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灵均:即
屈原(约前 340—前 278)。名平,字原。又自言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转佐楚怀王,曾任左徒、三国大夫,遭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浪元、考流域,秦兵攻破楚国郢都后,他失望投泪罗江而死。作有《离骚》《九章》等篇。《史记》有《
屈原贾生列传》。
这一组诗作于元和年间。第一首诗以屈原和贾谊作对比,强调两人所处时代治乱不同,一逢国政荒淫之乱世,逢刑罚不用之治世。对屈原,写其投江前“彷徨未忍决”,写得重;对贾谊,只说“此去难为心”,写得轻。这实际上反映了通常对两人遭遇的重视程度。以下“良时真可惜”才是本诗的主旨。作者认为贾谊生当良时,而不受重用,遗憾比生逢乱世的屈原还深。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作者对自身境遇不满的反映。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
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
元稹并称“元白”,和
刘禹锡并称“刘白”。有《
白氏长庆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