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通过创设课堂情境,依据直观教学原理、情知对称原理、寓教于乐原理、因材施教原理可以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唤起学习兴趣,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产生令人期待的教学魅力。借助于课堂情境,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实质,把握知识的内涵,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情感,从而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潜移默化中顺利实现。
理论依据
(一)直观教学原理
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有助于感性知识的形成,有利于抽象知识的具体化。情境教学最直接地体现了直观教学原理。它给教学带来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
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从形象的感知达到理性的顿悟,缩短了认识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情知对称原理
情知教学论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把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成分分为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这两类因素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揭示教育过程中的“情”“知”对称,才能真正落实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情境教学是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根据教学要求创造教学情境,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因素与情感因素,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情知对称是情境教学的心理依据,认知和情感在教学中同步进行,相互渗透。
(三)寓教于乐原理
情境教学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乐学”问题。教学情境,是学生乐于学习之“境”。在这个“境”中,既有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形象,以唤起学生学习的愉悦感,又展现了学习的智力背景,以鼓舞学生主动求知。情境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四)因材施教原理
因材施教作为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研究和讨论的焦点之一。因材施教原理要求教育者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熟悉每个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但对于究竟如何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尤其是智力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并针对个别差异进行有效的教育,则“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本文将主要讨论MI理论及其教育意义,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更深入地理解和贯彻因材施教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基本策略
(一)营造诱导学生主体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交际性注定了英语教学必然是参与型的教学。学生只有在参与的过程中才有机会运用语言知识,才能形成交际能力和发展其他相关素质。在参与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动机,他们会主动进行交流并积极进行自我评价。只有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课堂的主体,才能在参与过程中发展英语语言素质。参与的过程也是学生发展个性、展示个人综合素质的过程。没有强烈的动机、良好的心态和创新意识,学生就不会主动参与英语课堂交际活动。
在教学SEFC BOOK 1B第73课的对话中,教师是这样创设情境,诱导学生自主参与表达观点的。
T:When people want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what expressions do they usually use?
Ss:I think...,I believe...,I guess...,I suppose...,I’m(not)sure...,I(don’t)agree...,It seems that...,In my opinion....
T:That’s right.(板书以上句型)
Let’s do some practice. Would you please give your opinions by using these expressions?As we all know,shopping is my favourite. Last weekend I went to Guangzhou and bought this suit. What do you think of my new suit?
(以真实生活信息为内容去组织交际活动,而非单纯操练句型。)
S1:I think it is very nice.
S2:In my opinion,you look beautiful in it.
S3:I believe it must cost you a lot of money.
S4:It seems that your skirt is too long. You’d better make it shorter.
S5:I guess it is not suitable for you.
S6:I don’t think your suit is as good as my mom’s.
(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毫无顾忌”地对教师的套装“品头论足”。)
T:Oh,really?In what way?
S7:Her style is better,I believe. 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house and have a look at it?
T:I’d love to. Thank you. I’m sure your mom has a good taste for clothes.
S7:So she does. Thank you.
(与学生进行互动性交谈,在交际中掌握句型。)
在此句型的操练中,学生高频率地参与了课堂教学过程。在所创设情境的诱导下,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大胆参与交际活动,在参与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领悟语言知识的规律,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从学生口中主动说出来的英语,远远胜过被动灌输的现成的语言知识,因为这是学生自主思维和创新运用语言知识表达思想的结果。有了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才能呈现其动态交际活动的生命力。
(二)创设激发想象的教学情境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力是创造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的智能素质。对学生想象力的训练,是指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头脑中的已有表象创造新的形象。
在教学SEFC BOOK 2A第17单元Life in the future 这篇阅读课文之后,教师为了巩固所学内容,为了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想象力,绘制了一幅未来家庭的图画挂在黑板上。创设这一情境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
T:Look at the picture,please. I have a card here. I put the card into the lock and the door opens by itself. Look!It’s our home in the future. Use your imagination and try to talk about what you can do here with the help of the computer.
S1:Every evening when it gets dark,I’d like to tell my computer to draw the curtains for me.
S2:The temperature of the house is controlled by the computer. So it’s neither too hot nor too cold. I feel comfortable.
S3:The computer controls the lights of the house. When I leave the house or go to bed,I don’t have to bother about turning them off. They can go off by themselves.
S4:I use the computer to change the color of the wall. I can live in a room with beautiful colors.How happy I am!
S5:All the furnitur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mputer. When I come back home,the speaker box will say hello to me and welcome me back home. The chair will come to me and let me have a rest.
T:I really appreciate what you have said. To tell you the truth,this is also my dream home.
