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富,北京市海淀区邮政投递区副局长,出生于1969年5月,本科毕业于北京市委党校。
人物介绍
最崇拜的一个人:毛泽东
最喜欢的一句格言:人生能有几回搏
影响最大的一本书:青春之歌
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国庆五十周年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在和总书记握手时,总书记问全国邮电职工同志们好。
获得的主要荣誉
1995年 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96年 获全国邮电劳动模范称号
1998年 获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8年 当选第四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
许国富 做用户的贴心人
我是一个AB血型的人,出生于军人世家。很多朋友说AB血型的人有双重性,个色。但我个人感觉我做事极认真,为人热情,凡事先为朋友着想。
在平时的投递工作中,我碰到很多用户难以解决的困难,比如我送信时赶上天不好,下大雨,我就把邮件套上塑料袋,这样信箱里的积水就不会把邮件淋湿;有的用户没有信报箱,我就主动发挥自己“木匠”的特长给用户做一个送去;还有的时候用户开好几次信箱,邮件还没来,用户容易发火,我就搞了个小发明,在我管界内的用户信箱上都安装一个报箱翻牌,邮件不到牌子不翻;我还随身准备一个便民袋,里面有信封邮票,邮政编码本……就这样,我在送信途中不断征求用户的需求和意见,成为了用户的贴心人。特别是对管界内年纪大行动不方便的烈军属、五保户,不仅帮他们换煤气、取包裹、买煤、买粮,连取工资、买冬贮大白菜这样事也从不间断。
每服务一个用户,我就送一张我的红名片。我的名片用的是大红的纸和烫金的字,上面写有共产党员颐和园邮局投递员许国富,为的是让老百姓监督我,时时刻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我也要用一颗这名片颜色一样火红的心,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同志朋友的亲情送到千家万户。
工作中是这样,生活中我也活泼开朗。我的业余生活很丰富,我喜好乒乓球,在北京邮政我是男子单打第二名,级别是业余一级运动员,我还喜好音乐和体育。我希望结识更多的青年朋友,为他们带去更多的快乐。
许国富 用户身边的小邮局
2005年37岁的许国富珍藏着十枚奖章,这些都是他成长历程中成功的印记。其中有一枚是在2000年当选为第四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时获得的。说起当选“十杰”的事,许国富最有感慨,他坦言自己曾经三次落选。
原来,从评选第一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时,许国富就入围了。连着四届,他都是候选人。虽然一次比一次进步,但直到第四届时才当选。许国富笑着说:“评选十大杰出青年和评劳模不一样。劳模评的是同一个专业领域内做到全国领先,比如我,在邮政系统内把工作做出色了就行了。但十大杰出青年是在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中选拔,它对参选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我觉得这个奖项难度要大一些。”
参选的过程令许国富难忘。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在不断提高。他说,每次作为候选人参加评选,最大的收获就是每个人五分钟的自述演说,在这个环节里,他可以了解到别人的成就,也同时找到自己的不足。每一次自述演说,他都能感觉到自己这一年又进步了一个台阶。而当许国富当选北京十大杰出青年之后,他反而觉得一切又回归于零。他又站到了新的起点上。
从1985年到2000年的15年里,许国富就是海淀区颐和园邮电局一名普通的投递员。对于这样一份看似普通的工作,他却干得津津有味。
许国富高中毕业那年,参加了街道组织的招工考试。他记得当时可以选择的有市邮电局、海淀区外贸公司、市家具公司等单位。许国富在街道考了第三名。以他的成绩,这些单位他去哪个都可以。但当时,邮电局的录用通知书最先下来,许国富没怎么想就去报到了。
