顶岗实习的时段、联合培养方案、承担教师的酬金及责任、顶岗实习管理、学生顶岗实习补助、学生安全保险事宜、企业接收学生就业条件等基本内容,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还应与学生签订顶岗实习安全教育责任书;与企业指导教师签订企业兼职教师聘用协议。
(二)过程记录
有条件的学校通过建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平台,要求学生每周在平台上填写顶岗实习周记录,周记录内容包括周考勤、安全教育内容、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参加的工作内容与收获、学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编制顶岗实习报告提纲、撰写顶岗实习报告等。校内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每周根据学生周记进行指导,并通过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录入周指导记录,内容包括工作态度教育、劳动安全提示、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学习指导、专业方面的指导、顶岗实习报告的指导、对更换实习企业的学生提出办理手续要求等。
没有使用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的学校,可以通过让学生提交书面或者电子周记录的方式汇报每周的工作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周总结随时掌握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
另外,教师与学生飞信交流、微信交流或者QQ交流的内容都可以作为指导过程予以记录。
(三)总结交流
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应独立完成实习报告,并在实习结束后1周内将相关材料交给指导教师。实习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实习单位简介(对实习单位的性质、总体发展状态作简要报告);实习记录(要具体真实地记录实习过程、实习内容);实习总结(对实习过程和工作内容的感受,应突出实习过程中本人在职业素质和岗位综合能力等方面提高的内容)。实习指导教师应做好实习的总结,并对顶岗实施过程和网络化管理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下一届顶岗实习实施意见。
培养模式
(一)课证融合
将教学内容与“1+X”证书的内容相与融合,课证融合可避免单冲开设培训课时,增加学校、教师、学生的成本及负担。教学团队在分析现有教学内容基础上,通过对“华为1+X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中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容进行细分,将知识点融合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表1),开展教学内容的改革,实现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团队建立多门线上资源教学平台,将“1+X”证书知识模块细分融合至各个专业课程中,实现课程资源、学生成绩、教学评价等过程性数据信息化。搭建不限时间、空间的学习环境,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通过教学平台进行推广。以核心课程“路由与交换技术”为例,团队成员根据“1+X”证书教学大纲要求,共发布原创视频159个,视频总时长达到2995分钟。整理H3CNE、华为HCNA题库、“华为1+X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中级)”教材课后习题,共创建题库1897题。根据官网发布的“1+X”实验考试模拟题,教学团队使用e NSP软件创建自动阅卷模拟考试题5套,用于学生自我检测。教学团队选用“华为1+X职业技能证书”配套教材讲授该课程。教学团队自制部分实训案例拓扑、思维导图,搭配自编讲义配套使用,方便学生使用仿真软件e NSP开展实训练习,提升实践能力。
(二)赛课融合
(三)岗课融合
根据“1+X”证书制度的内涵要求,教学团队与校企合作工程师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着手,将企业的职业标准、规范、内容要求融入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设计,实现校企互动、产教一体的深度融合。2020年下半年起,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与山东众生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产教融合工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团队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将行业内最新的技术手段、企业的项目运行要求以及行业的真实项目流程引入教学体系中,更新课程标准。通过课堂实训、现场工程实训、项目工程实习三个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让学生掌握技术技能的同时具备职业道德素养。以2020级产教融合项目为例,教学团队以学校4#教学楼无线网络升级改造项目为案例,将教学知识点融入网络的规划设计、施工、测试、验收各个环节,将课堂搬到现场,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项目中学习知识。
(四)开展全员参与的竞赛培训活动
代表院校: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
1.以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落实“1+X”证书制度,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落实“1+X”证书制度,学校要以行业市场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符合行业企业要求及标准的具有专业技能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从而让高职学生提高就业竞争优势,顺利就业。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了解相关行业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工作岗位需求、技能要求及标准,以对接行业标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学校要从学生个人发展、人才市场供需状况、行业发展等角度综合考虑,制订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个人发展规划与“1+X”证书职业技能标准结合,以保证学生教育内容与岗位技能的各项要求相符。
2.以专业赛事与行业活动为依托,锻炼并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及融合能力。
学生参与各类专业赛事能很好地锻炼人人实践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以各类专业赛事及行业活动为依托,鼓励广大师生参赛,使师生双方在参赛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创新应用,形成师生联合实践探索机制。同时,高职院校应让学生从各类赛事活动和行业活动中汲取营养,促进学生知识融合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此外,学生在参加各类赛事活动、行业活动中应深入其中,教师针对比赛要求引导学生探索其中的新知识以及创新要求,为其所学专业理论的创新提供支撑,为行业实践创新提供参考。在“1+X”证书背景下,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及融合能力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人才,教师要敢于走出学科的固化思维,勇于突破学科界限,在相关的行业活动、赛事活动中把握学科融合、知识融合的趋势,在实践中不断汲取创新营养,实现学生实践能力与融合能力的双重提升。
