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科飞®(通用名称: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
处方药,由默沙东公司(在美国和加拿大被称为默克)研发、生产,2013年6月17日获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进口注册批准。
药品信息
【通用名称】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
【商品名称】诺科飞(Noxafil)
【英文名称】Posaconazole Oral Suspension
【汉语拼音】Boshakangzuo Koufuhunxuanye
【主要成分】泊沙康唑
【规格】每毫升口服混悬液含有40mg泊沙康唑。
【性状】白色混悬液,可观察到透明至不透明白色半固体颗粒。
【包装】每瓶容积123ml(IV型琥珀玻璃),含有105ml口服混悬液,以防儿童开启式塑料盖(聚丙烯)密封,内配标有2.5ml与5ml 2个刻度的量匙(聚苯乙烯)。1瓶/盒。
【贮藏】25°C保存,允许的偏差在15°C -30°C,不可冷冻。
【有效期】容器未开封:24个月;容器首次开封后:4周
【执行标准】JX20070128
【批准文号】 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30383
【生产企业】
公司名称:Schering-Plough Europe
地址:73 rue de Stalle, B-1180 Bruxelles, Belgium
生产厂名称:Patheon Inc., Whitby Operations
地址:111 Consumers Drive, Whitby, Ontario, L1N 5Z5,Canada
包装厂名称:Schering-Plough
地址:Rue Louis Pasteur, 14200 Herouville Saint Clair, France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泊沙康唑。本品化学名称:4-[4-[4-[4-[[(3R,5R)-5-(2,4-二氟苯基)四氢化-5-(1H-1,2,4-三唑-1-甲基)-3-呋喃] 甲氧基]苯基]-1-哌嗪基]苯基]-2-[(1S,2S)-1-乙基-2-羟丙基]-2,4-二氢-3H-1,2,4-三唑-3-酮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 C37H42F2N8O4
分子量: 700.8
辅料:人造樱桃味纯净水、枸橼酸一水物、丙三醇、液体葡萄糖、聚山梨醇酯80、西甲硅油、苯甲酸钠(E211)、枸橼酸钠二水物、二氧化钛(E171)、黄原胶。
适应症
1、预防侵袭性曲霉菌和念珠菌感染
本品适用于13岁和13岁以上因重度免疫缺陷而导致这些感染风险增加的患者。这些患者包括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患者或化疗导致长时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
2、治疗口咽念珠菌病,包括伊曲康唑和/或氟康唑难治性口咽念珠菌病
本品适用于治疗口咽念珠菌病,包括伊曲康唑和/或氟康唑难治性口咽念珠菌病。
用法用量
1、 用量
本品用量见表1。
2、用法
本品置于4盎司(123 ml)琥珀色玻璃瓶内,带防儿童开启封盖(NDC 0085-1328-01),内含105 ml混悬液(每ml含40 mg泊沙康唑)。
使用前请充分振摇本品。
建议在每次给药后和储存前用水清洗量匙。
必须在进餐期间服用本品,或者对于无法进餐的患者,可以伴随营养液或碳酸饮料(如:姜汁汽水)服用本品。
为了增加泊沙康唑的口服吸收并且优化血浆浓度:
(1) 必须在进餐期间或进餐后立即(20分钟内)服用本品。对于无法进餐的患者,可以伴随营养液或碳酸饮料(如:姜汁汽水)服用本品。而对于无法进餐或不能耐受口服营养液或碳酸饮料的患者,考虑采用其他抗真菌治疗或对患者出现的突破性真菌感染进行密切监测。
(2) 在出现重度腹泻或呕吐的患者中,必须对突破性真菌感染进行密切监测。
(3) 通常应避免可导致泊沙康唑血浆浓度降低的联合用药,除非获益超过风险。如果需要使用这类药物,必须对患者出现的突破性真菌感染进行密切监测。
3、肾功能不全
单次服用400 mg口服混悬液后,轻度(CLcr:50 ~ 80 ml/min/1.73m2,n = 6)和中度(CLcr:20~49 ml/min/1.73m2,n = 6)肾功能不全对于泊沙康唑的药代动力学不存在显著的影响,因此,在轻度至中度肾功能受损患者中,不需要进行剂量调整。在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CLcr:< 20 ml/min/1.73m2)中,平均血浆暴露水平(AUC)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CLcr:> 80 ml/min/1.73m2)相似;然而与其它肾功能受损组(变异系数< 40%)相比,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中,AUC估计值范围存在较高的变异性(变异系数= 96%)。由于暴露水平存在变异性,必须对重度肾功能受损患者出现的突破性真菌感染进行密切监测。
4、肝功能不全
