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纸币的性质和必要性
富兰克林创作经济学著作
《试论纸币的性质和必要性》是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29年4月3日。
内容简介
富兰克林在书中指出,一个自由而普遍进行贸易的国家,必须有一定比例量的货币。多于这个数量,对于贸易没有益处,少于这个数量,对贸易也有害处。然后,他进一步探讨,大量增发纸币是否会使它的价值大幅度地降低。要回答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必须首先树立关于一般货币的性质和价值的正确概念”。就是在这一部分,他阐发了劳动价值理论。
创作背景
十八世纪初,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贸易已有相当大的发展。由于英国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凡是金属货币,不论是英国的、西班牙还是葡萄牙的,在殖民地呆不上六个月,就很快流往英国。北美殖民地硬币奇缺,贸易发生困难。无可奈何,只有实行物物交换,或以实物支付。这很不方便。1723年,宾夕法尼亚首次发行纸币,促进了该州经济繁荣。1726年,部分纸币被收回,市场上又感到货币缺乏。货币问题成为当时经济生活中相当尖锐的问题。人民群众要求更多发行纸币的呼声很高,可是富有阶层不赞成,甚至反对发行任何纸币。纸币问题成为人民议论的中心。富兰克林也卷进了这场激烈的争论。他们在读书会上也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辩论。富兰克林站在赞成增发纸币的一边,并确信增发纸币大有好处。他在《自传》中写道:“我们的辩论,使我对于这一题目感到很大的兴趣,我撰写和发表了一本不具名的小册子,名为《纸币的性质和必要性》。”
作品思想
富兰克林认为,必须撇开贵金属而寻找另一种价值尺度,这种尺度就是劳动。他用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说明银子的价值和其他东西一样也可以用劳动时间来衡量,比如在同一时间内,种玉米的人生产出来20蒲式耳玉米,采矿的人生产出来20盎斯银子,把这两种东西全部互相交换,互为交换价值,那来,一盎斯银子的价值就等于生产一蒲式耳玉米所耗费的劳动。
富兰克林从货币的起源,进而论及纸币的性质。他说,由于分工的存在,而有交换的必要。如果只是物物交换,那是非常不方便的。“为了消除这种不方便,使之便于交换,人们发明了货币,恰当地称之为交换媒介。”富兰克林不是从交换价值的发展所产生出来的困难,而是从那种扩展了的物物交换所遇到的外部困难中,去寻求货币的起源。
富兰克林认为,人们选定了黄金和白银作为交换媒介,因为它们没有恒久的固定价值,不适宜充当价值尺度,最适宜作为价值尺度的是劳动。白银的价值象其它商品一样,也可以用劳动来衡量。在这一点上,他将白银与其它商品等量齐观。
既然贸易无非是劳动同劳动相交换,实现这种交换的手段,即充当交换的媒介物,不一定非金银不可。他说,当时欧洲几个大宗贸易的中心,巨额款项用信用票据结算非常方便。这种票据,就是人们把他们的货币存入银行,拿到一个等值的凭证;他们凭此票据可以有把握地于任何时候再向银行提取货币,这就赋予票据以信用,所以,它可以代替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他又说:“正如以货币做抵押发行的票据是货币一样,以土地做抵押发行的票据,实际上就是土地的货币化。”如果法律认可,它就是法定货币。
当时,反对发行纸币的人提出一条理由:“每种交换媒介都应该具有内在价值,纸币则没有,决不能充当等价物”。富兰克林反驳说,银行票据和银行钞票都没有内在价值,却天天在那里充当交换媒介。它们本身没有内在价值,但由发行者的信用支撑着,就象殖民地的钞票由政府的信用支撑一样。这些票子,或以货币做储备,或以土地做抵押,或以政府税收为基金,赋予票子以信用,使它能够充当交换媒介。富兰克林未曾注意到,纸币和信用货币是受不同的法则支配的。
富兰克林又进一步以金属货币为例,来说明完全没有内在价值的东西,也可以作为交换媒介。他写道:“目前,甚至英国的银币也不得不代表它价值的那一部分——即它的实际重量与它的票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充当法定货币。现在,正在流通的先令和半先令银币的大部分,由于磨损而减轻5%、10%和20%,而有些半先令银币甚至减轻50%之多。就实际重量和票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而论,没有内在价值,甚至连纸币的内在价值都没有,可以说毫无价值。它是法定货币,人们晓得它能够代表同等价值再去顺利地流通”。既然如此,那么,完全可以用纸币作为交换媒介,而且纸币还有金属货币所不具备的那些优点。
富兰克林提出纸币发行量的限度,就是贸易中“对交换媒介的需要量”。“多于这个数量,对贸易没有益处;而少于这个数量,如果非常少,则对贸易极其不利。”
作品影响
该书一出版,受到普通老百姓的欢迎,遭到有钱人的反对。因为它助长了增发纸币的呼声,削弱了反对的力量。而议会终于以压倒的多数通过了增发纸币的议案。
如果拿富兰克林的《试论纸币的性质和必要性》(1729年),与斯密的《国富论》(1776年),阐述商品价值的部分,加以对照比较,就会发现他们的基本思路是相似的。尤其是关于“能购买的劳动”这个范畴,不仅基本观点,甚至用词用语和所举事例都有雷同之处。可见《国富论》继承了《试论纸币的性质和必要性》的思想渊源。
作者简介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1706年1月17日生于波士顿。家庭贫寒,做过印刷工,靠自学成才。21岁在费城创办“共读社”,后发展为美利坚哲学会。25岁时在费城创办公共图书馆,后发展为北美公共图书馆。45岁时创办费城学院,即后来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独立战争前夕,他提出奥尔巴尼计划,赴英谈判。战争爆发后,归国参战,参加起草《独立宣言》。1776年任驻法大使,利用英法矛盾,赢得法国等国参战,加速独立战争的胜利。1785年归国任宾州州长。1790年因病逝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18-07-25 10:49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