通过这样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想象,使学生的思路由书中提供的一个“点”发散出去,努力扩展至一切能说明教材内容或与教材内容有关,或由教材内容引发出来的事例。这种训练还包含了对学生广泛的联想力和举一反三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持之以恒地训练下去,就会使学生在受到某种触动时自然而然地把思考范围拓展开去,多向散射而使思维极具活力。
(三)构建开放的任务型的英语教学情境
由于英语课堂教学具有高频率的参与性,教师须组织有明确交际目的的课堂活动促使学生参与。这些活动是以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为任务的,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去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形成实际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
创设情境,开展任务型教学活动,是让学生通过运用语言来完成各种各样的交际活动。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学习和掌握语言。有了任务,语言学习就能从知识点的讲解和规则的理解,发展到意义的表达和能力的培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交际情境的创设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够使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规则进行思维和表达。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创设情境,组织不同形式的任务型活动。例如,在warming?up阶段,连珠炮式提问(question bombardment)可以培养学生在无法预先准备的真实情况下运用英语快速反应的能力。在呈现阶段,在情境中的操练可以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substitution,paraphrasing,meaning?guessing,simulation可以训练包括表象、联想、想象在内的形象思维能力。在练习和巩固阶段,cued narrative or dialogue,story?telling,brainstorming, role?play, games, report, problem?solving,discussion,composition等都是常用的活动形式。编写谜语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创造性描写的能力;学习了有关job的内容后一次有关职业interview,以及学习了描写人物后让每个学生写一篇Wanted的海报,都能形成英语思维的流畅和运用表达能力;让学生听有鸟鸣和流水声的音乐,根据音乐描绘农场的景色,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等等。将task?based activities运用到教学之中,使教学活动更具有开放性,给学生的参与和思维扩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开放式的英语课堂也为学生的和谐成长创设了一个发展个性、创造性地运用英语知识和综合知识的广阔天地。这种“创造”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运用语言知识来表达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学生这样运用语言就是创新。
问题探究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激发起来时,也就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往往是教师提供或学生主动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的时候。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弛有度的理想气氛,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SEFC BOOK 1B Lesson 73对话课时,教师是这样一环套一环地创设问题情境的:
Ⅰ. Presentation
1. What jobs are you interested in?
2. Why do you show interest in this job?
3. Does the job give you a chance to get to know more people or to make more money?
(以上问题遵循了实现教学目标的原则,即围绕教学目标发问。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说他们喜欢什么工作及其原因,激活学生对jobs话题的兴趣,为下一步听对话做铺垫。)
Ⅱ. Practice
Today we’re going to listen to a talk between Jane and Zhou Lan. They’re talking about the jobs men and women do in Britain. Listen to the tape and try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at jobs are Jane and Zhou Lan talking about?
2. Why do some companies like to employ women workers?
(以上遵循了适应学生知能水平的原则,提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两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对本课对话有初步的了解。)
Ⅲ. Drills
We have learned some expressions to express our opinions. Let’s do some practice. please give your opinions about the followings.
1. Have you seen the film“Titanic”?How do you like it?
2. I like reading novels. Qiong Yao’s novels are my favourite. What do you think of her novels?
3. I’m very lucky to be your teacher. You’re friendly,hard?working and easy?going. Tell me your opinions about me.
(以上体现了教学程序的原则,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一环套一环地学习,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Just now you talked about the work men and women do in China. I have a question here.
Who do you think is more suitable for a job,men or women?
(以上遵循了启发学生自省的原则,启发学生自觉学习,自觅答案,自己解决问题,因而提问就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学生运用所学交际用语表达自己对雇佣男士或女士的态度,并通过对话练习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得出结论:男女应该是平等的,他们各有各的长处。这样,教师就很自然地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得出这一正确观点。)
在这个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将学习表达观点的交际用语和男女工作待遇、平等诸话题予以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学习语言、表达情感、培养英语语言和言语能力及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的目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探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
总之,如何准确把握《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教师所面临的首先是自我挑战。要想实现课改目标,最根本的是教师要转变观念,自觉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应瞄准在转变教学方式上,教师要积极倡导和尝试有利于学生主体主动发展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教学方式。英语情境教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在紧紧把握新型教学方式的本质和特征的基础上,不断促进英语教学方式方法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2. 薛中梁:《英语课堂教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 彭那祺:《
彭那祺谈英语交际性教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版。
4. 刘道义、龚亚夫:《中国学校外语教育的发展》,《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年第1期。
5. Howard Gardner,Multiple Intelligences,Basic Books,A Subsidiary of Perseus Book LLC,1993.
6. Steven A Sadow,Idea Bank,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1992 Friederike Klippel,Keep Talki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