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克昌
南宋水利专家
许克昌,字上达,开封府拱州(今河南省睢县)人(一说华亭枫泾人),许安世之侄孙,南宋著名水利专家。南宋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考中进士(状元),中状元以后,当时规定有官职在身的不能做状元,所以被改为了第二名。
简介
他自幼聪明好学、读书勤奋,从秀才到举人,并到国子监做了名小官,负责印刻经史。绍兴三十年(1160年)中举人,殿试后得中头名状元,因同僚妒忌, 当时规定有官职在身的不能做状元,所以被改为第二名。
许克昌身为朝庭命官,但是对百姓生活疾苦格外关注,当时虽然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做官,但很关心华亭的农业生产,当家人告之因海水入侵,使土地变咸,影响农业和百姓生活的消息后,他亲临实地,从沿海杭州湾到华亭三十六浦,寻找原因,他在新泾塘处(今金山区亭林镇附近)视察时发现塘口已被冲阔30余丈,每逢海水涨潮进入河道后,流向各地,由于潮涨潮落很正常,没有发生突发的大灾害,故不被人重视,就这样日久月累,海水随河道一直渗透到嘉兴、湖州等地,受咸潮影响,农田作物生长受到影响。经过详细调查后,该塘原为唐朝时太湖流域涝水南泄杭州湾重要干道之一,柘湖通内陆各河口,四周筑高堰围断,独留新泾塘河道作为通道,以便将沿海的晒盐运出去。由于海岸后退,大海迫近,出现海水倒灌,酿成灾害。经过详细调查后,许克昌于乾道七年(1171年)八月奏请朝庭,重新修筑新泾塘,陈述理由,皇帝同意之后派时任秀州府的府衙邱宗负责该工程。将新泾塘北移 10公里,在现亭林镇东北处建成运港大堰,这一水利工程被后人史称“捍海塘堰十八堰之一”。这工程从九月二十六日开工,同年十一月七日竣工,这一工程建成,对所属华亭府农业生产、百姓安居产生重大影响。挡住海水倒灌,保护农田耕作,抗涝抗咸,百姓安居乐业,促进当时经济繁荣产生很大作用。这条新泾塘经过八百年风雨,如今仍然发挥作用,这当中当然少不了许克昌的功劳。
经历
宋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三月,命令“两浙运副刘敏士、浙西提举芮煇(1121~1201)于新泾塘置闸堰,以捍海潮”。 同时派出水利专家许克昌去实地查访后奏请朝廷,许克昌巡视勘查后,觉得在新泾塘原址重建闸堰,似有不妥,宜改地址。 乾道七年(1171)八月,太傅邱崈调任秀州知州时,置闸堰之事重又提上议事日程。 时宋孝宗正施展宏图之际,对近在咫尺之间的嘉兴地区的水利建设自然十分关心,因此在良臣邱崈于乾道七年(1171)八月上任之日向他辞行时,宋孝宗根据许克昌请求,向邱知州下谕:要求他到任后去受灾地区实地视察一下,将在新泾塘置闸堰的情况,如实上报皇上,而华亭县正是邱崈的管辖之地。 许克昌(生卒年不详)是开封府拱州(今河南省睢县)人(一说华亭枫泾人),他深知家乡遭受的海水倒流带来之苦,希望邱知州上任后能抓好这项“惠民利政大事”,于是向皇上请求并获得了皇上的恩准,所以孝宗向邱崈下了口谕。 “乾道七年(1171)八月,右正言许公克昌请于朝,时太傅邱公崈除秀州,陛辞之日,因奉孝宗圣训亟来相视……”。 邱崈官至同知枢密院事、赠太传、封魏国公、卒谥文定,是一位脚踏实地的大清官,他奉了宋孝宗的圣旨,上任后马上多次到柘湖、新泾塘、亭林地区进行视察,发现亭林地区的运港水势较新泾塘为稍缓,于是向皇上报告说:“华亭县东南大海,古有十八堰……”。即本文开首所引的内容。 宋孝宗皇上同意了邱崈的请求:不在新泾塘入海口置闸,而在 内移20里新泾塘流入运港的地方,在运港上建立大堰,以根治海水侵害。 事实上许克昌早已对此有了解,他是南宋著名的水利专家,经实地调查后,他知道在入海口建闸不行,需移地在新泾塘西北筑一大堰以阻止海水倒灌,保护苏、秀、湖三州境域的想法,但此事必须有州官负责,一是拿出方案上报朝廷,经皇上批准由主管部门负责;二是如此大工程必须由正派干练的知州亲自负责,才能保质保时竣工完成。 于是出现了上述所说的“乾道七年(1171)八月右正言许公克昌请于朝,时太傅邱公崈除秀州,陛辞之日,因奉孝宗圣训亟来相视,以运港水势较新泾为稍缓,遂移筑新泾堰于运港后堰外,随潮沙涨牢不可坏三州之田,始得免咸潮浸灌之患。”之言。 邱崈雷厉风行,立即招募秀州府四县民工,筹措置堰经费,开始了庞大的置建运港大堰工程,从九月二十六日动工,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终于在十二月二十七日胜利竣工,大堰阔三十丈,深三丈六尺,厚二十一丈九尺。一丈约为3.33米,则大堰的阔(即长)约100米,深(即高)约12米,厚(即宽)约73米,可见此堰巨大坚实,尤为壮观,足可抵御特大海潮引起的急流和洪水冲击。所以“运港大堰”又史称“捍海塘堰”。 所谓堰,即是“拦河蓄水大坝”。大堰筑成后,为保证分流,和确保田地民居不为冲淹,又筑堰外港汊一十六所,港汊两旁修筑塘岸四十七里二百八十五丈还多些。塘岸分东西两岸:运港东塘岸自运港堰至徐浦塘计二十四里一十七丈,西塘岸自运港堰至柘湖二十三里,上阔六尺,下阔一丈五尺,高六尺。 以后运港分为东西两段:大堰内为西运港,至亭林镇区(俗呼小运港);大堰外为东运港(俗呼大运港),经新泾塘流入运港的海潮水由此东北向流,到盛梓庙流入更宽深的叶榭塘、龙泉港(古称南盐铁塘)。 如此动员民工兴修堰坝和塘岸,可谓真心实意为民办好事;又建置了如此坚实宽厚的大堰和众多分流海潮的堰外港汊,可谓用心良苦。同时考虑到确保下游安全,运港大堰不置船闸。因为一旦开通放行运盐的船只,每天不少于数十百艘,如此先后不等,等到开闸放行结束,势必造成昼夜开启闸门而无法关闭,则咸潮便继续向里河(经亭林)流向西北,无法断绝。因此又筑堰外港汊一十六所,既分流倒流海水和暴雨洪水,又可使运盐船绕道而行,此法甚佳。
由于海岸后退,大海迫近,湖势湍急。至乾道初塘口已被冲阔至30丈余,咸水延及嘉兴、湖州等地,为害民田。乾道七年(1171年)八月许克昌奏请修筑,经秀州守臣邱崈查勘,在亭林镇东北建成运港大堰,使三州民田免遭咸潮之害。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0 18:31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