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意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héng yì。一般指诚恳的心意;使其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一般用于人与人之间相处态度诚恳,真心实意。语出《
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汉语词语
基本解释
[sincerity;good faith] 诚恳的心意;使其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
没有诚意
引证解释
1、使心志真诚。
②唐
韩愈《原道》:“然则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③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先生教人,自致知至於知止,诚意至於平天下。”
④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大学扼要在诚意,诚意扼要在慎独。”
2. 心意真诚。
《
太平广记》卷一九六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贾人妻》:“因诚意与言,气甚相得。”
3. 指真诚的心意。
①宋
范仲淹《答赵元昊书》:“正月日具位某,谨脩诚意,奉书於 夏国 大王。”
②明
叶盛《水东日记·沉简庵词翰品行》:“先生端厚谨恪,好
奖借后进,皆出诚意,而取与则甚严。”
③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一章:“但是敌人对谈判并无诚意,仍继续加强准备,补充兵员。”
④宋
陈亮《勉强行道大有功》:“说者以为 武帝 好大喜功而不知彊勉学问,正心诚意以从事乎形器之表,溥博渊泉,而后出之。”
哲学释义
《札记·大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正心,指心要端正而不存邪念;诚意,指意必真诚而不自欺。认为只要意真诚、心纯正,自我道德完善,就能实现家齐、国治、天下平的
道德理想。为后儒所推崇。宋代
程颐说,进修之术,“莫先于正心诚意”(《遗书》卷十八)。朱熹也赞之为“万世学者之准程”(《
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八《复斋记》)。明王畿以
先天与后天区别正心与诚意:“正心先天之学也,诚意后天之学也。”认为“心本至善”,而“吾人一切世情嗜欲,皆从意生”,“始有不善”,故须在“先天心体上立根”,则“意所动自无不善”(《三山丽泽录》)。
王守仁以为“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故强调意诚为心正的前提,“意无不诚,而心可正矣。”(《
大学问》)
刘宗周则强调“心之主宰日意,故意为心本”(《学言下》)。认为“意”是至善无恶的,主张“不沿良知而揭慎独”(《
思复堂文集》卷七《候毛西河先生书》)。
古文记载
语出《
礼记·大学》。传统儒学把《
大学》第六章视为对诚意的解释。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①,毋②自欺也。如恶恶臭③,如好好色④,此之谓自谦⑤。故君子必慎其独⑥也。
小人闲居⑦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⑧揜⑨其不善而著⑩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⑪,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⑫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⑬,德润身⑭,心广体胖⑮,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像厌恶恶臭的气味一样,就像喜爱美色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的真实,这样才能使自己心满意足。所以君子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独知的时候,也一定要戒慎。
小人在平时为非作歹,做尽坏事,以至见到君子便遮遮掩掩掩盖自己的邪恶行径而显示自己如何善良。殊不知,别人看自己,就像看见自己的心肺肝脏的样子,掩盖有什么益处呢?就是说内心的真实总要表现到外面的,所以,君子哪怕是一个人独处独知的时候,也一定要戒慎。
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你,十只手指点着你,这是多么可怕啊!”
财富可以润饰房屋,道德却可以润饰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安适舒泰。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注释
①.诚其意者:使意念真实无妄。诚:使……诚实,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意念,念头。
②.毋:不要。
③.恶(wù)恶(è)臭(xiù):厌恶腐臭的气味。臭:气味。
④.好(hào)好(hǎo)色:喜爱美丽的女子。
⑤.谦:通“慊(qiè)”,满足。
⑥.慎自独:一个人独处独知时也谨慎、不苟。
⑦.闲居:即独处。
⑧.厌然:掩藏、闪躲的样子
⑨.揜:通“掩”,遮盖。
⑩.著:显示。
⑪.中:指内心。
⑬.润屋:修饰房屋。
⑭.润身:修养自身。
⑮.心广体胖(pán):心胸宽广,身体安适舒泰。
朱熹注:“胖,安舒也。”这里采用朱注。
阅读启示