在轻度(Child-Pugh A级,N = 6)、中度(Child-Pugh B级,N = 6)和重度(Child-Pugh C级,N = 6)肝功能不全患者中,单次口服泊沙康唑400mg后,平均AUC与肝功能正常的受试者(N = 18)相比分别升高43%、27%和21%。与肝功能正常的受试者相比,在轻度、中度和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中,平均Cmax分别升高1%、升高40%和降低34%。与肝功能正常的受试者相比,在轻度、中度和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中,平均表观口服清除率(CL/F)分别下降18%、36%和 28%。在肝功能正常的受试者以及轻度、中度和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中,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27小时、39小时、27小时和43小时。
在轻度至重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A、B和C级)患者中,不建议对本品进行剂量调整【见注意事项】。
5、性别
在男性和女性中,泊沙康唑的药代动力学相似。不需要根据性别对本品进行剂量调整。
6、人种
泊沙康唑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受人种的显著影响。不需要根据人种对本品进行剂量调整。
不良反应
1、严重不良反应和其他重要不良反应
下列严重不良反应和其他重要不良反应在本说明书的其他章节进行详细讨论:
(1) 过敏反应。
(2) 心律失常和QT间期延长。
(3) 肝毒性。
2、 临床试验经验
因为临床试验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开展,不能将本品临床试验中的不良反应率与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的结果进行直接比较,并且不能代表临床实践中的实际发生率。
在临床试验的1844名患者中对泊沙康唑治疗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其中包括参加活性对照预防研究的605名患者、参加活性对照口咽念珠菌病研究的557名患者、参加难治性口咽念珠菌病研究的239名患者,以及参加其他适应症研究的443名患者。这反映了不同的人群,包括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如恶性血液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和HIV感染,以及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该患者人群中71%为男性,平均年龄为42岁(范围为8~84岁,6%的患者≥ 65岁,1%的患者< 18岁),64%为白人,16%为西班牙裔,36%非白人人种(包括14%的黑人)。171名患者接受了≥ 6个月的泊沙康唑治疗,其中58名患者接受了≥ 12个月的泊沙康唑治疗。表2显示了泊沙康唑预防研究中发生率大于 10%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表3显示了口咽念珠菌病(OPC)/难治性口咽念珠菌病(rOPC)研究中发生率至少为10%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曲霉菌和念珠菌的预防:
在2项随机、比较性预防研究中,在重度免疫功能受损患者中,将泊沙康唑200 mg,每日3次方案与氟康唑400 mg,每日1次或伊曲康唑200 mg,每日2次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比较。
预防临床研究中最频繁报告的不良反应(>30%)包括发热、腹泻和恶心。
预防临床研究中最常导致停止泊沙康唑治疗的不良反应与胃肠病症相关,具体而言包括恶心(2%)、呕吐(2%)和肝酶水平升高(2%)。
发生口咽念珠菌病的HIV感染受试者:
在 2项关于口咽念珠菌病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对557名HIV感染患者接受泊沙康唑≤ 400 mg,每日1次的安全性与262名HIV
感染患者接受氟康唑100 mg,每日1次的安全性进行了比较。
另有239名出现难治性口咽念珠菌病的HIV感染患者在2项关于难治性口咽念珠菌病(rOPC)的非比较性临床试验中接受了泊沙康唑治疗。在这些受试者中,149名接受每日800 mg剂量治疗,其余受试者接受剂量≤ 400 mg,每日1次治疗。在OPC/rOPC研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腹泻、恶心、头痛和呕吐。在对照OPC汇总研究中,最常导致停止泊沙康唑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呼吸功能不全(1%)和肺炎(1%)。在难治性OPC汇总研究中,最常导致停止泊沙康唑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AIDS(7%)和呼吸功能不全(3%)。
在难治性口咽念珠菌病患者汇总中,不良反应更为常见。在这些合并晚期HIV感染的高度免疫缺陷患者中,严重不良反应(SARs)发生率为55%(132/239)。最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为发热(13%)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0%)。
较不常见的不良反应:
临床实验室检查值:
在健康志愿者和患者中,肝功能检查参数值升高与泊沙康唑血浆浓度升高无关。大多数肝功能检查异常结果为轻微、一过性并且不会导致停止治疗。
在预防研究中,肝功能检查结果从基线期的通用毒性标准(CTC)0、1或2度变为研究期间的3或4度的患者人数可参见表4。
在研究期的任何时间出现临床显著的肝功能检查(LFT)异常的口咽念珠菌病患者人数可参见表5(部分患者在开始研究药物治疗前已出现肝功能检查异常)。
