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文彰率先提出把海南建设成“诗歌岛”的设想。旨在丰富海南的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海南国际旅游的文化品位,推进海南旅游由地理资源型向文化吸引型的转变升华。
缘起
美丽的海南有着悠久深厚的诗歌传统和丰富多彩的诗歌文化积淀,历史上苏东坡等名人曾留下灿烂的诗篇。新世纪以来,海南诗歌迅速在中国诗坛崛起,诗歌创作取得了丰收成绩,“海南诗人群落”的表现在全国范围内引人注目,被誉为“诗歌海军”。 海南比较有影响的有多多、王小妮、原野牧夫等资深诗人,诗歌评论家耿占春、徐敬亚、毕光明、李少君、刘复生等。
近年来,随着“移民诗歌”的影响以及海南本土诗人的不断努力,海南诗歌以自己独特的声音和势头实现了地域意义上的巨大复生,并涌现出了林琳、纪少飞、卢炜、曾德英、符力、唐煜然、王广俊、王凡、翟见前、陈亚冰、林森、瑛之、王鸿章等这些具有本土性格的诗人,海南已经在一大批诗人关乎时代、关乎生活的创作觉醒下成为一个诗歌大省。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活跃在海南诗坛的诗人和诗歌评论家有将近一百人。诗歌评论家段从学说,海南的诗人数量与人口比例是全国最高的,既有一流的诗人,也有一流的评论家。此外,网络传播的飞速发展,也为海南诗歌在发表与交流上提供了一条较之以往更加便捷的通道,让海南诗歌在传播上,不再因为远离大陆文化中心而被边缘化。
当前海南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建设“诗歌岛”不但可以大大丰富海南的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海南旅游的文化品位,还可以推进海南旅游由地理资源型向文化吸引型的转变升华。
由此,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文彰率先提出把海南建设成“诗歌岛”设想,并督促海南省文联、省作家协会抓好落实。
活动介绍
2008年7月11日,根据省委宣传部指示,孔见、李少君组织省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成员及诗人江非、原野牧夫、符力等多位诗人,进行了关于建设“诗歌岛”的方案的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计划,已报送省委宣传部。
2009年2月16日,“诗歌岛”建设计划启动仪式在
海南省博物馆举行,同日省委宣传部主持召开“2009海南诗歌大奖赛”座谈会,周文彰部长出席座谈会,充满激情地描绘了“诗歌岛”建设计划的美好蓝图,指出“诗歌岛”建设是一项庞大而持续的社会文化工程,要建设成为海南文学的一个突出生长点,为海南的全面科学发展注入强有力的文化活力,打造海南文化品牌;首先要推动诗歌的学习和创作,全社会、各部门、各单位要同力协作和积极参与,通过广泛组织和开展学习活动、创作活动、竞赛活动、出版活动等建设“诗歌岛”,让诗歌在
海南岛红火。
省文联主席韩少功说,诗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是文化层次最高和最重要的文化形式,在一切文化形式中,诗是核心;“诗歌岛”建设可以让海南充满温暖和阳光,丰富和提升心灵;建议在文昌给诗人罗门建馆立碑,在海口老城区建设诗街、诗广场等丰富的诗歌文化载体推广诗歌走近大众,提高诗歌在海南的影响地位,同时以“诗歌岛”建设产生出一些好的诗歌,让广大民众在心灵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与会代表们纷纷为诗歌岛建设建言献策,大家认为,打造“诗歌岛”不仅是海南诗歌史文学史上的光彩一笔,还必将成为海南文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非凡意义的举措。其他代表们还就“诗歌岛”建设计划中建立网站、出版刊物、举办比赛活动等细节问题进行讨论。
3月,由海南省委宣传部为指导单位,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省作家协会主办,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南海网协办的“2009海南诗歌大奖赛”在全省铺开。各市县委宣传部、文联按通知要求,广泛宣传,发动各界热心人士和作者参赛。
这次活动在全省产生了积极而良好的影响,吸引了众多诗歌爱好者踊跃参与和投稿。参赛人群之广,人员之多,前所未有。有公务员、记者、教师、医生、军人、农民、打工者和中学生,也有退休人员。投稿者有各年龄段的作者,最小的是10多岁的初中生,最大的是七十多岁的古诗词作者。
本次大赛分为二级赛事进行,一级赛事评选工作于2009年6月下旬结束,由各市县(单位)邀请专家评选,全省20个赛区共评选出400位诗人1000多件优胜作品,推荐参加二级赛事。二级赛事评选,由组委会聘请专家孔见、林莽、耿占春、李少君、毕光明、伍立杨、周济夫为终评评委,评选出新诗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优秀奖33名;古体诗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优秀奖6名。
9月19日下午在海口市美华荷泰酒店举行颁奖典礼。
获奖名单
一等奖:毛豆、原野牧夫、李景新;
二等奖:陈亚冰、翟见前、林冠群;
三等奖:符力、黄葵、周大文、董石宝;
优秀奖:王广俊、吴运环、莫少玲等39人。
另外,组织奖3名
“诗歌岛“建设的不断推进深入,必将会为海南的全面发展注入有力的文化活力,提供丰富的文化保障,并且打造成海南的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