3.产学合一,助推师资力量的提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理论也在不断更迭。学界理论知识的更新与业界实践创新应用,二者密不可分。一方面理论创新转化为应用创新,另一方面应用创新离不开创新理论的指导。因此,高职院校应强化产学合一,以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为依托,由理论核心转型为研发核心,以使产学合一体系发展得到有效推进,让高校与行业间的互动更加密切,使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发挥应有作用,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技能水平及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支持和保障。此外,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强大的师资力量,为此高职院校要利用产学合作提升师资力量。一方面,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提供继续深造和学习的机会,给予教师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大力支持。学校还要对国内外教学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帮助教师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在“1+X”证书背景下,学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其他院系建立跨地域、跨院系、跨学科的合作,让广大教师在学术交流、实践交流中不断完善知识结构,突破学科框架限制,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及知识融合能力,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优秀人才的培养提供师资保障。
4.完善考核评价。
落实“1+X”证书制度既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又是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为实现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推动教学改革顺利进行,教师要对以往的考核评价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因此,高职院校应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参考依据,不仅要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还可邀请合作企业参与考核评价的具体制订与评价之中,以制订全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学校可通过第三方评价即行业优秀企业的评价来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有效客观。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大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过程的跟踪监控,结合学生实际创新评价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专业技能,以及对专业技能的认知和情感表现等。此外,教师应动员和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和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让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纳入考评机制,以强化“1+X”证书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积极性。
代表院校: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一)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推动高等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才能不断增强高职学校人才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校企“双元”育人,将高职院校和企业紧密连接。长江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立足“中国·光谷”和武汉科技新城,服务湖北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网络工程组建、网络运维与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网站建设与管理、IT产品营销和数据库设计与开发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政府部门、教育机构、金融机构、IT服务行业、网络公司等企事业单位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长江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采用“双平台、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搭建技术能力培养平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和企业工程师为主导,构建基于“技术+素质”的双线人才培育体系,实现“以技术促服务,以服务长技术”的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达到“合格职业人”的要求。
(三)共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依据与企业共同制订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充分开展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网络管理员、网络助理工程师、Web前端工程师三个主要岗位类别。分析其典型工作任务、工作条件以及对员工的职业能力要求,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行动领域,进一步将专业行动领域转换为与之相对应的学习领域,将学习领域序化,形成了职业能力递进式专业课程设置,共同完善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从专业基础课程一直到专业拓展课程,我们始终坚持校内专职教师与校外企业教师共同参与授课的原则,构建了能力本位的“双元”育人模式。企业教师的职场经历和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对职业岗位有更真实的认知;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不断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校企“双元”育人教学实践,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企“双元”模式下的专业课程体系。
(四)共同构建“双元”实践体系
为了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更多机会了解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长江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网络综合实训项目。
对常规实训教学、综合实训教学、顶岗实习教学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共商共讨,共同制订教学实施计划、教学执行计划;校企双方共同组织实施实践教学。从新生入校时的通识能力到毕业时的专业技能综合运用能力,共同构建渐进式”双元”实践教学体系,并保证各专业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达到总课时数的50%以上。
(五)共同建设“双元”育人团队
长江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依托校外实训基地的优势,与相关企业联合开展校企“双元”育人师资队伍建设。长江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研室利用寒暑假时间,鼓励专业教师进入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企业项岗锻炼,开展职业岗位动手实践,提升实践动手能力,积累企业生产和管理经验,更好地理解企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利用顶岗锻炼契机,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建设一支实战能力强的“双元”育人队伍。
(六)共同评价“双元”育人成果