3、上市后经验
本品上市后没有发现在临床试验期间未被披露的具有临床意义的不良反应。
禁忌
1、过敏反应
对泊沙康唑、本品的任何成分或其他唑类抗真菌药过敏者禁用本品。
2、与西罗莫司联用
禁止本品与西罗莫司联合使用。本品与西罗莫司联合用药可导致西罗莫司血液浓度约升高9倍,从而会导致西罗莫司中毒。
3、与CYP3A4底物联合用药可导致QT间期延长
禁止本品与CYP3A4底物联合使用,因为联合使用会导致QT间期延长。本品与CYP3A4底物匹莫齐特和奎尼丁联合用药可导致上述药品的血浆浓度升高,从而导致QTc间期延长和罕见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4、主要通过CYP3A4代谢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禁止本品与主要通过CYP3A4代谢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联合使用,例如: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由于联合使用后这些药物的血药浓度会增加,从而会导致横纹肌溶解。
5、与麦角生物碱联用
禁止本品与麦角生物碱联合使用。泊沙康唑会导致麦角生物碱(麦角胺和双氢麦角胺)血浆浓度升高,可能导致麦角中毒。
注意事项
1、与神经钙蛋白抑制剂的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与环孢菌素或他克莫司联合用药可导致这些神经钙蛋白抑制剂的全血浓度谷值升高。临床疗效研究中,对环孢菌素浓度升高患者已有肾毒性和脑白质病(包括孤立的死亡病例)报告。在泊沙康唑治疗期间和停止治疗后应该频繁监测环孢菌素或他克莫司的全血浓度谷值,并且依据此调整环孢菌素或他克莫司的剂量。
2、心律失常和QT间期延长
某些唑类药物,包括泊沙康唑在内会导致心电图QT间期延长。另外,使用泊沙康唑的患者已有罕见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病例报告。健康志愿者中的多重时间匹配心电图分析结果显示QTc间期平均值没有任何升高。在基线和稳态时,记录了接受泊沙康唑400 mg,每日2次,伴随高脂肪膳食的173名健康男性和女性志愿者(年龄为18 ~ 85岁)在12小时内采集的多重时间匹配心电图。在该汇总分析中,按推荐临床剂量给药后,QTc间期(Fridericia)平均值相对于基线的变化为-5 msec。在给予安慰剂的少数受试者(n = 16)中也发现QTc(F)间期减低(-3 msec)。安慰剂调整后的最大QTc(F)间期平均值相对于基线的变化<0 msec(-8 msec)。接受泊沙康唑的健康受试者没有出现QTc(F)间期≥ 500 msec或QTc(F)间期与基线相比升高≥ 60 msec。
本品不得与属于CYP3A4底物和已知可延长QTc间期的药品联合使用。
可能发生药物性心律失常状况的患者应该慎用泊沙康唑。
在出现过心律失常状况的患者中,必须慎用本品,例如:
电解质紊乱,在泊沙康唑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必要时应对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钾离子、镁离子或钙离子水平进行监测和纠正。
泊沙康唑是CYP3A4抑制剂,在其它通过CYP3A4代谢的药品治疗期间,只能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参见药物相互作用)。
3、 肝毒性
在临床试验中,出现了肝脏不良反应(例如轻度至中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水平升高和/或临床肝炎)。肝功能检查参数升高通常在停止治疗时可逆转,在某些情况下,在未暂停药物治疗时,这些试验结果可恢复正常,极少需要停药。在罕见情况下,患有严重基础疾病(例如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患者在泊沙康唑治疗期间出现更重度的肝脏不良反应,包括胆汁淤积或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这些重度肝脏不良反应主要见于一项临床试验中接受每日800 mg(400 mg,每日2次或200 mg,每日4次)治疗的受试者。
在开始泊沙康唑治疗和治疗期间,必须对肝功能检查进行评估。对于泊沙康唑治疗出现肝功能检查异常的患者,必须对发生更重度的肝损伤进行监测。患者管理必须包括肝功能实验室评估(尤其是肝功能检查和胆红素)。如果临床体征和症状符合肝病,并且与泊沙康唑相关,必须停止泊沙康唑治疗。
4、与咪达唑仑联用
本品与咪达唑仑联合用药会导致咪达唑仑血浆浓度约升高5倍。而咪达唑仑血浆浓度升高则会增强并且延长催眠和镇静作用。必须密切监测治疗患者是否发生咪达唑仑血浆浓度过高导致的不良反应,并且必须备有苯二氮卓受体拮抗剂用于逆转这些反应。
5、其他
过敏反应
尚无泊沙康唑与其它唑类抗真菌药物有交叉过敏的相关信息。在对其它唑类药物过敏的患者使用泊沙康唑时,应注意观察过敏情况。
胃肠功能紊乱
有关重度胃肠功能紊乱(如重度腹泻)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数据有限。在重度腹泻或呕吐患者中,必须对突破性真菌感染进行密切监测。
利福霉素抗菌药物(利福平、利福布汀)、特定的抗惊厥剂(苯妥英、卡马西平、苯巴比妥、扑米酮)、依法韦仑和西咪替丁
在联合治疗期间,泊沙康唑的浓度可显著下降; 因此,除非对患者的益处超过风险,否则必须避免联合使用泊沙康唑。
辅料
每5 ml 该药品混悬液大约含1.75 g葡萄糖。葡萄糖-半乳糖吸收障碍患者不得接受这类药物治疗。
对驾驶和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
