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征帆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
许征帆(1927年10月16日—2022年12月28日),男,汉族,福建金门人,教授,著名理论家,1950年初毕业于华北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博士生导师。
人物生平
1927年10月16日生于福建省金门县,在家乡被日寇占领后,随乡亲闯南洋到马来亚,后来到新加坡南洋华侨师范学校读初中。日本攻占马来亚和新加坡后,逃难到印尼一个小岛。劳作之余苦读《古文观止》《现代文选》和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日本投降后,回到马来亚,并于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
1946年在马来亚参加党领导的革命工作,担任《南侨日报》(胡愈之主编)、马来亚共产党机关报《民声报》的特约记者,在中共新加坡作协(地下组织,书记吴荻舟)领导下参加马华革命文艺活动,撰写反蒋抗英的习作。1948年中被英帝国主义当局勒令“自由”出境,经组织推荐到我党领导的香港达德学院新闻专修班学习并为党报《华商报》撰稿。
1949年3月离港北上,进入华北大学马列主义基础研究生班学习,并于194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到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任教,先后担任《教学与研究》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2004年光荣离休。
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组成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顾问、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等学术职务。
所获荣誉
多次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一等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学著作奖等奖励,多次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师德模范、北京市爱国立功竞赛标兵、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生导师等称号,获聘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
主要贡献
研究领域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专业方向
着力研讨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中联系时代新实际解决时代新课题的伟大贡献、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往开来规律性的研究。
研究成果
许征帆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综合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上提出了诸多新观点新论断,作出了重要学术贡献。他倡导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初步构建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提出并论证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是马克思的“第三个伟大发现”;从历史观高度论证了落后国家率先实现革命突破和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史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开创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专门化研究,编写了新时期首部综合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身体力行新鲜活泼的马克思主义文风,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作出了表率。
开设课程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
教学获奖
国家优秀教学奖二等奖;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一等奖;北京市师德模范等。
科研获奖
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三卷本)获中国图书奖荣誉奖;
《社会主义论库》(三卷本)获北京社科研究成果特等奖;
《试论我们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获北京市首届优秀论文一等奖;
著作情况
主编《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三卷本)、《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辞典》、《社会主义论库》(三卷本)、《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等。
主要有专著《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合著《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三卷本(获国家图书奖荣誉奖),主编《社会主义论库》三卷本(获北京市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怎样认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获北京市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论》(获国家图书奖);长篇论文《试论我们时代在20世纪发展的主旋律》(北京市优秀论文一等奖)、《千难起步,万险征途———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革命发生论的双要题》等等。
出版图书
社会兼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二、三、四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社会主义学科规划组成员、中共北京市委决策顾问、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顾问、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学位委员会主任。
参考资料
许征帆同志讣告.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12-29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10 10:5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