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龙,字观从,号选门,广东
嘉应州金盘堡(今梅县丙村程江村)人。清朝同治四年(1865)乙丑科殿试金榜三甲第130名
进士。曾任新昌县县令,兼掌管上高县,后补授新淦县,因治县有方,后调补庐陵县,又调任新建县。谢云龙历任诸县,敢于担当,皆卓有政绩,最显著者则在新淦任内。
谢云龙少承庭训,聪颖好学,咸丰十一年(1861)辛酉乡试中举,同治四年(1865)乙丑成进士(殿试金榜三甲第130名)。以即用知县分发四川,因父母年老缘故,改发江西,初任新昌县县令,兼掌管上高县,后补授新淦县。谢云龙历任诸县,敢于担当,皆卓有政绩,最显著者则在新淦任内。
谢云龙刚到新淦,即遇赣河水灾,谢云龙雇船购备火面烛纸火柴等物,分投赈救,待洪水退后,护河大堤大半崩塌,谢云龙一边争取上司拨款,一边向富户募捐,并解决了困修堤护堤而存在了百年的土地纠纷,将大堤裁弯取直,修整稳固,“民得安居”。当地百姓感念其德,称它为“谢公堤”。
新淦在经历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的兵燹后,二十多年来无人考取功名。谢云龙到任,锐意振兴文教,亲自到县学授课,奖励成绩名列前茅者,并捐俸助学,把学子召至官署内讲授,有如师弟子礼。在谢云龙治下,很多学子得以完成学业,几年后就有十多人考取功名。谢云龙倡导并带头捐俸三百贯,设置新淦教育基金。科举废除后,“即移其资以为基金,淦学于是大兴”。
谢云龙十分注重了解民情,凡士绅渴见,和颜咨询。又按照、朱嘉的社仓遗法,在丰收之年在全县各地设立民间社仓储粮。并订立章程,委任当地士绅,轮流经管。春放秋敛,以赈贫穷。
谢云龙为官,从不摆官架。每次下乡必亲自召集父老,“与之话桑麻”,或到村学指导,或到田间巡察,详细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官民关系融洽:“乡民争以瓜果蔬菜为献”。多年后,新淦人民追思云龙德政,从祀新淦名宦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