尚没有开展过考察泊沙康唑对驾驶和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的研究。由于已经报告过的泊沙康唑的某些不良反应(如腹泻、嗜睡等)潜在可能影响驾驶/操作机器的能力,如需驾驶或操作机器应慎用本品。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分类C
尚未在妊娠女性中开展充分且对照良好的研究。除非潜在获益超过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否则孕妇不得使用本品。
在大鼠中,剂量≥ 27 mg/kg(根据健康志愿者中的稳态血浆浓度,暴露水平为400 mg,每日2次给药方案的≥ 1.4倍)的泊沙康唑可导致骨骼畸形(颅骨畸形和肋骨缺失)。在大鼠中,未观察到骨骼畸形的剂量(无效应剂量)为9 mg/kg,其暴露水平为400 mg,每日2次给药方案的0.7倍。在家兔中,最大剂量80 mg/kg下未观察到任何畸形。在家兔中,无效应剂量为20 mg/kg,而大剂量40 mg/kg和80 mg/kg可导致再吸收增加,这些剂量产生的暴露水平分别为400 mg,每日2次给药方案的2.9或5.2倍。在家兔中,80 mg/kg剂量下可观察到雌性动物体重增量减少和幼仔大小减少。
哺乳期妇女
泊沙康唑可排泄至哺乳大鼠的乳汁中。尚未知本品是否会排泄至人乳汁中。因为本品在哺乳婴儿中存在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潜在可能,应该考虑药物对于母亲的重要性做出是停止哺乳还是停止药物治疗的决定。
生育力
最大剂量180 mg/kg(根据健康志愿受试者中的稳态血浆浓度,暴露水平为400 mg,每日2次给药方案的1.7倍)或45 mg/kg(暴露水平为400 mg,每日2次给药方案的2.2倍)的泊沙康唑分别对于雄性大鼠或雌性大鼠的生育力不存在任何影响。尚没有评估泊沙康唑对人类生育力的影响的临床经验。
儿童用药
在13~17岁年龄组中证实了泊沙康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泊沙康唑在13岁以下儿童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充分并且良好对照的成人研究以及其他数据为泊沙康唑在这些人群中的使用提供了佐证。
共有12名13至17岁的患者接受每日600 mg(200 mg,每日三次)剂量,以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这些小于18岁的患者中的安全性与成人相似。根据10名儿童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数据,这些患者和成人 (≥ 18岁)中的稳态泊沙康唑浓度(Cav)平均值相似。
在涉及另一项适应症的研究中,共有16名8至17岁的患者接受每日800 mg(400 mg,每日2次或200 mg,每日4次)剂量治疗。根据12名儿童患者的药代动力学数据,这些患者和成人(≥ 18岁)中的稳态泊沙康唑浓度(Cav)平均值相似。
在预防性研究中,10名青少年(13 - 17岁)和成人(≥ 18岁)的稳态泊沙康唑浓度(Cav)平均值相似。这与另一项研究的药代动力学数据一致,其中12名青少年患者(8 - 17岁)与成人(≥ 18岁)的稳态泊沙康唑Cav平均值相似。
老年用药
在预防性临床试验中随机接受泊沙康唑治疗的605名患者中,63名(10%)患者的年龄≥ 65岁。此外,在另一项适应症中接受≥每日800 mg泊沙康唑治疗的48名患者的年龄≥ 65岁。在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之间,泊沙康唑的安全性不存在总体差异;因此,不建议在老年患者中进行剂量调整。
在年轻和老年(≥ 65岁)受试者中,泊沙康唑的药代动力学相似。在老年(≥ 65岁)患者中,不需要根据年龄对本品进行剂量调整。
在临床试验期间,在老年和年轻受试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没有总体差异,但不能排除某些老年人的敏感性更大。
药物相互作用
泊沙康唑主要通过UDP葡糖苷酸化进行代谢,并且是p糖蛋白(P-gp)泵出作用的底物。因此,这些清除途径的抑制剂或诱导剂可对泊沙康唑的血浆浓度产生影响。泊沙康唑也是CYP3A4的强效抑制剂。因此泊沙康唑可以增加主要通过CYP3A4代谢的药物的血浆浓度。
1、通过CYP3A4代谢的免疫抑制剂
西罗莫司:泊沙康唑与西罗莫司联合用药可导致西罗莫司血液浓度约升高9倍,从而会导致西罗莫司中毒。因此禁止泊沙康唑与西罗莫司联合使用。
他克莫司:泊沙康唑可导致他克莫司的Cmax和AUC值显著增加。在开始泊沙康唑治疗时,将他克莫司的剂量减至初始剂量的约三分之一。在泊沙康唑治疗期间和停止治疗后应该频繁监测他克莫司的全血浓度谷值,并且依据此调整他克莫司的剂量。
环孢菌素:在开始泊沙康唑治疗后,心脏移植患者的环孢菌素全血浓度升高。建议在开始泊沙康唑治疗时,将环孢菌素的剂量减至初始剂量的约四分之三。在泊沙康唑治疗期间和停止治疗后应该频繁监测环孢菌素的全血浓度谷值,并且依据此调整环孢菌素的剂量。
2、CYP3A4底物
泊沙康唑与CYP3A4底物,如匹莫齐特和奎尼丁联合用药可导致上述药品的血浆浓度升高,从而导致QTc间期延长和罕见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因此,禁止泊沙康唑与这些药物联用。
3、通过CYP3A4代谢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
泊沙康唑与辛伐他汀联合用药可导致辛伐他汀血浆浓度约升高10倍。因此,禁止泊沙康唑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联用。
