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铁枝戏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传统戏剧
诏安铁枝戏,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传统戏剧,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铁枝戏源于宋代江浙之“快活三郎”,是中国傀儡艺术中具有独特表现形式及艺术特征的一种艺术,它以“土偶饰为杂剧,隐绳暗处,引其机则转动如傀儡样”,民间俗谓“活灯”。
诏安铁枝戏是从纸影戏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大约兴于宋元。明末清初至民国初期,是诏安铁枝木偶戏较为兴盛的时期。
诏安铁枝戏的戏班,早期均为家族班,父子相传。至20世纪50年代,诏安、东山两县民间约有铁枝戏三十余班。“文革”后,各地铁枝戏班式微,现代仅剩下几个班社。
怡梨香班,创建人及班主吴圆孙,诏安县白洋乡湖美村人,吴国孙为铁枝戏艺人之一。
新顺兴班,为诏安县南诏镇北关街孙养廉和许耀坤(生卒不详)共同创办的铁枝戏班。该班于20世纪50年代后解散。1979年,原班中艺人参加许崇德等人复办的万年春铁枝木偶剧团。
玉春香班,为诏安县白洋乡玉楼村艺人沈彩元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创办的木偶班。该班正角及教戏师傅为艺人沈开德。
万年春班,为诏安县南诏镇北门外广美庙创办的铁枝傀儡戏班。创办人黄梭。该团以传统剧目《狄青升帐》《八宝追夫》等剧目见长,于1990年参加在泉州举办的“国际木偶艺术节”,引起海内外木偶艺术界的关注。
诏安县铁枝戏木偶剧团,前身为诏安县城西门街道办的“民主潮剧团”,既演地方戏潮剧,也演铁枝木偶戏。主要演员有陈庆标、许开德及乐师许振山等。1956年建成诏安县铁枝木偶剧团,1959年改为福建省艺术剧院龙溪专区木偶剧团铁枝队,1977年与诏安潮剧团合并。
文化特征
铁枝戏艺人操偶表演的方式是席地而坐的,早先应是室内表演艺术,并无戏台可言。戏台的概念是在铁枝戏成熟为广场艺术后形成的。铁枝戏的前身为纸影戏,戏偶高仅八寸,纸塑的头面和纸制的戏衣,这种戏偶形制与民间尚存的工艺花灯纸偶基本相似,其人物形象特征为清秀。于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戏台的改进和艺人从坐式操偶改为站着表演,戏偶也发生变化,戏偶身高从八寸改为一尺四寸,操纵戏偶的铁线也从八寸加长为一尺六寸。
铁枝戏的表演,是靠艺人的一双手去操纵三根铁枝表演出来,而且这种简单的装置和操纵方法一直保持不变,但是它却能正面向前,向后做360度的翻筋斗,铁枝戏的行当与潮剧基本相同,虽然也有生、旦、净、末、丑、外、贴等行当的说法,但其实际行当仅有生、旦、净、末、丑、杂六行。
代表剧目
诏安铁枝戏演出剧目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宋元南戏、明传奇类的《白兔记》《破窑记》《拜月记》《荔镜记》等剧目;一类是清代花部流行的剧目和以小说话本改编的剧目,如《狄青取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梁红玉》等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铁枝戏是中国傀儡艺术中具有独特表现形式及艺术特征的一种艺术,它在漫长的艺术发展历程、在剧种音乐声腔及剧目等方面,受潮腔的影响已与后世的潮剧混同,但作为傀儡艺术品种之一的铁枝戏,仍保持其傀儡艺术形式的一些特征,对于探讨中国傀儡艺术的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
传承人物
陈银发,汉族,漳州市东山县人,1970年2月生,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诏安铁枝戏”第一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银发自小在父亲陈加申指导下学习铁枝木偶戏表演,1986年进入父亲所创办的东山县新艺铁枝木偶剧团从事铁枝戏表演,成为东山县铁枝木偶戏第四代传承人。其代表性剧目有《仙女配阿义》《狄青会姑》《莲花庵》《乾坤镜》《一门四状元》等几十种。陈银发积极从事铁枝木偶戏表演艺术宣传与教学,曾多次受到中央电台、福建省电视台等单位的邀请进行专题表演拍摄。他在剧团收徒教学,以演出的方式将自己的表演技艺传承给下一代。
吴崇耀,汉族,漳州市诏安县人,1957年10月生,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诏安铁枝戏”第二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崇耀自小随父亲吴圆孙学习铁枝戏表演技艺,其父亲作为诏安县怡梨香(铁枝戏)剧团创建人,是怡梨香剧团铁枝戏第三代传承人。其主要演出传承剧目有《黄飞虎反五关》《陆文龙归案》《巧姻缘》《洪少玉》等。不少戏剧研究专家将其家族传承的铁枝木偶戏作为研究考察对象,其铁枝木偶戏表演技艺与各种资料被收入多部戏剧史相关著作中。
社会影响
衍生节目
1996年,中央4套国际频道《中国风》栏目对传承人陈银发的表演进行了专题拍摄。
文化交流
1986年,传承人陈银发曾为台湾国立艺术研究学院院长江武昌先生做观摩表演,为宣扬传播铁枝木偶戏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表演活动
2001年,传承人吴崇耀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厦门)文艺汇演。
参考资料
诏安铁枝戏.福建省艺术馆.
陈银发.福建省艺术馆.
吴崇耀.福建省艺术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01 21:46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