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祖华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祖华,男,1955年9月13日出生,湖北省仙桃市人,1991年毕业于中国东北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吉林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82年毕业于中国湖北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91年进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1996年赴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做访问学者,1998年回国。
人物简介
1982年毕业于中国湖北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吉林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东北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
1991年进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4年破格晋升教授。1996年赴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做访问学者,1998年回国。
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发表论文
1、《蓝天下的傲视—建筑美学漫谈》吉林日报1990年1月23日
2、《理性的光芒—建筑美学漫谈》吉林日报1990年2月8日
3、《大地的花环—建筑美学漫谈》吉林日报1990年3月9日
4、《认识你自己—建筑美学漫谈》吉林日报1990年5月3日
5、《凝固的音乐—建筑美学漫谈》吉林日报1990年6月21日
6、《有意味的形式—建筑美学漫谈》吉林日报1990年8月30日
7、《黄金分割的启示—建筑美学漫谈》吉林日报1991年1月24日
8、《历史的丰碑—建筑美学漫谈》 吉林日报1992年1月6日
9、《在历史与现实的基点上建垒的理论形态》吉林日报1991年5月21日
10、《整理国故的三种尺度及理论价值》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1990年6期全文复印)
11、《胡风主观战斗精神现实主义论》见《胡风论集》中国社科出版社1991年版
12、《茅盾早期文学理论与批评》东北师大学报1990年3期
13、《三十年代新人小说论》宜昌师专学报1991年2期
14、《艾青的抒情长诗〈向太阳〉的艺术特色》高师函授学刊1992年9期
15、《文学批评的创新与守旧》长白论丛1992年2期
16、《东北作家群的小说风格》宜昌师专学报1992年2期
17、《西方文论与五四新文学观》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2期
18、《先驱的智慧与五四新文学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2期
19、《梁实秋对莎士比亚的翻译与研究》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2期
20、《双重智慧下的自我塑造》中国文学研究1995年4期
21、《毛泽东〈延座讲话〉的理论个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1期
22、《20世纪中国戏剧改革的先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6期
23、《以社会革命为己任的现实主义大师—谈茅盾》建设银行报1996年7月3日
24、《鲁迅〈风筝〉新解》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年1期
25、《当代文学的‘媚俗’倾向谈》当代作家1996年1期
26、《当代女性文学谈》当代作家1996年2期
27、《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反省》当代作家1996年4期
28、《能力与要求——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与答卷引出的话题》湖北
教育报 1999年11月30日
29、《美与丑的变奏》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0年第2期下半月
30、《全球化与新殖民主义、跨国公司的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世界经济》2000年6期全文转载。
31、《生活的真谛——简论史铁生的〈草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10月(下半月)
32、《新时代的恋旧情结——闻一多的文化心态研究》南都学坛2001年第5期
33、《山水的灵气陶冶出的文学才女——萧红论》高等函授学报2001年第2期
34、《才能、人格、意志——作家与艺术风格关系新论》南都学坛2001年第1期
35、《中国现代文学的思想传统与宗教论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2期。
36、《闻一多的文化心态研究》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37、《关于巴金的散文〈我的心〉》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2年8月下半月
38、《2002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的特色与弊端》 中学语文2002年8期
39、《知识与智慧——略论余光中散文的一种艺术境界》火浴的凤凰 恒在的缪斯——余光中暨香港沙田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
40、《邵荃麟20世纪40年代文艺思想》南都学坛2002年6期。
41、《作文结构的一、二、三》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3期下
42、《语言交际的生命本质与精神本质》沙洋师范高等转科学校学报2003年1期。
43、《从现代到古代——叶维廉及其诗歌创作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1期。
44.《出走以后怎么办?——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中出走者的归宿及意义》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2期
45.《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文化立场》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2期
46.《作为一种小说类型的家族小说》(上)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年1期
47.《作为一种小说类型的家族小说》(中)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年4期
48.《激情点燃智光——贺敬之政治抒情诗的特色》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3期
49.《作为一种小说类型的家族小说》(下)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年5期
50.《从〈红楼梦〉到〈狂人日记〉——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传统溯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6期
51.《家族的挽歌——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第一道母题》江汉论坛2006年第1期
52.《鲁迅杂文的艺术境界论纲》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3期
53.《漫谈现代启蒙思潮与百年文学的关系》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期。
54.《在反省与引进中建构的理论形态——从五四文学本体论看文学批评话语》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2期。
55.《闻一多的大学教育理念》江汉论坛2006年11期(与孙红震合作)
56.《〈红楼梦〉的艺术资源与史传传统——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传统溯源》鄂州大学学报2007年1期。
57.《文学研究的责任信念》文艺报2007年9月20日。
58.《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建构的历史基点》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年4期。
59.《道德理想——〈狂人日记〉的未解之结》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10期。
60.《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知识学问题》厦门大学学报2007年6期。
61.《两套话语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知识学问题思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期。
参考资料
许祖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7 16:25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研究方向
发表论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