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其它相关
诚意伯
刘基,字伯温,封诚意伯,谥号文成,
文成县名由此而来。他是明朝开国元勋,“
学为帝师,才称王佐”,是
中国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著有兵书《
百战奇略》、散文集《
郁离子》。刘基树开国勋业,兼传世之文章,后人尊称为立德、立功、立言的千古人豪。
刘伯温是人中之杰。他于元统元年(1339年)考取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开始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最初,刘伯温希望为元朝政府效力,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在中进士后不久,被任命为江西
高安县丞,后又任元帅府
都事。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朝廷的采纳,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的压制。刘伯温非常失望,先后3次愤然辞职,回故乡
青田隐居。
刘伯温隐居青田期间,潜心著述。他将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进行了一番总结,创作了著名的《郁离子》一书。而当此之时,全国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元王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但各支反元义军又互相纷争,各不相让。刘伯温静观天下形势,经过一番分析,认为在众多的
起义军中,以平民出身的
明太祖最有真龙天子之气,他领导的一支
红巾军才是推翻元朝、建立新江山的队伍。
公元1360年,义军统帅明太祖两次向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决定出山辅助明太祖,希望通过助朱氏打江山来实现自己治国
平天下的宏伟大志。与当年
诸葛亮隆中对陈友谅,再灭
张士诚战略方针。而明太祖得到刘伯温的辅助,正是如虎添翼。他基本上按照刘伯温为他定下的战略、战术行事,先用诱敌之计大败陈友谅,挫其锐气,再于公元1363年在
鄱阳湖与
陈氏决战,将其势力彻底消灭。第二年,又依计将张士诚的势力消灭。然后,明太祖派部队北上攻打
元朝首都北京,同时准备在南方称帝。
公元1368年,明太祖在南京登基称帝,正式建立
大明洪武朱明皇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基,作为开国元勋之一,被任命为
御史中丞兼
太史令。为了表彰刘伯温的特殊贡献和巨大功勋,明太祖还下诏免加刘伯温家乡
青田县的租税。这是
处州地区惟一不加税的一个县。不久又追封刘伯温的祖父、父亲为
永喜郡公。
洪武三年(1370年),刘伯温被任命为
弘文馆学士资善大夫上护军刘氏家族的发展,都如日中天,达到了最辉煌的鼎盛时期。
刘伯温在青田过了2年的隐居生活,本来希望远离世间是非争夺。但是,他的智慧和才能实在太高,他的名声实在太大了,他甚至被民间百姓渲染成了一位活神仙般的人物,这就无法避免政敌的嫉妒和皇帝的猜疑。洪武六年(1373年),刘伯温的政敌
胡惟庸当了
左丞相右丞相。胡惟庸乃是天下第一大奸臣,可与
秦桧相提并论。刘伯温更加忧虑,终于一病不起。
洪武八年(1375年),有病在身的刘伯温由皇帝
朱元璋所派使者护送回家,不久在家忧愤而死,终年65岁。
诚意金
房地产过热后出现的一个名词。所谓
诚意金,并非作为
合同履行担保的
定金,但也是购房人向开发商先行交纳的一笔动辄数万元的钱款,用以获得住房的优先购买资格。
诚意金尚未得到法律上的承认,属于开发商自创的词语和收费环节,并被开发商描绘为使购房行为公平、有序的
营销方式。然而在现实中,诚意金有时只是表达了购房人单方面的诚意,一些开发商并不受诚意金所应体现的诚意制约。
开发商垄断和
操纵市场供求信息,造成开发商和消费者间
知情权的不平等,使诚意金中的诚意有时被扭曲,诚意金被异化为部分开发商不当得利手段的根本原因。
中新网1月31日电 在
中法建交45周年之际,中国驻法大使孔泉接受《
欧洲时报》专访。他说,在牛年开始之际,我们期待着法方能够拿出诚意……
中法关系过去一直被视为中国与西方大国国家关系的成功典范。但
萨科奇总统在年末不顾中方多次劝阻,执意会见达赖喇嘛,给两国关系发展带来阴影。对此,孔泉认为,萨科奇总统是重视同中国发展关系的,他在上任后不久就对中国进行了正式的访问。他还先后出席了北京奥运开幕式和
亚欧首脑会议,并再次重申高度重视中法关系,高度重视两国在各个领域里的合作,高度重视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配合。中国方面同样高度重视中法关系和传统友谊,我们期待和法方共同努力,使两国关系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
事例
中新网1月31日电 在中法建交45周年之际,中国驻法大使孔泉接受《欧洲时报》专访。他说,在牛年开始之际,我们期待着法方能够拿出诚意……中法关系过去一直被视为中国与西方大国国家关系的成功典范。但
萨科奇总统在年末不顾中方多次劝阻,执意会见达赖喇嘛,给两国关系发展带来阴影。对此,孔泉认为,萨科奇总统是重视同中国发展关系的,他在上任后不久就对中国进行了正式的访问。他还先后出席了北京奥运开幕式和
亚欧首脑会议,并再次重申高度重视中法关系,高度重视两国在各个领域里的合作,高度重视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配合。中国方面同样高度重视中法关系和传统友谊,我们期待和法方共同努力,使两国关系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