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厚慈(1900—1977.1.29),出生于河北省
迁安县谌庄。爱国民主人士。1944年后任冀热辽行署参议、冀东行署交际处处长兼冀东大有恒纸业司经理。新中国成立后,任河北省黄村高级农校校长、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副主任。是河北省第三届政协常委。1977年1月29日病逝。
人物生平
谌厚慈,1900年出生在河北省
迁安县谌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先随父亲念私塾,后来父亲送他到北京汇文小学读书。1917年,父亲病逝,家里只剩下母亲和年幼的妹妹,谌厚慈中途辍学,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但仍坚持自学梁启超的《新民丛报》《中国魂》等书刊,坚定救国信念。1918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迁安各界爱国人士掀起抵制日货风潮,谌厚慈积极投入这场爱国运动,和爱国师生上街游行、搜查日货。
1918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出兵满洲里。谌厚慈把家里仅有的十几个大碗变卖十几文铜钱,又背上半斗高粮,孑然一身,冒着严寒,走遍奉天(沈阳)、哈尔滨等几个城市。找不到职业,以行乞为生,露宿街头。
1919年,谌厚慈从东北浪流到上海,最初在上海东吴第二中学半工半读,继而转到上海青年会中学学习,上午在工厂劳动,下午和晚上补习功课。1920年,考入上海东吴大学法科。同年,加入国民党。1922年,考进上海法政大学,兼任事务委员。期间,先后兼任顺直旅沪同乡会董事及教育部长、中华全国铁路建设协会董事、顺直旅沪学生会会长、中国卫生委员会委员、直鲁奉吉黑五省学生同盟会执委会常委等职。
1925年,上海学联为声援上海纱厂工人大罢工,召开各高等院校学生代表会议,谌厚慈代表上海法政大学学生会出席会议,当选为上海学联执委兼交际部长。5月15日,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中国工人代表顾正红。上海震动,激起全市工人、学生、市民的极大愤慨。谌厚慈积极参加上海学联在法政大学和西门路龙门书院召开的秘密会议,领导学生上街游行示威,发表演讲,号召收回租界地。英国巡捕下令开枪,制造了血腥屠杀中国人民的“五卅惨案”。上海全市开始罢工、罢课、罢市,反抗帝国主义暴行。谌厚慈也遭到英帝国主义的通缉。
“五卅惨案”后,谌厚慈秘密离沪,去西北投奔冯玉祥,在西北边防督办公署教育厅工作。
1926年2月,谌厚慈毅然赴广州参加北伐。北伐军总部委他为浙、苏、皖、湘、鄂五省联络使。谌厚慈欣然受命,冒着危险先后到浙江、江苏、安徽、武汉等地演讲,联络和唤起旧军队将领对北伐的同情或倒戈。是年夏,谌厚慈秘密潜入武汉,翌日被一家报纸披露,驻武汉北洋军阀部队立即炮轰他的住处。谌厚慈冒着炮火从废墟中爬出,继续北上,返回家乡——河北省迁安县,与共产党人高机先进行接触,研究组织地方民团武装暴动,策应北伐。
1927年6月,奉系军阀张作霖于北京就任安国军大元帅。国民党南京政府为声讨张作霖,委谌厚慈为“冀热辽边区招抚使”。谌厚慈秘密赴河北、热河、内蒙、东北等地,在燕山以北、阴山以南组织东北临时政治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发表宣言,张贴布告,发动群众,组织武装讨伐张作霖。
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发生后,东北军易帜。国民党南京政府也改变对东北军的态度。年底,谌厚慈回到北平,与国民党热河省指导委员会协作,在中山公园举行记者招待会,严厉抨击国民党右派,触怒了国民党南京当局。国民党中央对谌厚慈发出警告,宣布停止他党内一切权利。
1929年初,蒋介石认为谌厚慈言论过激,有通共嫌疑,下令通缉逮捕。谌厚慈流亡国外,赴南洋各国宣扬蒋介石背叛孙中山遗志、篡党窃国、倒行逆施的罪行,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海外革命同志会”,总事务所设在新加坡。后来,被中国国民党南洋总支部侦悉,申报国民党中央,停止谌厚慈参加党员的一切权利,并开除党籍。不久,谌厚慈被驱逐出新加坡。