4、麦角生物碱
大多数麦角生物碱都是CYP3A4底物。泊沙康唑会导致麦角生物碱(麦角胺和双氢麦角胺)血浆浓度升高,可能导致麦角中毒。因此,禁止泊沙康唑与麦角生物碱联用。
5、通过CYP3A4代谢的苯二氮卓类药物
泊沙康唑与咪达唑仑联合用药会导致咪达唑仑血浆浓度约升高5倍。而咪达唑仑血浆浓度升高则会增强并且延长催眠和镇静作用。泊沙康唑与其他通过CYP3A4代谢的苯二氮卓类药物(例如,阿普唑仑、三唑仑)联合用药会导致这些苯二氮卓类药物血浆浓度升高。必须密切监测治疗患者是否发生由于通过CYP3A4代谢的苯二氮卓类药物血浆浓度过高导致的不良反应,并且必须备有苯二氮卓受体拮抗剂用于逆转这些反应。
6、抗HIV药物
依法韦仑:依法韦仑可诱导UDP-葡糖苷酶,并且显著降低泊沙康唑血浆浓度。除非获益超过风险,否则推荐避免依法韦仑与泊沙康唑联用。
利托那韦和阿扎那韦:利托那韦和阿扎那韦通过CYP3A4代谢,而泊沙康唑会导致这些药物的血浆浓度升高。在与泊沙康唑联合使用期间,应该频繁监测不良反应和毒性,并且对利托那韦和阿扎那韦进行剂量调整。
7、利福布汀
利福布汀可诱导UDP-葡糖苷酶,并且降低泊沙康唑血浆浓度。利福布汀也通过CYP3A4代谢。因此,利福布汀与泊沙康唑联合用药会导致利福布汀血浆浓度升高。除非对患者的获益超过风险,否则应避免泊沙康唑与利福布汀联用。然而,如果需要联合用药,由于利福布汀血浆浓度会升高,推荐对突破性真菌感染进行密切监测,并且频繁监测全血计数和不良反应(例如,葡萄膜炎、白细胞减少症)。
8、苯妥英
苯妥英可诱导UDP-葡糖苷酶,并且降低泊沙康唑血浆浓度。苯妥英也通过CYP3A4代谢。因此,苯妥英与泊沙康唑联合用药会导致苯妥英血浆浓度升高。除非对患者的获益超过风险,否则应避免泊沙康唑与苯妥英联用。然而,如果需要联合用药,推荐在与泊沙康唑联用时对突破性真菌感染进行密切监测,频繁监测苯妥英浓度,并且考虑降低苯妥英的剂量。
9、胃酸抑制剂/中和剂
西咪替丁(H2受体拮抗剂)和艾美拉唑(质子泵抑制剂)可导致泊沙康唑血浆浓度降低。除非获益超过风险,否则推荐避免西咪替丁和艾美拉唑与泊沙康唑联用。然而,如果需要联合用药,推荐对突破性真菌感染进行密切监测。在泊沙康唑与除西咪替丁外的抗酸剂和H2受体拮抗剂联用时,没有发现临床相关影响。泊沙康唑与除西咪替丁以外的抗酸剂和H2受体拮抗剂联用时,无需调整泊沙康唑剂量。
10、长春生物碱
大多数长春生物碱都是CYP3A4底物。泊沙康唑可导致长春生物碱(如长春新碱与长春碱)的血浆浓度升高,从而导致神经毒性。因此,推荐考虑对长春生物碱进行剂量调整。
11、通过CYP3A4代谢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泊沙康唑可能导致通过CYP3A4代谢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的血浆浓度升高(例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硝苯地平、尼卡地平、非洛地平)。在联合治疗期间,建议频繁监测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相关的不良反应和毒性。可能需要降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的剂量。
12、地高辛
在接受地高辛与泊沙康唑联合治疗的患者中,报告地高辛血浆浓度升高。因此,在联合治疗期间,建议对地高辛的血浆浓度进行监测。
13、胃肠动力药
甲氧氯普胺可导致泊沙康唑血浆浓度降低。如果同时使用甲氧氯普胺,建议对突破性真菌感染进行密切监测。
洛哌丁胺不会影响泊沙康唑血浆浓度。洛哌丁胺和泊沙康唑联用时,无需对泊沙康唑进行剂量调整。
14、格列吡嗪
尽管泊沙康唑与格列吡嗪联合用药时,不需要对格列吡嗪进行剂量调整,不过推荐对葡萄糖浓度进行监测。
【药物过量】
在临床试验期间,部分患者接受最大剂量每日1600 mg的泊沙康唑治疗,这些患者出现的不良事件与较小剂量下观察到的结果没有差异。此外,1名患者出现了意外过量用药,该患者服用1200 mg,每日2次,为期3天。研究者未发现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
泊沙康唑无法通过血液透析清除。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泊沙康唑为三唑类抗真菌药,是羊毛甾醇14-脱甲基酶的强效抑制剂,后者是麦角固醇生物合成关键步骤的催化酶。
微生物学
体外试验和临床感染研究显示,泊沙康唑对下列微生物具有抗菌活性:曲霉属 (烟曲霉,黄曲霉,土曲霉,构巢曲霉,黑曲霉,焦曲霉、赭曲霉)、念珠菌属(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粗球孢子菌、裴氏着色霉菌、夹膜组织胞浆菌、波氏假阿利叶肿霉、链格孢霉属、外瓶霉属、镰刀菌属、枝氯菌属、根毛霉属、毛霉属和根霉属。
体外试验显示,泊沙康唑对下列酵母和霉菌也具有抗菌活性:都柏林念珠菌、无名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乳酒念珠菌、皱褶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涎沫念珠菌、平常念珠菌、解脂念珠菌、挪威念珠菌、假热带念珠菌、劳伦隐球菌、马克思克鲁维菌、酿酒酵母、解脂耶氏酵母、毕赤酵母属、毛孢子菌、聚多曲霉、烟管菌、皮炎芽生菌、絮状麦皮癣菌、巴西副球孢子菌、尖端赛多孢子菌、申克孢子丝菌、皮炎外瓶霉、犁头霉、鳞质霉属、平脐蠕孢属、弯孢属、小孢子菌属、拟青霉属、青霉属和毛癣菌属。然而,针对泊沙康唑治疗以上微生物引起临床感染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有临床试验研究。
在动物感染模型中,泊沙康唑对由霉菌或酵母引起的多种真菌感染具有抗菌活性。但是,最低抑菌浓度值和有效性之间未获得一致的相关性。
