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近大师》是2008年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潘新和。
内容简介
语文教育领域跟一切科学领域一样,没有对这个学科基本的了解,没有踏踏实实的学问,就没有发言权。你没读过叶圣陶、黎锦熙、张志公、朱光潜等大师的作品,就等于褫夺了自己在这一领域的发言权。今天大量的研究之所以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原因盖出于此。本书试图为读者提供一个参照系,搭建起窥视、洞悉现代语文教育传统的阶梯,使语文老师可以借助这个阶梯,逐渐登堂入室,进入到语文学科之内。让读者看到叶圣陶、黎锦熙、张志公、朱光潜等前辈的语文教育观是如何相互碰撞、补充、修正,以至相反相成的,由此得以了解现代语文教育家的思想精髓,了解他们的成败得失,从中获得基本的学术资源,从而真正成为语文教育的研究者。这是本书写作的目的。
作者简介
潘新和,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写作学会会长,福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专家组成员、学科指导组顾问。在中国写作、语文教育史,写作、语文教育教改研究方面成绩颇丰。受聘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订《语文》教材,有3篇文章进入人教版《语文》和课外阅读教材。担任教育部9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北师大“新世纪”版初中《语文》第一副主编。出版《
语文:表现与存在》《中国写作教育思想论纲》《
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写作:指向自我实现的人生》《
新课程语文教学论》《高等师范写作三能教程》等著作和教材10余部。
图书目录
语文魂、世纪梦:一个平民教育家的精神苦旅
——走近叶圣陶
导言:全中国孩子、语文教师的良师益友,一位纯粹的知识分子,中国语文教育史无法绕过的精神存在。为现代语文教育奠定了平民化方向,并为此践履毕生。
实用主义教育家的大悲悯,平民教育理想:“应付生活论”和“工具论”。前者为本体论,后者为功能论、教学论。“应付生活论”和“应需论”,是20世纪语文教育的元理念。
针对“重写”倾向,提出阅读是写作的“根”,是“基础”,认为阅读还是一种独立的能力与目的,确立了“阅读本位”指导思想,形成了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读”、“精读”传统。
为
文学教育提供鉴赏理论和方法——意义:观;态度:玩;本体:我;预备:知识、语感;途径:词句的字面和背面;凭借:生活、经验、想象、语文素养;参考:他人的评论。
精心结撰了20多套教材,周到和精致,达到了时代的极致。和夏丐尊合编的《国文百八课》,精湛的教材理念,精彩的“文话”和“文选”,令现今编写者徒叹奈何。然而,新中国成立后的教材远不如前期。
继承了中国和西方教育文化的精髓,倡导学生本位、以“求诚”为核心、引导学生“自悟”和“自求”,试图建立良好的认知、人文背景。由于外部干扰,这些教育诉求尽为泡影。
主张听、说、读、写并重;培养形式感、文体感、语感;写作应以写生为主,以临摹为辅;先求它“通”,又望它“好”等。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滔滔宏论尽付东流。
实现了语文教育从古典向现代、贵族向平民、文言向白话、为功名向为实用的转型,建立了现代语文教育生活、阅读本位范式。时至今日,也逐渐暴露出了时代和认知局限。
结语:一个平民教育家为“为人生”的梦想竭尽全力:“工具论”未成为现实,“立诚论”终归破灭。语文教育理想终成南柯一梦,这是一个精神苦旅。但历史会记住这位语文英雄。立足于表现与存在的“言语生命论”,将是e时代的梦想,我们也会成为“稻草人”吗?