1930年7月,传来阎锡山、冯玉祥联合反蒋的消息,谌厚慈当即组织 “中国国民党海外革命同志会代表团”,从香港秘密回国,参加反蒋联盟扩大会议,先后赴平、津、晋、豫等地,积极进行反蒋活动。
“九一八”事变后,谌厚慈目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致使东北大好河山遭受侵华日军的铁蹄践踏,决心投身反蒋抗日救亡斗争。1931年11月,谌厚慈出席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召开国难会议。会后,谌厚慈奉命奔赴华北,组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反对伪地方自治运动的河北省地方自治协进会。
1932年春,谌厚慈应邀出席福州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受福建工农政府委托,赴港澳和奥、桂等地从事联络当局,宣布停止一切内战、反蒋抗日活动。
1932年6月,谌厚慈应冯玉祥之邀,参加张家口民众抗日同盟军第一次代表大会。八月,谌厚慈以抗日同盟军代表身份赴沪参加废止内战大同盟会全国代表会议。去沪途中,他回到家乡动员堂兄谌厚仁等青年参加抗日同盟军,长城抗战中谌厚仁壮烈牺牲。
1933年春,长城抗战失败,侵华日军大举进犯华北。谌厚慈从上海回到张家口抗日前线,在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总司令部秘书处工作。
1933年秋,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在日寇和国民党军队的夹击下失败,谌厚慈先后辗转港、澳和桂、粤、闽等进行反蒋抗日活动。不久,他回到北平,于1934年就任北平市立高级商科职业学校校长,与负责领导“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杨秀峰交往甚密,聘请共产党员张苏(语文教员)、孙文淑(近代史教员)等来校任教,对共产党员教师向学生传播马列主义思想采取默许态度。1936年3月,北平爱国师生示威游行,反对国民党当局出卖华北与镇压救亡运动。北平当局按照蒋介石饬令,派大批密探赴院校秘密调查、逮捕共产党员,孙文淑等人被捕。谌厚慈冒着遭受株连的风险,挺身而出,营救孙文淑出狱。
谌厚慈秘密来到天津,暂住在河北工学院教授杨十三家里,经杨秀峰介绍去延安。年底,组织安排他到陕北公学学习。
1938年,谌厚慈接受武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委托,任救亡总会代表,赴太行慰问冀西抗日游击队,应杨秀峰邀请接任冀西抗日游击队司令部总参议之职,积极投身抗日工作。8月,河北抗战学院成立,杨秀峰兼任院长,谌厚慈任教育长,两期共培训学员2700余人,成为抗日骨干力量。培训结束后,谌厚慈调任冀南行署经委主任。1945年冬,谌厚慈回到冀东,他秘密化装进入北平,将正在读书的两个小儿子谌实、谌勇接到冀东解放区。
1946年春,谌厚慈响应“发展解放区生产、繁荣经济工作”支援前线的号召,兼任冀东大有恒纸业公司经理,接收迁安显记纸厂,为边区政府出版报刊和发行边币提供纸张,并对迁安造纸工业和开发工业生产作出贡献。
1947年秋,谌厚慈亲自将儿子谌实、谌勇送到东北军区部队,并嘱咐两个儿子:“要跟共产党走,打倒蒋介石,报效祖国。”1948年秋,东北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年仅十六岁的谌实英勇作战,身体多处负伤,荣立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谌厚慈历任河北省黄村高级农校校长、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参室副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第三届委员会常委等职。
1953年4月,河北省博物馆成立,1963年,时任河北省参事室主任的湛厚慈捐献了他的收藏,包括书画作品220余件、三希堂法帖32册及数千张碑帖、墓志拓片等。
1977年1月29日,谌厚慈病逝。
人际关系
堂兄:谌厚仁
儿子:谌实、谌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