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皇帝祧迁状
唐代颜真卿创作的散文
《论元皇帝祧迁状》是唐代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论元皇帝祧迁状
《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又《礼器》云:“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又《伊尹》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德。”此经典之明证也。七庙之外,则曰“去祧为坛,去坛为𫮃”。故历代儒者制迭毁之礼,皆亲尽宜毁。伏以太宗文皇帝七代之祖;高祖神尧皇帝国朝首祚,万叶所承;太祖景皇帝受命于天,始封于唐,元本皆在不毁之典。代祖元皇帝地非开统,亲在七庙之外。代宗皇帝升祔有日,元皇帝神主礼合祧迁。或议者以祖宗之名,难于迭毁。昔汉朝近古,不敢以私灭公,故前汉十二帝,为祖宗者四而已。至后汉渐违经意,子孙以推美为先。自光武已下,皆有庙号,则祖宗之名,莫不建也。安帝信谗,害大臣,废太子,及崩,无上宗之奏,后自建武以来无毁者,因以陵号称宗。至桓帝失德,尚有宗号。故初平中,左中郎蔡邕以和帝以下功德无殊,而有过差,不应为宗。及馀非宗者,追尊三代,皆奏毁之。是知祖有功,宗有德,存至公之义,非其人不居,盖三代立礼之本也。自东汉已来,则此道丧矣。魏明帝自称烈祖,论者以为逆自称祖宗。故近代此名悉为庙号,未有子孙践祚,而不祖宗先王者。以此明之,则不得独据两字而为不祧迁之证。假令传祚百代,岂可上崇百代以为孝乎?请依三昭三穆之义,永为通典。宝应二年升祔元宗、肃宗,则献祖、懿祖已从迭毁。伏以代宗睿文孝皇帝卒哭而祔,则合上迁一室。元皇帝代数已远,其神主准礼当祧,至禘祫之时,然后飨祀。
作者简介
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山东费县)人,唐代大臣、书法家。颜真卿为开元年间的进士,任殿中侍御史。安禄山发动叛乱,他联络从兄颜杲卿起兵抵抗。后官至史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颜真卿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道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开创了新风格,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1:31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