语文新时代的揭幕者:语文教学新潮的弄潮儿
——走近黎锦熙
导言:现代语文教育的揭幕者,帅才兼实干家。以语言学家的身份研究语文教育,语文教育观引领时代新潮。是现代语文教育前期用力最专、著书最多、活动范围最大、影响人比较多、工作比较持续、成绩最卓越的领军人物。划时代成就:打出“言文一致,国语统一”的旗号,撰就《
新著国语文法》、《新著国语教学法》、《
国语运动史纲》等,为现代国语教学立法张目。所拟“国语教学之目的”,鞭辟入里、历久弥新,比今天新课标“三维目标”更加深刻。
引领时代“新潮”,推崇“设计教学法”,注重生活化、生成性、表现性,全方位达成国语教学目的。体现了师生、生生合作,自主开发教学资源,实施校本课程,打破学科界限等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材和读法,“形式”、“实质”并重,重视文学教育。以“自动主义”为理念,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联络互动的教学法,听、说、读、写打成一片。超前的、活泼的教育思想方法足可睥睨教坛。
不断提出教法“改革案”。首创“话法教学新案”,认为话法比读法重要;“作文教学改革案”,确立了写作重于讲读、日札优于作文等原则,开重表现、重写作之先河,堪称语文教改急先锋。
倡用
注音字母,首创国语文法。确定“现代实用”方针,主张“句本位”,倡导“图解法”,在缀法、读法中大力推广、贯彻,推动了教学科学化,但也造成了语法教学的泛滥。
结语:一个语文教育史上功成身退的传奇人物。他的开创性、学理性的贡献无与伦比。他是一位帅才、“语文先锋”,集战略家眼光和实践家才气于一身。然而,只因没有“逞才”的气候,否则,我国的语文教育也许将是另一番面貌。
困窘中的坚守:学术饥荒年代的学者楷模
——走近张志公
导言:20世纪60年代,代表了语文学者的良知,填补了语文教育史研究的空白,80年代后引领语文教育的主流,在语文教育的科学化、语言学的实用化方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开中国语文教育史研究之先河。对传统语文教育作出了第一手的梳理,以教材研究为本,精辟地归结出了一系列的规律、方法和问题,给当代语文教育以借鉴,也奠定了自己崇高的学术地位。
语文教育“统筹规划”——幼教:语言训练;小学:读写训练、识字、写字三条线分进合击;初中、高中:增设文学课,按照知识与实践的合理关系组织语文课。由此可看出他的继承传统的教学观。
重视文学教育发展智力的功能,批评将文学教育等同于“读写训练”和“不能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的观点,不讳言现实的矛盾与困惑,主张编两种读本,要读诗。
指出传统语文教育“重文轻语”倾向,认为口语反映人的素质,倡导口语教学,书面语、口语协调发展,但陷入“推普”误区,口语教学和研究尚未得到重视。
一直探索语文知识和技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反对排斥语文知识,倡导加紧研究有关说话、读书、写文章的科学的知识系统。由于没能走出语言学怪圈,所以未能建起科学的语文学。
主持制订《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和《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语法教学、语文教学长期成效不彰,陷入了语言学困境和语法学难题之中。语言学给他带来最大的荣耀,也是他的滑铁卢。
结语:他的“入行”和成就,时代成全了他的声名。他是一个忠厚朴实的学者,他达到了那个时代的高度,然而,作为语文界的统帅,他缺少大气,繁重的事务消蚀了他的才气。他独自支撑着语文教育,勉力承担一切,终被时势和自己所累。
永不凋萎的美:文学、写作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走近朱光潜
导言:我国现代最杰出的语文教育理论家。从未当过语文教师,没有写过语文教育学著作,他对语文教育理论的贡献,比起同时代语文教育家的总和还要多。他的学海无涯、曲径通幽的治学观,发人深省。他的研究方法代表着语文学研究的方向。
开创了美感和美感教育理论,美育是为了“尽性”、“脱俗”与实现完美人生,是超越利害、培养“无所为而为”的心性。为文学审美教育开辟了通道,确立了价值,也为语文、文学教育打下了基础。
文学是人格的流露。使文学教育回归到普遍的人格修养和趣味上。“趣味”是其核心概念。反对低级趣味,培养高尚纯正的趣味,主要途径是读诗,是“佳妙”的领悟。有所付与才有所得。实践上兼顾写实与想象。
写作教育的核心是“真诚”,揭示了“四境”发展观、“四体”学习观、“四视”读者观,主张以日记为训练方式,注重模仿佳作,强调材料的选择,力倡克服心理的懒怠,以“苦思”解蔽。
阅读教育倡导“本行之外下工夫”,不能通就不能专,不能博就不能约,先博学而后守约。在具体读法上,强调要读得精,读得集中;有中心,可以维持兴趣与注意。
慎重讨论了思想、语文的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分先后、内外,寻思即寻言,文字含糊,即思想未透彻,情感未凝练。继而论及文、白,雅、俗,说、写,情、辞等一系列问题。
结语:一个在现代语文教育中超然于语言学者之上的人文学者。他最懂得文学、写作、阅读,且深谙教育之道,他的语文学观堪称一流。他的语文学理论的非主流和边缘化,是一个不该发生的历史误会。
附录 语文学科呼唤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世纪反思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