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保证金比率
货币银行学术语
证券保证金比率是为了控制证券市场的信用投资规模,防止市场出现过度投机,中央银行实行对证券购买者在买进证券时必须支付现金的比率加以规定并可随时调节的制度[1]。证券保证金比率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例如,在保证金比率为60%时,证券购买者就必须支付60%的现款,其余40%才可以向银行贷款,但同时以购入的证券向银行作抵押。
作用目的
一国中央银行可通过变化证券保证金比率来控制银行信贷规模,从而达到控制市场货币供应量的目的。提高证券保证金比率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以证券为担保的贷款比率缩小了,从而可达到减少整个社会信贷规模的目的。
保证金比率越高,信用规模越小。在中央银行认为证券投机过度,证券价格过高时,提高保证金比率就可以抑制市场需求,使价格回落。反之,在证券市场低迷时则降低保证金比率。
影响因素
影响信用交易比率的因素很多,特别是不同证券类型、不同时期和不同的货币政策等影响着保证金的水平高低。
1、不同证券类型影响保证金水平。上市证券种类很多,不同证券交易风险又有很大差异,即使同一种证券,也存在信用度和收益上的差异,这决定了在信用交易过程中,信用度高的证券保证金比率可能就会低些,而对信用度较低的证券一般规定较高的保证金比率。例如,同是债券信用交易,由于国库券信用度很高,证券风险较低,其保证金比率就会较低。
2、证券供给与需求弹性变化的影响。当证券供给与需求处于平衡状态时,证券价格的振荡幅度较小,市场就会出现活跃景象,证券价格的升降幅度较为合理,投资者所需要缴纳的保证金将较低。但市场供求平衡关系被打破后,证券交易价格差异就会出现剧烈波动,当需求大于供给时,证券交易价格看涨,这时卖出证券者就要多缴纳保证金;当需求小于供给时,证券交易价格就下跌,买入证券者就要多支付保证金。
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变动的影响。公开市场业务是经济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求的重要手段,而证券信用交易保证金率正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成为调节证券市场资金供求的主要工具。当市场上货币供应量过多,通货膨胀加剧,证券市场过热,过度投机现象大量涌现时,中央银行就会相应提高证券交易保证金比率;相反,当市场货币供应量不足时,为刺激市场需求,活跃证券市场,中央银行就会降低证券交易保证金比率。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22 13:44
目录
概述
作用目的
影响因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