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婚》是唐代诗人
白居易的作品,为
组诗《
秦中吟十首》的第一首诗。此诗主旨在抒写“富家女易嫁”,“贫家女难嫁”,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重财轻人婚姻观的批评以及对难于出嫁的贫家女的同情。
天下没有纯正的乐声,只要听起来悦耳,使人感到欢娱就行。人世间本无什么标准的美色,只要自己认为好看,那就是美女。容貌美丑其实相差得并不远,而贫富给人的感觉差距就很明显。贫穷被时俗所抛弃,富贵就会被世人所趋求。富贵人家的女子,穿着金丝绣花罗襦,见到人不懂得行礼,才是个十六岁不懂世事的小姑娘。家中母亲兄长还未开口,很快就已经嫁出去了。绿窗下贫穷家的女子,寂寞地度过二十余年。荆钗不值钱,衣服上没有真珠。几次有人家想下聘,真到那时候又犹豫不决。主人遇到良媒,斟酒满玉壶。座上客人暂且先别喝酒,听我唱歌说明两种路。富家女子容易嫁,嫁得早则看不起丈夫;贫家女子难嫁人,嫁得晚却孝顺公婆。听说您想娶媳妇,要娶怎么样的呢?
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前后,白居易创作了组诗《
秦中吟十首》。“秦中”是指唐代首都一带地方。诗前小序曰:“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为《秦中吟》。”此诗为其中第一首。
这首诗通过描写贫富女子在婚姻问题上的不同遭遇,抨击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重门第资财而轻人品的恶劣习气。诗的主旨在于抒写“富家女易嫁”,“贫家女难嫁”。作者对当时崇尚的婚姻观作了一番评论,批判了当时受封建门第观念影响的攀高结富恶俗,并对难于出嫁的贫家女寄予了同情。前两句诗意在引出“贫富则有殊”的意旨,琅琅上口,且富哲理。次二句提出的选美标准——悦目,不同于传统的选美标准。从全诗的诗意看,“悦目”的标准,既含容貌美,尤含心灵美。富家女虽易嫁,却“嫁早轻其夫”,贫家女难嫁,却“嫁晚孝于姑”。足见选美标准有贫富善恶之别,具重要的社会意义。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
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