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走过了中国语文教育全程的普通人,面对语文这个叫他们又爱又恨又不可回避的学科,面对完整闭合的系统、终极决选的高考和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他们各自走过了怎样的人生,又成为了怎样的人?
黄盈,亚洲最具开创精神的
青年编剧、
导演。不仅有着开阔的国际视野,亦有坚实的中国传统艺术基础。从莎士比亚到“北京三部曲”;从形体戏剧到音乐剧;从环境戏剧到不插电露天演出;从中国戏曲元素到古希腊面具,每一个作品都是对上一个作品的审视与革命,在中国戏剧届享有“一戏一格”的美誉。
《理性动物》、《伪君子》、《麦克白》、《驯悍记》、《四川好人》、《克拉拉的遭遇》、《造谣学校》、《老妇还乡》、《阿图罗吐魏的发迹》《香水》、《天使》、《枣树》、《愤世嫉俗者》、《昂朵玛格》、《熙德》、《财神》、《樱桃园》、《仲夏夜之梦》、《未完待续》、《贵妇还乡》等。
《语文课》是他两年积淀之后一部对于学习经历、教育生涯,以及成长过程的思辨之作。为完成这个作品,黄盈不但重读课本还实地考察了目前的教学状况,从幼儿园教师到大学教授,从教师助理到边区支教老师,全面了解现在的教学情态和学生状况。“我相信每个人脑子里都冒出过这个问题,我是怎样从一个四处瞎逛游的小屁孩变成现在的自己,我想大家在看过《语文课》之后会找到一些答案。”今年年初,黄盈作品《黄粱一梦》受邀在德国巡演,此间黄盈晚上在德国的剧场看演出,白天则在房间里看自己曾经学习过的语文课本。在激烈的文化冲撞下,黄盈仅用了一周时间便重新学习了从小学到高三12年24册的语文课文,他有了一种“系统格式化”后的通透感。异国他乡的黄盈决定启动酝酿许久的戏剧构想。
《语文课》跟黄盈之前的戏风格都不一样,这个戏的最大难度在于黄盈要在剧场里营造重回课堂的感觉。但单纯讲述学习语文的过程会让人觉得无聊,所以黄盈设计了很多的互动和讨论,黄盈坦言“难度在于观众已经是掌握了语文程度的人,你让他重新回到学拼音汉字的状态,很难把握那个度。那怎么能让他在互动过程中触发自己的感受,让他去思考当我们怀旧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做什么,这个有难度。”
喜欢这个作品,因为他在有限的剧场空间和表演时间内呈现出了一种多样化的成长样貌,制造了某些共同的属性,亦挑起了私人的回忆。感谢黄盈,他让7个演员演绎出了几乎所有的师生形态,他没有对任何一个想当班干部的孩子产生敌意,也没有放弃那些怎么追也追不上的差生。他让我们有机会在这场戏里原谅了曾经伤害过我们的老师,也让我们有机会在心里对我们伤害过的老师说一声抱歉。我们还能重新握住铅笔,从如何写一个“人”字开始,学习规矩、礼貌、德行。 ——《
ELLE》资深戏剧评论 吕彦妮
《语文课》与那些指桑骂槐的“牢骚剧”划清了界限,它以趣味横生的姿态走入剧场,又带着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走到剧场之外。剧场“游戏”的力量,远远超过了其轻松的形式本身。所以,如果我们只将关注焦点集中于导演带给我们的新鲜趣味之上,那难免会荒废了这一堂生动且丰富的《语文课》。我们至少要看到,即便是长大成人后,教我们立人、教给我们“肉食者鄙”的语文课,荒废不得。 ——北京娱乐信报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