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是1996年7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部图书,作者是亚里士多德,译者是陈中梅。
内容简介
《诗学》立论
精辟,内容深刻,虽然篇幅不长,但气度不小,无疑是一篇有分量、有深度的大家之作。《诗学》探讨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理论问题,如人的天性与艺术摹仿的关系,构成悲剧艺术的成分,悲剧的功用,情节的组合,悲剧和史诗的异同,等等。《诗学》提出的某些观点――如情节是对行动的摹仿的观点和诗评不应套用评论政治的标准的观点――在当时具有可贵的创新意义。这篇不朽的著作集中地反映了一种新的、比较成熟的诗学思想的精华。
作品目录
第1章 摹仿艺术及其区别性特征。诗的摹仿媒介。媒介的使用。某些艺术尚无共同的称谓。格律文作者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诗人。
第2章 摹仿的对象。悲剧和喜剧分别摹仿两类不同的人物。
第3章 摹仿的方式。多里斯人声称首创悲剧和喜剧。
第4章 人的天性和诗的产生。诗的双向发展和荷马的历史功绩。戏剧的起源和悲剧的完善。悲剧和狄苏朗勃斯及萨图罗斯剧的关系。
第5章 喜剧的摹仿对象。喜剧的发展。带普遍性的情节的产生。悲剧和史诗在格律和长度方面的不同。
第6章 悲剧的定义。决定悲剧性质的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语、唱段和戏景。情节是悲剧的根本和“灵魂”。悲剧是对行动的摹仿。突转和发现是情节中的两个成分。
第7章 情节应是一个整体。事件的承接要符合可然或必然的原则。情节要有一定的长度,以能容纳足够表现人物命运变化的篇幅为宜。
第8章 情节应该摹仿一个完整的行动。部分的组合要环环相扣,紧凑合理。
第9章 诗和历史不同。诗人是情节的编制者。既能使人惊异,又能表现因果关系的事件,最能引发怜悯和恐惧。在简单情节中以穿插式的为最次。
第10章 简单情节和复杂情节的区别。
第11章 突转、发现和苦难。发现的对象。最好的发现和突转同时发生。
第12章 从“量”的角度来分析,悲剧由开场白、场、退场及合唱组成。
第13章 优秀的情节应该表现有缺点或犯了某种后果严重的错误的好人由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最好的悲剧取材于少数几个家族的故事。欧里庇得斯是最富悲剧意识的诗人。单线发展的作品优于双线发展的、表现惩恶扬善的作品。
第14章 应通过情节本身的发展,而不是令人恐怖的剧景引发怜悯和恐惧。能引发怜悯和恐惧的事件以及处理此类事件的方式。
第15章 刻画性格所必须注意的四个要点。不要依靠“机械送神”处理情节中的解。描绘人物,既要求相似,又要把他们写成好人。
第16章 发现的种类。最好的发现应出自情节本身。
第17章 诗人应“看到”要描述的形象,体验人物的情感和摹拟人物的行动。应先拟定一般性大纲,然后再给人物起名并加入穿插。使用穿插,务求得当。
第18章 情节的结和解。悲剧的四种类型。写悲剧不能套用史诗的结构。合唱应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19章 思想和言语。思想的表达。言语的表达形式。
第20章 言语的组成部分。单音和词类的划分。语段的形成。
第21章 单项词和复合饲。名词(或名称)的分类和性的区别。隐喻的种类和应用。
第22章 要妥善使用各类词汇。优秀的作品既要有诗的风雅,又不能艰涩难懂。奇异词的作用。诗的种类和用词的关系。
第23章 史诗不同于历史,应该摹仿完整划一的行动。荷马史诗和其它史诗的区别。
第24章 史诗和悲剧的异同。史诗在容量方面的特点。史诗更能容纳不合情理之事。荷马的“说谎”技巧。表演式摹仿。不可能发生但却可信的事比可能发生但却不可信的事更为可取。
第25章 对批评的回答以及解答问题的方式。两类不同性质的错误。诗评应有自己的标准。艺术应该对现实有所提炼。对批评或指责的归类。
第26章 不能把演技等同于诗艺。悲剧优于史诗,因为――除了别的原因外――它能比史诗更好地实现严肃诗歌的功效或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