许国富说,当时他也不太清楚去邮电局具体干什么工作,心想,邮电局里工种也多了,有投递员、营业员,还有司机等等。去了以后才知道,他被分配做投递员。许国富参加工作是1985年,他说那时候人们的择业观念比较传统,他自己又是军人家庭的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吃一行。于是,他一门心思地当起了投递员。
许国富被分到颐和园邮电局。为了尽快胜任投递员的工作,许国富还真拿出了一股钻劲。为及时准确地把信、报送到用户手中,在工余时间,许国富就经常走访当地居委会和派出所,了解用户分布和地名变更情况。对来信频繁却易流动的外地人员和需要重点服务的用户也一一进行登记。而追踪“瞎信”则是许国富最较真儿的一件事。
在工作中,许国富发现,经常会遇到一些地址不详而无法投递的“瞎信”。遇到这种情况,他从不轻易批退,而是想方设法查找线索。许国富说:“死信不死,瞎信变活,这就是我当初对自己提出的最高追求。”
20世纪80年代末,海峡两岸寻找亲人的热潮兴起,寻亲的信件也多起来了。1992年,许国富接手一封从台湾寄来的信,是台湾的哥哥寻找住在北京的弟弟。许国富决心一查到底。那封信是寄到北平西苑34号。许国富下班后把周边所有的34号都找遍了,又对80岁左右的老人进行走访,但没有发现有用的线索。他于是又找到海淀青龙桥派出所,讲明情况后,翻出30多本住户资料登记册进行查找,终于查出西苑34号的住户已于1962年迁往西城大茶叶胡同24号。当许国富骑着自行车从香山找到西城的这个地址时,发现住户又已经搬走了。许国富还是不死心,又跑到大茶叶胡同所属的西城区福绥境派出所,在上万张户籍卡中翻找。在民警的配合下,终于查到收信人住在附近的一座居民楼里。等许国富一口气爬上六层楼,才知道收信人已回到原籍四川,许国富把信交给了住在那里的收信人的女儿。女儿把信转给了父亲。在去世之前得到了哥哥的音信,收信人很是欣慰,并在病危中给许国富写来了表扬信。那位收信人哪里知道,为找到他,许国富前前后后花了四天时间。
15年,许国富成功投递“瞎信”两万多封,投递各类邮件三千多万件无一差错。为了有效地消灭“瞎信”,从1986年到1995年,许国富在8年的时间里,还和同事们利用大量业余时间,跑遍了北京市大大小小的街道和胡同,将许多已变更的地名、新出现的地名和新建单位的名称一一记录下来,编成了几大本独特的《瞎信字典》。这部一百万字的《瞎信字典》如今已成为海淀区投递局投递员消灭瞎信、服务用户的可靠工具之一。
除了解决“瞎信”难题,许国富还将邮局“搬”到了每个用户的家门口。每次出班投递时,许国富都要带着一个挎包,他把它叫做“便民袋”。里面装着邮票、信封、空白汇款单、微缩的全国邮政编码本、邮政资费表以及报刊目录、钱款等,谁要买个邮票、发封信,甭出门就办了;谁家的电话交费通知单来了,许国富也是先用自己的钱垫付,再把通知单给用户送去;重点照顾的服务对象家里来了汇款、包裹,许国富更是代取并送到家中。
许国富的用心服务赢得了用户的认可,用户们都亲切地称他为“送上门的小邮局”。
就在这平凡的岗位上,许国富刻苦钻研,认真摸索工作规律,创造出了一套独特的许国富式投递服务法,即三心、六诀、九法,受到用户的广泛赞誉。
干投递时间越长,许国富越体会到,除了每日走街串巷、风雨无阻的辛苦外,在投递工作中还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给投递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比如,投递员都遇到过因客观原因造成的少报少刊问题,这种事如果处理不好,引起用户的不满。许国富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他先认真翻阅事先登录好的界内单位和个人订阅报刊的名址册,然后利用自己长期建立的信誉为用户互相借阅、复印所短缺的报刊,有时还直接到报摊上自费为用户购买。许国富的这种做法不但减少了用户的不满,方便了用户,还维护了邮政的信誉。
许国富在投递过程中发现有些大院和写字楼,涉及多个用户或多家单位,却往往因使用同一信箱,出现乱拿错拿现象,造成用户收不到自己订的报刊而对投递员产生误解。为了避免这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许国富自己动手制作了木质立体式多格口信报箱,根据用户多少一家一格,一格一锁,避免了抄拿现象。还有那些地处城乡结合部,外地人口多,人员流动大的大杂院,许多住户共用一个门牌号码,有时连房东也搞不清谁是谁,也给投递工作增加了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国富经过反复琢磨并与用户协商,决定在这些用户的家门口钉上小木牌,写上用户的姓名。与此同时,他还逐一记录下这些用户的姓名、籍贯、联系电话,为他们建立用户档案,遇到用户不在家时,只要对照用户档案,查看小木牌,就能保证邮件及时准确地投递到位了。
