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84年,
孔子结束了十四年周游列国的岁月,应季康子之召回到了鲁国。当时鲁国的国君是鲁哀公,得知闻名列国的孔子回国,鲁哀公赶紧向其请教治国理政之道。此时的孔子已经是快70高龄的人了,具有成熟的治国理念,他对鲁哀公讲道:“喜欢学习可以使人有智慧,努力实行可以使人有仁心,知道耻辱可以使人有勇气。懂得了这三者,就知道如何修身,如何治理人,就能完成治理国家的事情了。”
鲁哀公问道:“这样就可以治理国家了吗?”孔子说:“治理国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凡国君行政,要注意九个问题,一要自觉修身养性;二要尊重贤德之人;三要亲近王公贵族;四要敬重在朝中大臣;五要设身处地体察官员的苦衷;六要爱护老百姓;七要能吸引住各种手艺人;八要体恤从远方来的生意人;九要对诸侯实行怀柔政策。这九个问题,应当引起国君的高度重视。”
遗憾的是,孔子的思想在他本人最年富力强的时候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春秋列国的君主们一方面对他尊敬有加,一方面普遍采取观望和守旧的姿态,他自己所在的鲁国对他也是敬而不用,使孔子的治国理念被束之高阁。
爱因斯坦曾说:“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替别人着想,这是一种非常高深的智慧,也是一种非常高贵的品德。要赢得别人的尊重,就要善解人意,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形成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的社会氛围。理解了别人,就不会因为别人的过失而感到愤怒,从而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他人,用一种豁达的胸怀来看待世事,你的人生也就会变得幸福和快乐。孔子也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要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一个人要办什么事,首先要想一想,假如自己处在这样的地位,将会怎么做,只有这样思考问题,就可能使问题得到比较正确的处理。
明·
毕自严《辽变原因缺饷疏》:“臣极知本部匮乏,措饷甚艰,亦知西鄙跳梁留饷以备。设身处地,臣非敢以此苛责家桢,但亦宜相度缓急,量为接济。”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一二回:“能够如此设身处地的做去,断无不像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