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当代诗学文集,对汉语新诗的文本阅读和写作
经验给予诗学意义上的鉴别与考量。作者从
欧阳江河等当代诗人的多个典型文本出发,展现出当代汉语诗歌所达到的精神高度、技艺难度及
经验的复杂和精纯程度。与此同时,也展现出当代诗歌的
经验是如何发生的,又是如何在诗人那里转换为语言,井在他的生命中不断变形的。更让人欣喜的是,作者对汉语词语的敏感和关注、对
方块字所蕴含的日常伦理意味的挖掘和解读,形成了本书诗学批评的特色和基点。
本书是对诗学文本的解读。作者通过对汉语现代诗歌的阅读和写作体验,从汉语的词的独特视角,用隐喻的方式回归中国的古典传统。作者对汉词语的敏感和关注,对词语所蕴含的政治与伦理意味的挖掘,是书中全部细读、评论和书写的立足点。
本书共分三辑。第一辑“论
欧阳江河”以当代诗人欧阳江河为个案,试图说明汉语现代诗歌在面对现代世界图景时,所经历的诗学理念和诗歌方法上的巨大转换,以及这种转换所包含的政治和伦理意义。通过细读
欧阳江河,这一辑将展示出当代诗歌所达到的精神高度、技艺难度以及
经验的复杂和精纯程度。第二辑“
经验的上升”则主要包含了对其他一些诗人(
穆旦、鲁西西、孙磊等)的阅读,其关注点在于诗歌中的经验是如何发生,在诗人那里又是如何转换为语言并在他的生命中不断变形的。此辑中论“口语诗”的文章,可以看作是对弥漫当代的某种诗学意见的梳理和警示。第三辑“词语”由诗学随笔构成,它们共同致力于对来到作者身上的某些词的领会。这些词曾给作者带来过某种性命攸关的激荡,如今它们带着各自的光泽、质地、重量与音色,在阅读和书写中被人触摸、弹奏和倾听。
一行,本名
王凌云。1979年生,江西湖口人。2006年获
海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现任教于
云南大学哲学系。译有《
黑暗时代的人们》(阿伦特著,2006年)、《设计论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合译,吉尔丁著,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