在许国富投递道段的用户信报箱上,都挂着一个小本本,这就是他发明的“留言簿”。他在留言簿上写上自己的姓名、联系电话,用户有什么问题,要办什么业务,都可以和他联系或写在留言簿上。许国富投递时看到了就会及时做出答复或尽快帮助办理。替用户联系亲属,寻医问药,为有困难的用户买粮买菜……许国富做起这些义务服务比用户自己还周到,想得还仔细。为避免用户因漏开、忘开信箱而误事,许国富用买来的一些铁合页钉在信报箱上,在合页的上部贴上胶布写好“信报已到”的字样,投进信报后将铁合页打开提醒用户。
对于投递服务的每一个环节,许国富都用心去琢磨,单就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好邮件这个问题,他就利用业余时间搞了许多便民小发明、小制作。有三合板、饮料瓶、饮料桶做的各式各样的信报箱,有特为那些临时建房做的小木板门牌,还有一种塑料袋,许国富把它称作“小雨衣信箱”。遇到刮风下雨时用户家没人,邮件容易被淋湿损坏,许国富就在投递前把信件一一装进平时收集的塑料袋里,用线缝好。送信时把“包装”好的信件从门缝上塞进去,另一头将连着塑料袋的线拴上小木棍别在门上,既不会被雨淋,用户回家时又容易看到。
许国富创造这些“便民小发明”,就是为了让用户觉得更方便,并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自己的服务。“一句话,就是站在自己的岗位,时时刻刻为用户着想。我觉得自己能有今天,能取得一些成功,就源自邮政系统的‘人民邮电为人民’的方针,也受益于此。”
许国富在十几年的投递工作中,不单单只是满足于及时准确地送报送信,或者卖几张邮票,而是不断地扩大服务内涵。他帮助用户代办各种邮政业务,解答疑难问题,同时还注重与用户建立密切的联系。他自费印制了大量名片发给用户,主动向用户宣传邮政,引导用户或单位使用邮政业务。许国富不仅用他热心真诚的服务赢得了用户的赞赏,而且还吸引了一大批新老用户群,为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
15年如一日。就在日常的工作积累中,许国富逐步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许国富式投递服务法,即“三心、六诀、九法”。“三心”,就是对本职工作注入一份专心、对邮件多一份精心、对用户多一份爱心;“六诀”,就是“德、信、勤、钻、新、巧”六字诀;“九法”包括:连锁互补法、特户档案法、多口信箱法、瞎信追踪法、真情交流法、留言反馈法、塑袋护邮法、邮路代办法、盲人带徒法。
1999年,海淀区邮电局借用“空中小姐”的服务形象手段为劳模投递员许国富量身订做了全身立体模拟像,并在全区展开了“国富式劳模”的服务活动。
普通投递员许国富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他曾三次被北京市总工会命名为“爱国立功标兵”,并荣获“北京市学雷锋先进个人”和“北京市青年敬业模范”称号,还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和全国劳动模范,并获得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1999年被共青团北京市委授予“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1999年4月16日,海淀区邮电局启动了“海淀邮政为您提供劳模式服务”活动,从这一天开始,只要走进该局所属邮政营业厅,都会看到许国富的立像在与用户打招呼,而营业员则会为用户提供“国富式劳模”服务,劳模许国富由此成为了海淀区邮电局对外服务的形象代言人。以劳模为模特,宣传邮政企业的良好形象,这在北京邮政还是第一家。
一时间,海淀区所属的77个邮电支局、所,全部启动了“劳模式”服务。许国富提出的“您的惠顾,我视信任支持;您的邮件,我将倍加珍护;您的需求,我定竭尽全力;您的建议,我做珍贵礼物”的劳模式服务,以及许国富总结出来的“三心、六决、九法”在海淀区邮电局的干部职工中普及开来。许国富利用业余时间发明的“防雨信箱”也已由海淀邮电局统一制作,全局190个投递道段的投递员随身携带,用户亲切地称之为“温暖信箱”。