治疗前,应首先取得真菌培养标本和进行其它相关的实验室研究(包括组织病理学),以便分离和鉴定出致病微生物。在获得真菌培养和其它实验室检查结果报告之前,可以先施治疗。但是,一旦获得这些结果,应随之对抗真菌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在实验室,未发现对泊沙康唑耐药的白念珠菌菌株;对泊沙康唑敏感性降低的烟曲霉实验自发突变发生频率上升为1´10-8至1´10-9。临床上白念珠菌和烟曲菌分离株对泊沙康唑敏感性有意义降低的现象很少见。在那些罕见的敏感性降低的病例中,未发现敏感性降低与临床治疗失败之间有明显关联。泊沙康唑在对其它唑类药物耐药的微生物感染患者中获得治疗成功;同时,体外泊沙康唑对其它唑类药物和/或两性霉素B耐药的曲霉菌和念珠菌菌株具有活性作用。泊沙康唑对真菌治疗的折点尚未确立。
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
在体外和体内对泊沙康唑与两性霉素B或卡泊芬净联合给药进行检测,未见药物拮抗现象,在部分病例中可观察到药物的相加作用。这些结果的临床意义尚未确定。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
泊沙康唑Ames试验、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生殖毒性
雄性大鼠给予最大剂量180 mg/kg(以健康志愿者的稳态血浆浓度计,暴露量为400 mg每日2次给药方案的1.7倍)或雌性大鼠给予45 mg/kg(暴露量为400 mg每日2次给药方案的2.2倍),泊沙康唑对生育力未见影响。
在大鼠中,泊沙康唑剂量≥ 27 mg/kg(暴露量为400 mg每日2次给药方案的≥ 1.4倍)可导致骨骼畸形(颅骨畸形和肋骨缺失)。在大鼠中,未观察到骨骼畸形的剂量(无效应剂量)为9 mg/kg(暴露量为400 mg每日2次给药方案的0.7倍)。在家兔中,最大剂量80 mg/kg下未观察到畸形。在家兔中,无效应剂量为20 mg/kg,而大剂量40和80 mg/kg可导致吸收胎增加,这些剂量产生的暴露水平分别为400 mg每日2次给药方案的2.9或5.2倍。在家兔中,80 mg/kg剂量下可观察到雌性动物体重增量减少和窝仔数减少。
在大鼠中进行了生殖、围产期和产后发育研究。当暴露量低于人体治疗剂量时,泊沙康唑可导致骨骼异常和畸形、难产、孕期延长、平均每窝仔数减少以及出生后生存能力降低。在兔试验中,当泊沙康唑的暴露量超过治疗剂量时会产生胚胎毒性。与其它唑类抗真菌药物相同,这些生殖作用与给药影响甾体激素的生成有关。
致癌性
在为期2年给予低于最大耐受剂量的泊沙康唑的大鼠或小鼠致癌性试验中,未观察到药物相关的肿瘤。在一项为期2年的致癌性试验中,大鼠经口给予泊沙康唑最大剂量为20 mg/kg(雌性)或30 mg/kg(雄性),根据摄入高脂膳食(400 mg每日2次方案)的健康志愿者中的稳态 AUC计算,上述剂量产生的暴露量分别为该方案的3.9或3.5倍。在小鼠试验中,经口给药最大剂量为每日60 mg/kg,暴露量为400 mg每日2次方案的4.8倍。
其他
与其它唑类抗真菌药相同,在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中发现泊沙康唑对甾体激素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大鼠和犬毒性试验发现,当暴露量达到或者高于人治疗剂量时会产生肾上腺抑制作用。
在给药≥ 3个月的犬毒性试验中,当全身暴露量小于人治疗剂量暴露量时,可观察到神经元磷脂质病。在给药1年的猴毒性试验中,未观察到上述改变。在犬和猴中进行的为期12个月的神经毒性试验中,当全身暴露量大于人治疗剂量暴露量时,未观察到对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影响。
在大鼠中进行的为期2年的试验中,可观察到导致肺泡扩张和阻塞的肺磷脂质病。这些结果不一定代表在人中有功能改变的可能性。
在猴中进行的重复给药的安全药理学试验中,当全身暴露量是人治疗剂量暴露量的4.6倍时,未观察到对心电图的影响,包括QT和QTc间期。在大鼠中进行的重复给药安全药理学试验中,当全身暴露量是人治疗剂量暴露量的1.4倍时,超声心动图未提示心脏失代偿。在大鼠和猴中,当全身暴露量分别为人治疗剂量暴露量的1.4倍和4.6倍时,可观察到收缩压和动脉血压升高(29 mmHg)。
药代动力学
泊沙康唑是一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剂量-效应关系研究表明,在免疫缺陷患者参加的临床研究中,泊沙康唑血浆暴露水平的范围较大。对患者数据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分析表明,平均泊沙康唑浓度(Cav)和预防有效性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较低的Cav可增加治疗失败的风险[在研究中定义为停止治疗、使用经验性全身抗真菌治疗(SAF)或侵袭性真菌感染(IFI)]。
为了增加泊沙康唑的口服吸收并且优化血浆浓度:
(1)必须在进餐期间或进餐后立即(20分钟内)服用本品。对于无法进餐的患者,可以伴随营养液或碳酸饮料(如:姜汁汽水)服用本品。而对于无法进餐或不能耐受口服营养液或碳酸饮料的患者,考虑采用其他抗真菌治疗或对患者出现的突破性真菌感染进行密切监测。
(2)在出现重度腹泻或呕吐的患者中,必须对突破性真菌感染进行密切监测。
(3)除非收益超过风险,通常应避免可导致泊沙康唑血浆浓度降低的联合用药。如果需要使用这类药物,必须对患者出现的突破性真菌感染进行密切监测[见药物相互作用章节]。
吸收:
