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木巴戟
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
海滨木巴戟(Morinda citrifolia L.)是茜草科、巴戟天属灌木至小乔木,高可达5米;茎直,枝近四棱柱形。叶片交互对生,两端渐尖或急尖,光泽,无毛,叶脉两面凸起,下面脉腋密被短束毛;托叶生叶柄间,无毛。头状花序每隔一节一个,与叶对生,花多数,无梗;萼管彼此间多少粘合,萼檐近截平;花冠白色,漏斗形,裂片卵状披针形,着生花冠喉部,花丝长约3毫米,花药内向,花柱约与冠管等长,子房有时有不育,每室胚珠1颗,胚珠略扁,聚花核果浆果状,卵形,种子小,扁,长圆形,全年花果期。
形态特征
灌木至小乔木,高1-5米;茎直,枝近四棱柱形。叶互对生,长圆形、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2-25厘米,两端渐尖或急尖,通常具光泽,无毛,全缘;叶脉两面凸起,中脉上面中央具一凹槽,侧脉每侧6(-5或7)条,下面脉腋密被短束毛;叶柄长5-20毫米;托叶生叶柄间,每侧1枚,宽,上部扩大呈半圆形,全缘,无毛。
头状花序每隔一节一个,与叶对生,具长约1-1.5厘米的花序梗;花多数,无梗;萼管彼此间多少粘合,萼檐近截平;花冠白色,漏斗形,长约1.5厘米,喉部密被长柔毛,顶部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长约6毫米;雄蕊5,罕4或6,着生花冠喉部,花丝长约3毫米,花药内向,上半部露出冠口,线形,背面中部着生,长约3毫米,二室,纵裂;花柱约与冠管等长,由下向上稍扩大,顶二裂,裂片线形,略叉开,子房4室,有时有1-2室不育,每室具胚珠1颗,胚珠略扁,其形状随着生部位不同而各异,通常圆形,长圆形或椭圆形,或其他形,横生,下垂或不下垂。
果柄长约2厘米;聚花核果浆果状,卵形,幼时绿色,熟时白色约如初生鸡蛋大,径约2.5厘米,每核果具分核4(-2或3),分核倒卵形,稍内弯,坚纸质,具二室,上侧室大而空,下侧室狭,具1种子;种子小,扁,长圆形,下部有翅;胚直,胚根下位,子叶长圆形;胚乳丰富,质脆。花果期全年。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台湾、海南岛及西沙群岛等地。分布自印度和斯里兰卡,经中南半岛,南至澳大利亚北部,东至波利尼西亚等广大地区及其海岛。生于海滨平地或疏林下。
生长习性
性喜高温多雨气候。适宜在年平均温度21-27℃、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相对湿度70%以上的无霜区栽培。不耐低温,当出现5℃低温时叶片发黄,若温度再低叶片会发黑。可以生长在海边泥滩,也可生长在冲积壤土和砖红壤土上。PH6.0-7.0,喜光,不耐干旱。
繁殖方法
采种
采种母树:株型紧凑、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发生、具两年以上树龄丰产单株可作为采种母树。
采种果:无不良表现且单果重在100克以上的标准果。
适时采收:在全果变奶黄或金黄色,充分成熟时采收。最好采摘6-8月份的果实。
及时洗果晾种:堆沤成熟的果实使果肉腐烂,用粗砂磨擦清除果肉易于及时取种子晾干,防止霉变,影响种子质量。
贮藏:种子采收后,最好随采随播,自然条件贮存情况下,超过一个月时间,其发芽力会大大降低,在10-15℃低温贮藏半年时间仍有20%以上发芽力。
育苗
种子处理:用60℃温水浸种2小时左右,取出后用小剪刀剪去种子顶部,以利于种胚突破种皮萌发。
播种催芽:经处理后的种子,均匀播种于苗床,每平方米苗床可播种约1000粒种子,然后用细沙覆盖1厘米再覆盖遮光网;经常浇水保湿,一般夏季播种一个月后陆续萌芽。播种期以夏秋季为宜。
育苗标准:小苗长出3-4片真叶后,即可移载于15×15厘米的育苗袋中。
栽培技术
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在种植前全垦或带状整地,带宽1.5米,清除杂草,犁翻土地。坡地上要挖水平梯带,然后按1米×2米的株行距挖穴,穴深50厘米×50厘米×40厘米,每穴施放钙镁磷肥100克,施有机肥5-10千克,与表土拌匀回穴。
种植的季节以雨季初期最好,这时气温已升高,土壤湿润,种植以后很快能恢复生长。定植时若苗木根系受伤,可以将苗木上的大叶片剪去二分之一以利成活。海巴戟喜大水大肥,成活后在生长季节每月施一次复合肥,施肥量视幼树大小控制在5-20克。在生长良好的情况下,栽植当年即可现蕾结果。
病虫防治
天蛾
每年发生4代,以蛹在土下10厘米处越冬。成虫白天隐藏在寄主或生长茂密的农作物及杂草丛中,夜间交尾产卵,有趋光性,迁移性大,卵散产于叶背。幼虫共5龄,白天躲藏在叶背,夜间取食,阴天可整日为害。高温少雨有利于其发生,冬天翻耕可降低虫口基数。10月老熟幼虫陆续下土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⑴成虫发生期用黑光透杀,卵盛期人工摘除虫卵,高龄幼虫时人工捕捉。⑵为害严重时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20%菊马乳油2000倍液喷雾,每周一次,连续2-3次。⑶大面积栽培时注意保护天敌,在天敌发生盛期,用Bt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禁止喷洒化学农药。
褐软蚧
每年发生6代,多世代重叠,被害虫植株上常同时长有成虫、卵及各部龄若虫,卵期短,若虫多聚集在茎及嫩枝叶茎部,排泄物粘稠,易诱发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⑴注意保护利用天敌瓢虫等,剪除虫枝或刷除虫体。⑵在卵孵化期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5%敌死2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等喷雾,注意均匀喷洒在叶背面。⑶各代卵初孵时和若虫期喷洒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800倍液1-2次,间隔7-10天喷一次。
轮纹病
病原为壳二孢属真菌,以病叶组织内的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斑内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生长期新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不断引起再侵染,扩大危害,8-9月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⑴冬季清洁田园,烧掉病残体,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⑵7月下旬开始喷70%万霉灵6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等药剂,每10天1次,连续2-3次。
主要价值
果实可吃,树干通直,树冠幽雅,在东南亚常种于庭园。根、茎可提取橙黄色染料。皮含袖木醒二酚(Soranjidiol)、巴戟醌(Morindone),印度尼西亚民间作药用。
该种有强烈气味;在民间作为保健及药用饮料已有两千年历史,特别是在太平洋南部岛屿的土著民中,是必不可少的日常保健品。其果实,又被称为诺丽(noni),其含有相当高的生物碱和多种维生素。临床药理研究结果表明,能维护人体细胞组织的正常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消化道的机能,帮助睡眠及缓解精神压力,减肥和养颜美容。在南太平洋一带素有“仙果”的美称,被誉为“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旷世珍品”。
参考资料
海滨木巴戟.植物智.
海滨木巴戟.中国自然标本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7 11:5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