当许国富站在自己的模特立像前,他感到自己已经不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劳模了,“国富式劳模”成为了企业对外服务形象的代言人。许国富说:“作为形象代言人,我感到自己与企业融在一起了。此外,还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我自己也要学大家学的‘许国富’。”
1999年建国50周年大庆之际,北京市第一次从建国以来历次评出的2000余名“首都五一奖章”获得者和“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中选出50名佼佼者,授予“首都楷模”称号,许国富入选了,并参加了国庆50周年大典观光团。
在海淀区邮电局欢迎许国富参加国庆大典载誉归来的大会上,许国富对全局职工表示:“在这儿我要说一句话,我许国富只是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培养下,在同志们的支持下做了自己该做的一点工作。我决心在未来的21世纪,不能说做最好的投递员,但我要做最用心的投递员,为邮政投递的现代化竭尽全力!”
2003年,许国富担任海淀区邮政投递局副局长,主抓经营。从一个普通投递员到一个经营管理者,许国富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
2001年4月29日,许国富调到新成立的北京市邮政投递局服务监督热线,为北京市民解答疑难问题。2001年11月,许国富又调到新成立的北京市邮政投递局服务检查部任副主任,不仅解答疑难,还解决用户投诉、各城区投递服务质量的抽查、检查以及物流配送。2003年4月26日,他回到海淀区担任海淀区邮政投递局副局长,主抓经营。
从一个普通投递员到一个经营管理者,许国富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报刊收订、物流配送、邮政储蓄、个性化明信片……经营管理涉及方方面面的业务,同时,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也是必不可少的。许国富一上任就提出在完成业务任务的同时,要结合本辖区特点开展特色服务的工作思路:为老百姓配送矿泉水、寿桃、绿色蔬菜等,拓宽物流配送的领域;与北京移动通信公司合作开展IP卡和神州行卡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零利润配送服务;为海淀区域内的知名企业开展集团式用户的订购和配送等等。在许国富的带领和带动下,区速递局的业务不断创新,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企业形象也越来越光鲜。
对于今天所取得的成绩,许国富很低调。他首先感谢共青团。“我认为共青团是我的人生第一加油站。我是北京市青联委员,是市青年联合会第七届、第八届的劳模组成员。青联里都是各行业的优秀人才,我每年都参加青联组织的活动,这使我的眼界不断拓宽,素质得以不断提高。”
记者问他如何看待成功?许国富笑称他最成功的地方就是知道自己的不足。“我默默无闻地做投递员做了15年,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永远是一剂镇静剂。为什么呢?在十几年的工作中,我从百姓身上,从用户身上,从邮政职工身上,找到了很多闪光的东西,这些闪光的东西会影响我的一生。我现在身上的所谓光环实际上是广大市民和广大职工身上最宝贵的东西在我身上的一个缩影,实际上我是从他们身上学来的,而且我将这种财富视为宝藏珍藏一生。”
当记者问许国富如何取得成功,许国富说:“不论做什么工作,我认为,勤奋+毅力+创新+完善+不断学习,就是成功。”在总结的关于成功的五个必备因素中,他认为创新意识是最关键的。“每次创新也意味着无数次的失败。但只有创新了,才知道失败的宝贵,而且要从失败中走出来。人生中能面对失败,总结失败,辨证地认识失败,就是最好的处世心态。”
当记者采访许国富时,他正在北京市邮政投递局经营管理培训班上课,学习的内容是营销。此外,许国富目前还正在学习全国高教自考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本科专业,他还准备再读一个法律专业的研究生。他说,学习是创新的基础,没有牢固的知识根底,创新就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