在免疫缺陷患者参加的临床研究中,泊沙康唑血浆暴露水平的范围较大。对患者数据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分析表明,平均泊沙康唑浓度(Cav)和预防有效性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较低的Cav可增加治疗失败的风险[在研究中定义为停止治疗、使用经验性全身抗真菌治疗(SAF)或侵袭性真菌感染(IFI)]。
泊沙康唑吸收时的Tmax中位值约为3至5小时。单次口服50 mg至800 mg和多次口服50 mg,每日2次至 400 mg,每日2次后,泊沙康唑的血浆暴露水平(AUC)与剂量成比例增加。在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或难治性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中,当剂量从400 mg,每日2次增至600 mg,每日2次时,未观察到暴露水平进一步增加。多次给药后7至10天可达到稳态血浆浓度。
在摄入非高脂肪膳食和高脂膳食(约50 gm脂肪)的情况下单次服用200 mg剂量后,泊沙康唑的平均AUC和Cmax分别约为空腹状态下的3倍和4倍。在摄入营养液(14 gm脂肪)的情况下单次口服400 mg后,泊沙康唑的平均AUC和 Cmax约为空腹状态下的3倍(参见表6)。为确保达到适当的血浆浓度,建议摄食或摄入营养液后服用泊沙康唑。
在接受200 mg,每日3次和400 mg,每日2次口服混悬液方案的患者中,泊沙康唑的平均(CV%)[最小值-最大值]稳态血浆浓度(Cav)和稳态药代动力学参数可参见表8。
分布:
泊沙康唑的表观分布容积为1774 L,表明这类药物可进行广泛的血管外分布并可渗透至身体组织中。
泊沙康唑具有较高的蛋白结合率(大于98%),并主要与白蛋白结合。
代谢:
泊沙康唑在血浆中主要以母体药物的形式存在。在循环代谢产物中,大部分为通过UDP 葡萄苷酸化作用(2期酶)形成的葡萄糖醛酸苷结合物。泊沙康唑不会产生任何主要的循环氧化(CYP450介导下)代谢产物。尿液和粪便中排泄的代谢产物大约占放射性标记物剂量的17%。
泊沙康唑主要通过UDP葡糖苷酸化(2相酶)进行代谢,并且是p糖蛋白(P-gp)泵出作用的底物。因此,这些清除途径的抑制剂或诱导剂可对泊沙康唑的血浆浓度产生影响。临床研究中可对泊沙康唑浓度产生影响的药物概要可参见表9。
对于人类肝脏微粒体的体外研究和临床研究表明,泊沙康唑主要为CYP3A4抑制剂。在健康志愿受试者中进行的临床研究也表明,泊沙康唑是强效CYP3A4抑制剂,证据为咪达唑仑的AUC升高5倍以上。因此,泊沙康唑可导致主要通过CYP3A4代谢的药物的血浆浓度升高。在临床研究中,血浆浓度受泊沙康唑影响的药物总结可参见表10。
其它临床研究证明,与泊沙康唑200 mg,每日1次方案联用时,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利托那韦、茚地那韦或咖啡因未受到临床显著的影响;因此,与泊沙康唑200 mg,每日1次方案联用时,不需要对这些药物进行剂量调整。
排泄:
泊沙康唑消除的平均半衰期(t1/2)为35小时(范围:20 - 66小时),全身清除率(CL/F)为32 L/hr。泊沙康唑主要通过粪便消除(在120小时内,71%的放射性标记物剂量),其中消除的主要成分为母体药物(66%的放射性标记物剂量)。肾脏清除是次要消除途径,其中120小时内13%的放射性标记物剂量通过尿液排泄(不到0.2%的放射性标记物剂量为母体药物)。
研发历程
上世纪30年代末——从微生物发酵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第一种抗真菌药物灰黄霉素,象征着抗真菌时代的到来;
1944年——唑类化合物抗真菌作用被报道,自此以后,第一代三唑类药物氟康唑,伊曲康唑,第二代三唑类药物伏立康唑逐渐出现在抗真菌治疗领域中;
1995年——体外实验初步证实泊沙康唑的抗菌活性;
2003年——泊沙康唑临床治疗首例病例报道;
2005年——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在欧洲上市;
2006年——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在美国上市;
2007年——新英格兰杂志发表Cornely教授对于泊沙康唑的临床研究报告:泊沙康唑在AML/MDS患者中预防IFI 较氟康唑/伊曲康唑更有效;与氟康唑/伊曲康唑组相比,泊沙康唑组死亡率降低33%;
2007年——新英格兰杂志发表Ullmann教授对于泊沙康唑的临床研究报告:泊沙康唑能HSCT受者和GVHD患者中有效地预防IFI,与氟康唑相比,降低41%的总体IFI发生率及67%的曲霉感染率;应用泊沙康唑可以减少HSCT患者IFI相关的死亡率;
2013年——CFDA批准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上市。2013年12月,泊沙康唑混悬液在中国正式上市;
预计2014年——泊沙康唑片剂、注射剂在欧美上市。
指南推荐
推荐1: 欧洲白血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者抗真菌指南(ECIL-3 指南)
推荐2:2008年美国感染性协会(IDSA)曲霉病临床治疗实践指南
推荐3:2009年美国感染性协会(IDSA)念珠菌临床治疗实践指南
推荐4:2010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临床治疗实践指南以及NCCN指南
推荐5:2013中国《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四次修订版)》
临床数据研究
1、预防曲霉菌和念珠菌感染
在重度免疫系统缺陷导致风险增加的患者中进行了2项关于泊沙康唑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IFIs)的随机、对照研究。
