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受益计划,是在
企业年金计划中根据一定的标准(职工服务年限、
工资水平等)确定每个职工退休后每期的
年金收益水平,由此倒算出企业每期应为职工缴费的金额。由于职工在退休后每期所能获得的年金是固定的,年金缴费和投资运营的风险都由企业承担,因而也称作“待遇确定型计划”。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比较麻烦,《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职工福利(IAS 19 Employee Benefits)》大篇幅都在介绍设定受益计划的确认、计量与列报方法,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设定受益计划里,企业需要通过精算假设来计量每期的应计
年金负债和年金费用。精算假设是对确定
企业年金费用各种变量的最佳估计(IAS 19),包括统计假设和财务假设两种。前者主要包括死亡率、职工
离职率以及职工寿命等;后者主要包括折现率、未来的工资水平以及年金基金的
投资回报率等。
2.设定受益计划经常会产生
精算损益。精算损益是由于精算假设变动以及已实现损益等原因产生的应计年金负债的变化(IAS 19),主要包括对职工离职率的调整、对折现率的调整、职工寿命超出预期产生的差异以及年金基金实际投资回报与预计投资回报的差异等。
4.
企业年金费用的确定比较麻烦,一般与企业当期缴费的金额并不相等。
所以设定提取计划的实施需要精算师参与。精算师的主要任务是在当前环境下依据一定假设对每位职工的年金价值进行合理的
精算,并采用专门的方法(通常有应计
退休金估价法(PUC)、累计
收益法(
ABM)和等额缴费法(LCM)三种),确定每期应为职工缴费的金额。而会计人员的主要任务则是根据精算师精算的结果计算确定企业每期的年金费用水平,并进行相关的确认和列报。
1.当期服务成本(CSC)。当期服务成本是指职工由于当期为企业提供服务而产生的年金收益现值,根据IAS19的规定,企业应以估计职工退休时的
工资水平和职工当期提供服务为基础,采用应计退休金估价法(PUC)来确定当期的缴费金额。
2.
利息费用。利息费用是指应计年金负债由于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利息,根据期初应计年金负债余额与
市场利率计算确定,其中市场利率应当选用
资产负债表日公司债券或国债的市场利率。
3.年金基金资产的预期投资收益。年金基金资产的预期投资收益包括投资产生的利息、现金股利以及
资本利得扣除各种
管理费用后的净收益,根据期初年金基金资产余额和
预期收益率计算确定。预期投资收益与
企业年金费用水平负相关,即预期
投资收益率为正时,将减少企业当期的
年金费用。
4.前期服务成本(PSC)的
摊销额。前期服务成本产生于首次制定
年金计划时对原有职工前期服务的补偿,或者对年金计划修改产生的职工年金收益现值。由于前期服务成本一般附有
行权条件(比如服务年限等),所以前期服务成本一般选择职工剩余
工作年限和服务年限中的较低者采用
直线法进行摊销。
5.
精算损益(Actuarial gains and losses)。精算损益是
企业年金基金资产和应计
年金负债现值之间的差额,其产生原因有两个:一是已实现的损益(实际投资收益与期望收益的差额),二是精算假设修改产生的损益。由于精算损益的构成内容经常相互抵消,而且各期变化较大,所以IAS19推荐采用通道法(Corridor Rule),即当期只确认超出
期初年金基金资产和期初应计年金负债中的较大者10%以外的部分,按照
直线法在剩余
工作年限内平均
摊销。
6.
年金计划削减(Curtailment)或结算(Settlement)的影响。
企业年金计划削减是指职工人数大规模减少或者修改年金计划导致企业年金规模大幅减少,比如企业关闭车间、暂停年金计划等。结算则发生在企业削减或中止企业年金计划时,通过交易免除未来期间部分或全部
年金缴费义务的行为。但按照FASB的规定,企业年金费用并不包括年金计划削减或结算产生的影响。
企业根据上述因素计算确定的金额确认年金费用,并将每期根据精算师计算的应缴费金额与当期年金费用的差额计入
递延年金资产或递延年金负债中,以反映尚未摊销的前期服务成本以及尚未确认的
精算损益等。企业期末递延年金资产或递延年金负债的余额应当反映
企业年金基金资产与应计年金负债的差额,并将年金基金资产与应计年金负债的金额在
财务报表附注中单独披露。但按照FASB的规定,企业应当单独确认年金基金资产与应计年金负债的金额,且不能相互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