育人成果的评价最终还是考核评价,但传统的考核评价多是“一锤子买卖”,用一次期末终结性考试衡量学生一个学期一门课程的总体水平,这是非常不合理的。长江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产教深度融合,实行校企共同评价“双元”育人成果将考核评价办法从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等多方面进行改革。评价的主体不再是教师一人,而是由教师、学生、团队成员及企业导师组成,评价的方式不再是纯粹的开闭卷成绩评定,将课堂出勤、学习互动、实践操作、调研报告、实践作品模块纳入评价体系中,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部分,评价的标准也不再是试卷上的“A、B、C”,而是由企业共同参与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考核评价,并建立与行业从业标准接轨的考核评价标准。
代表院校:长江职业学院
(一)转变思想观念,对学生进行专业性培养
首先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转变思想认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专业特点以及所涉及的行业发展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性培养。确保专业教学工作能够满足市场经济以及企业发展的需求。为此,在进行专业教学过程中,各专业课都应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开展教学工作,通过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将各专业知识有效起来。同时,通过毕业实习阶衔接段,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使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和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所提高。
(二)重新构建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
高校在构建人才培养目标并制订相应培养计划时,应考虑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应用情况,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使课程内容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的需求。另外,在课程开设的过程中,要改变全面而广泛的传统教学模式和特点,根据专业方向选择适合高校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和内容,保证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能够与行业需求相结合,根据就业岗位需求对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构建。避免知识内容的重叠,实现知识的有效衔接,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其能够对学生进行深入培养,以满足现代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三)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高校可以选取优秀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学习和锻炼,在岗位上接受实际训练,使他们具备实际的应用能力并掌握先进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将岗位所需能力和技术应用于实践教学中,为学生进入企业工作提供有效帮助。同时,高校也可以从企业中聘请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入学校进行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够直接了解到企业的先进技术以及用人方式,这样就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让他们能够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加强学习和锻炼,使其所具备的能力和技术能够在走出校园之后可以顺利进入企业进行工作。另外,可以让学生直接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让他们直接接受企业的定向培养,使学生通过校内外的共同培养,获得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四)改革人才培养评估模式
为了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高校应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将笔试与面试、技术报告和实际操作进行有效结合,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考核,为创新教育模式的实施提供保障和支持。为了确保全新评估模式能够推进教学改革,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开展各种知识和技能大赛,增强学生进行实践的意识,并鼓励学生进行相关职业认可的职业考级和考证,并将其考核成绩计入学分当中,使学生在学分奖励的推动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更多的先进知识与技术。
(五)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创新创业训练
学校除了通过校企合作办学之外,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创新,在教学安排、课程设置以及专业技术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让学生通过校内外创新创业大赛,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的热情,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通过计算机技术服务室和网络技术社团的成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工作室和社团之中,将所学知识和技术用于实际生活当中,并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技术,使他们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通过创新创业训练,不但能够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能够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专业知识更加丰富,从而使专业教学工作能够进一步完善。
代表院校: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发展前景
职业证书
网络管理员、网络设备调试员(三级)、华为网络工程师认证证书(HCNA、HCNP、HCIE)、网络安全运营平台管理(深信服),网络设备安装与维护(锐捷),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55所),移动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华为),云计算开发与运维(阿里)等相关认证证书。
专业衔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网站建设与管理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网络集成行业、网络设备厂商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在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络应用等岗位群,从事网络系统设计与组建、网络运行维护与安全管理、网站建设与管理、网络设备销售与维护等工作。
开设院校
(资料来源:中国高校之窗;摘录时间:2023年7月12日)
参考资料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计算机网络技术.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信电工程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7 11:42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