第1项研究(研究1)是在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受体中比较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200 mg,每日3次)与氟康唑胶囊(400 mg,每日1次)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随机化、双盲临床试验。使用复合终点,包括经过确证/很可疑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死亡或使用全身抗真菌治疗对预防有效性进行评估(患者可能满足1个以上的标准)。研究1在研究治疗结束后7天以及随机分组后16周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在2个治疗组之间,平均治疗持续时间相似(泊沙康唑和氟康唑治疗组分别为80天和77天)。表11中显示了研究1的结果。
第2项研究(研究2)是一项在因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而接受细胞毒化疗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中,比较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200 mg,每日3次)、氟康唑混悬液(400 mg,每日1次)或伊曲康唑口服溶液(200 mg,每日2次)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随机化、开放研究。与研究1相似,使用复合终点,包括经过确证/可疑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死亡或使用全身抗真菌治疗对预防有效性进行评估(患者可能满足1个以上的标准)。研究2在治疗期加7天和随机分组后100天对患者进行评估。在2个治疗组之间,平均治疗持续时间相似(泊沙康唑和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组分别为29天和25天)。表12中显示了研究2的结果。
总之,进行了2项预防性临床研究。如表格中所示(表11和12),临床失效作为复合终点,包括突破性侵袭性真菌感染、死亡和使用全身抗真菌治疗。在研究1(表11)中,泊沙康唑(33%)与氟康唑(37%)的临床失败率相似(泊沙康唑-对照药物差异的95%置信区间-11.5% 至3.7%)。而在研究2(表12)中,接受泊沙康唑治疗的患者的临床失败率(27%)低于接受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的患者(42%)(泊沙康唑-对照药物差异的95%置信区间-22.9%至-7.8%)。
在研究1的2个治疗组中,第16周的所有原因的死亡率相似[泊沙康唑58/301(19%)与氟康唑 59/299(20%)];在研究2中,泊沙康唑治疗组患者在第100天的所有原因的死亡率低于氟康唑/伊曲康唑治疗组[泊沙康唑44/304(14%)与氟康唑/伊曲康唑 64/298(21%)]。2项研究证明,在接受泊沙康唑预防的患者中,曲霉菌导致的突破性感染发生率低于接受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的患者。
2、治疗口咽念珠菌病(OPC)
研究3是一项在出现口咽念珠菌病的HIV感染患者中进行的随机化、对照、评估者设盲研究。患者接受泊沙康唑或氟康唑口服混悬液治疗(泊沙康唑和氟康唑的给药方案如下所示:100 mg,每日2次,为期1天,之后为100 mg,每日1次,为期13天)。
在为期14天的治疗后以及治疗结束后第4周,对临床和真菌学结果进行评估。至少接受1次研究药物治疗并且基线期口腔拭子念珠菌培养阳性的患者被纳入分析(表13)。大多数受试者的基线期病原体为白色念珠菌。
在2个治疗组中,第14天的临床成功率(所有溃疡和/或菌斑以及症状完全或部分缓解)和治疗结束后4周的临床复发率(初始治愈或改善后,体征或症状复发)相似(表13)。
在2个治疗组中,真菌根除率(治疗结束时,第14天的定量培养中不存在菌落形成单位)以及真菌复发率(治疗结束后4周)也相似(参见表13)。
在2个治疗组中,真菌应答率也相似(泊沙康唑 68.0%,氟康唑 68.1%),其中成功标准为治疗后定量培养中菌落形成单位数≤ 20(CFU/ml)。这个结果的临床显著性未知。
3、治疗氟康唑或伊曲康唑难治性口咽念珠菌病
研究4是一项在出现氟康唑或伊曲康唑难治性口咽念珠菌病的HIV感染患者中进行的、关于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的非对照研究。如果经过标准疗程,即氟康唑,≥每日100 mg,至少连续10天或伊曲康唑,每日 200 mg,至少连续10天后口咽念珠菌病未获得改善或加重并且在泊沙康唑治疗前14天以上未停止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则认为口咽念珠菌病为难治性。在199名入选这项研究的受试者中,89名受试者满足难治性感染的严格标准。
45名出现难治性口咽念珠菌病的受试者接受了泊沙康唑 400 mg,每日2次,为期3天治疗,之后接受400 mg,每日1次,为期25天治疗,并可选择在为期3个月的维持期内继续接受治疗。经过剂量调整后,另有44名受试者接受了泊沙康唑400 mg,每日2次,为期28天治疗。在为期4周的治疗后,通过临床成功(治愈或改善)率对泊沙康唑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临床成功率为74.2%(66/89)。初始和修正给药方案的临床成功率相似(分别为73.3%和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