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教育是高职办学产、学、研结合的实现形式,是化化解高职办学深层次矛盾的根本出路解高职办学深层次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办学的必然要求,是办学质量和特色的保证,是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互补的办学模式·订单教育的运作机制包括政府促成的整合机制,培养目标的导向机制,课程设置的规范机制,合作效应的双赢机制,运作过程的互动机制,遵守规则的诚信机制,政策法规的保障机制·
一、订单教育的产生 所谓“订单教育”就是学校和企业之间所商定的培养合同。学校依据企业特定需求作为教学目的,企业则在学习目标的定位上提出相应培养标准,学校按“合同”为企业生产特殊的商品“人才”。这种教育模式的产生也不是偶然的,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加速,新的技术不断产生,知识更新与产品升级换代速度加快,当企业进行产品技术改造和引进新的技术设备时,迫切需要大量能应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的人才,于是把寻求专门人才的目光投向了职业技术学校,以期获取急需的所需人才.来解决人力资源匮乏的难题。顺应企业要求,学校则为培养专门的特定人才而制定一整套教学计划.使所培养的学生满足企业的要求.于是就产生了“订单教育”。“订单教育”开辟了职业教育的新思路,给职业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同时解企业之所急,也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培养成本;提高了
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创造了
学校、
学生、
企业三赢的局面。
二、订单教育的运作模式及其特点 “订单教育”的固有特点决定了其运作模式。常见“订单教育”有以下几种运作模式。 1.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 这种模式特点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商定协议,即学校与企业之间直接签订“订单”,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招生标准、教学计划、技能与知识要求、上岗考试,为企业“制造”输送所需人力资源。 这种模式有如下优点:针对性强,能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因有企业直接参与教育,可使学生加深对企业的认识并产生、加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无毕业后找工作之忧,学习安心;对企业而言,学生毕业就可以上岗,无需再培训,缩短了学生进入企业的不适应期.使企业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益;以“销”定“产”,有利于学校教学和新专业的开设,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 不足之处:企业往往更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践技能,使学生容易产生轻理论重技能的倾向,使专业基础课、理论课受到冲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与再深造产生不利的影响。 这种教育模式是应用最广泛、最有发展潜力的一种模式。 2.学校与中介机构联合办学,其运作模式为: 这种办学模式,学校与企业自身并不发生直接联系,而是通过中介来完成。企业根据自身发展要求,向中介下达培养计划,由中介依据企业要求再与相关学校商定“培养订单”计划。学校依据订单生产的“人才”,由中介接收后再派遣到所签约的企业。 其优点是:中介可起到教育咨询桥梁作用。学校、学生、企业可依据自己的功能、特点、要求进行选择,使学校、学生、企业都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有利于高等学校特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使学生爱好、特长得以发挥,学习兴趣得以提高,扩大了企业、学生、学校的选择空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不足之处:学校所培养学生针对性较差.对企业认同感、学习积极性都不如前者(校企联合办学);学校对所签约的企业了解有限。从模式图上看,学校、企业几乎没有直接联系.势必会影响“量身定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