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渔父
北宋苏轼词作
《调笑令·渔父》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描绘了渔父与大自然为伍的图景,表达了作者对渔父的羡慕之情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词运用对仗、叠句、偏正词、颠倒词等手法,巧妙地组缀了一幅披风载雨、嗜酒归暮的渔父生活景象图。
作品原文
调笑令⑴
渔父⑵,渔父,江上微风细雨。青蓑黄箬裳衣⑶,红酒白鱼暮归。归暮⑷,归暮,长笛一声何处。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调笑令:词牌名,又名“宫中调笑”“转应曲”等。单调八句三十二字。第四、五句押平声韵,其余各句均押仄声韵。
⑵渔父:捕鱼人。
⑶箬(ruò):竹壳。裳(cháng)衣:下身服饰,这里指裤子。
⑷归暮:傍晚回去。
白话译文
捕鱼人啊,捕鱼人,你出没于长江上的微风细雨,漫不经心。你披青色蓑衣,戴黄色箬笠,穿黄色裤子。你喝着红酒,吃着白鱼,直到傍晚回去。傍晚回去,傍晚回去,长笛一声唤醒了你,此时竟不知身在何地?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顺江而下途中,词人看到长江中游渔民的水上生活图景,即兴作此词。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词描绘渔父与大自然为伍的形象。开头两句“渔父,渔父”,以叠句的形式,呼唤出渔父,接着赞颂他们如同“江上微风细雨”,习以为常。“青蓑黄箬裳衣”,写渔父的衣着,仅用六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渔父的外貌。“红酒白鱼暮归”,写渔父钓鱼饮酒的情景。还是以极为精练之词,描绘了渔父充足的一天生活,乐而忘归。“青蓑黄箬”与“红酒白鱼”对仗,互相映照,暗含着高雅的情趣。较之《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中所写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放浪的渔父形象要高雅得多。以上数句突出的是渔父闲淡自适的形象。
结末“归暮,归暮,长笛一声何处”三句是写渔父归家后的另一种生活情景,并上升到对渔父精神层面的叙述。渔父披着暮色回到家后,吹起了长笛,自我消遣。尽管渔父“归暮,归暮”了,但迎来的却是“长笛一声何处”新的一天的生活。诙谐情趣,只有渔父才能独自享受。苏轼通过对渔父生活及精神状态的描写,使得渔父的形象更为丰满。
此词运用对仗,两个叠句,八个偏正词组,两个颠倒词,四个形、色、声通感的词句,巧妙组缀了一幅披风载雨、嗜酒归暮的渔父生活景象图。塑造超于尘俗的渔父形象,实是表现了苏轼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名家点评
山东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孙言诚《苏东坡词选》:简单的三句话就勾勒出了一幅江上晚景,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最后,作者用“长笛一声何处”,为画面增添了苍凉的情调。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6 13:52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