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批评
设计学和设计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设计批评又称为设计评论,是设计学和设计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历史看,可以说有设计就有设计批评,就单个设计活动来说,从创意到生产,消费的整个活动中,始终存在着设计批评。
序言
“设计像科学那样,与其说是一门学科,不如说是以共同的学术途径、共同的语言体系和共同的程序,予以统一的一类学科。设计像科学那样,是观察世界和使世界结构化的一种方法,因此,设计可以扩展应用到我们希望以设计者身份去注意的一切现象,正像科学可以应用到我们希望给以科学研究的一切现象那样”①。设计学家阿克在《设计研究的本质述评》中对“设计”作出的阐释,渲染了它作为一门学科的学术性色彩,使“设计”与“设计学”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长期以来,人们都将设计的学科性质定位为“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综合性学科”,如“设计学是以人类设计行为的全过程和它所涉及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为对象,涉及哲学、美学、艺术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方法学等诸多学科的边缘学科”②。
可以认为,艺术设计是所有艺术门类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门类,也是高等教育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虽然艺术设计的学科体系仍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的阶段,其知识内容仍处于不断建构与重构状态,但它已成为一门具有本体意义的、具有独立价值的学科门类乃是不争的事实,于是已有专家建议主管部门在学科门类、序列中将其单列,使它不再隶属于“文学”乃至“艺术学”的门类之下。而设计学则相反,是发展较为缓慢的学术领域,它在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严重滞后,其基本事实是:从设计内在意义——事理学学理上描述历史发展与形态演化的并具有历史学价值的设计史著作还未出现,从作为“人为事物的”科学或“人工科学”的内在逻辑关系上论述“设计原理”的著述也还未问世,设计概论、设计美学、设计原理、设计学原理被混为一谈,大多停留于简史、分类、特性等一般格式的重复。设计心理学、设计符号学与语义学、设计方法论、设计管理学则处于名词解读与常识阐释的起步阶段,而设计批评学、设计思维与创意学、设计文化学等仍属空白。
设计学的内部结构与作为学科的知识体系正在被人们试图解读,一本《现代设计史》被克隆出数十种教材,而某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又被迅速发展的学科数量,因扩招而迅速增长的学生人数,及非专业意义上的教师所授课程而误传。
标准
设计批评既是一种客观的活动,亦是一种主观的活动。说它是一种客观的活动,这是说设计批评有一个客观的标准,称它为主观活动是设计批评中有许多主观的成分在其中难以量化。标准是一元的,但在设计批评活动中却有着多元的因素,这种多元的因素是说设计的标准有着历史的、民族的、地域、时代等诸多因素影响。 设计批评的三原则,人文意识、文化性和市场性。
分类
1.朴素设计批评阶段
2.功能美评价趋势
3.形式美评价趋势
4.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设计反思阶段
方式
设计批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国际博览会,群体批评和个体之类的批评家的批评。
国际博览会
主要是检阅世界最新的设计成就,广泛地引发社会各界的批评,其目的促进购买。集团批评包括审查批评与集团购买。
审查批评是指设计方案的审查集团以消费者代表的身份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与评估,以及设计的投资方与设计方进行的商业谈判。
群体批评
是指消费者直接参与设计批评。这是指消费者表现为不同的购买群体。
个体批评
指一些具有职业敏感的批评家对设计的批评。它所批评的对象不会仅仅局限在设计作品中,也不会处于设计作品的消费层次上,而是关注整个设计文化、设计思潮、设计风格、设计流派、设计倾向等方面展开的批评。一方面指导设计制作、生产发展;另一方面引导消费者接受设计产品进行消费,同时有机地推动设计发展,丰富和发展设计理论。
作用
设计批评在设计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更多地的是体现着设计的人文科学精神,是整个设计活动的组成,其中的价值作用涉及到许多方面,这里我们主要涉及以几个方面。
1、首先设计对读者的阅读和理解设计作品有指导作用;
2、不仅如此,设计批评可以帮助大众选择和鉴别作品;
3、此外设计批评对设计师的创作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概念
设计批评,这是大众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对设计作品所进行的带有创造性的感知,想象、体验、理解和评价活动,它能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愉快。设计鉴赏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活动,对这种鉴赏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考察,是设计鉴赏的主要内容。这里我们主要研究设计鉴赏的条件和心理活动过程。
内容
《设计批评》内容简介:设计学系列教材的编写,以逐步建构设计艺术学学科的课程结构与教学体系为基本目标,具有理论研究与教学教材的双重性,又不乏设计艺术学科各专业发展的适用性与广泛性。着眼于各类高等教育中的艺术设计学学科的课程教学,也可用于研究生的参考与辅助读物,还可供其他设计研究者参考。
《设计批评》为系列之一,对“设计批评”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
参考资料
设计批评.豆瓣读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9 20:04
目录
概述
序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