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杜相公书》的作者是
北宋著名文学家
曾巩,该文属于文言文。主要内容是曾巩之父曾易占,从江西来汴京途中,在
河南安阳忽患重病。杜衍前往探视,多方营救;易占死后,又帮助料理后事,使曾巩摆脱了孤立无援的困境。
伏念昔者,方巩之得祸罚于河滨,去其家四千里之远。南向而望,迅河大淮,埭堰湖江,天下之险,为其阻厄。而以孤独之身,抱不测之疾,茕茕路隅,无攀缘之亲、一见之旧,以为之托。又无至行,上之可以感人利势,下之可以动俗。惟先人之
医药,与凡丧之所急,不知所以为赖,而旅榇之重大,惧无以归者。明公独于此时,闵闵勤勤,营救护视,亲屈车骑,临于河上。使其方先人之病,得一意于左右,而医药之有与谋。至其既孤,无外事之夺其哀,而毫发之私,无有不如其欲;莫大之丧,得以卒致而南。其为存全之恩,过越之义如此。
窃惟明公相天下之道,吟颂推说者穷万世,非如曲士汲汲一节之善。而位之极,年之高,天子不敢烦以政,岂乡闾新学危苦之情、丛细之事,宜以彻于视听而蒙省察!然明公存先人之故,而所以尽于巩之德如此。盖明公虽不可起而寄天下之政,而爱育天下之人材,不忍一夫失其所之道,出于自然,推而行之,不以进退。而巩独幸遭明公于此时也。在丧之日,不敢以世俗浅意越礼进谢。丧除,又惟大恩之不可名,空言之不足陈,徘徊迄今,一书之未进。顾其惭生于心,无须臾废也。伏惟明公终赐亮察。夫明公存天下之义而无有所私,则巩之所以报于明公者,亦惟天下之义而已。誓心则然,未敢谓能也。
在丧之日,不敢以世俗浅意,越礼进谢;丧除,又惟大恩之不可名,空言之不足陈,徘徊迄今,一书之未进。顾其惭生于心,无须臾废也。伏惟明公终赐亮察。夫明公存天下之义而无有所私,则巩之所以报于明公者,亦惟天下之义而已。誓心则然,未敢谓能也。
回想当年,正是我在
黄河边遭受灾祸的时候,离家乡有四千里之远。向南眺望,只见迅猛的黄河,宽阔的淮水,连绵不断的土堤水堰、江河湖泊,天下之险要之地,我被这些山川险阻所妨碍无法顺利回乡送葬。我孤身一人,对着意想不到的灾难,孤单无依,徘徊路旁,没有可以投靠的亲戚和一面之交的朋友,作为生活的依托;对上既没有卓越的品行可以感动官僚绅士,对下也没有财富和权势可以动用一般的人。只剩下先父需用的医药和所有治理丧事急需的物资,不知道应该倚赖谁,而且寄存异乡的灵柩又这样沉重,我非常害怕无法把它运回。惟独您在这个时候,殷勤帮忙,营救看护,亲自屈驾前来,来到黄河,使我在先父病重期间,能够在他身边专心致志地护理奉侍,而医药问题也有人一同商量了。直到我成为孤儿之后,没有杂事干扰我为先父尽哀,就连一些微小的内心欲望,也没有不如愿的,因而使这场最大的丧礼,能回到南方家乡去完成。您对我体恤成全的恩德,是这样的超越常情啊!
我私下认为您
辅佐天下的道义,都会受到千秋万世的讴歌颂扬,推崇称道,并不像见识狭隘的人那样苦苦追求一个小节上的完美。您的地位到了顶点,而且年事已高,皇上也不敢用政事去打扰您,难道我这个来自穷乡僻壤的后生,应当用危急痛苦的心情,杂乱细小的事务,去充塞您的耳目,承蒙您的体贴吗?但是您却念及先父的旧情,尽力援助我,以至于这么大的恩情啊!您虽然不能重新掌握天下的政事,但是您那爱护培育天下的人才,不忍心让一个人流离失所的道义,都是出于自然的天性,而且继续坚持推行,并不由于任职或退位而有变化,而我惟独在这个时候有幸遇到了您!
在我守丧期间,不敢按照世俗的浅薄人情,违背俗礼去向您表示谢忱;丧服解除后,又想到您对我的大恩无法形容,几句空话不足以详尽地表达我的心意。反复考虑,直到现在,连一封信也没有进献,只是觉得心里很惭愧,一刻也不能忘记。希望您终究会谅解我的!您坚守胸怀天下的道义,没有一点私心杂念,那么我用来报答您的东西,也只能是胸怀天下的道义罢了。我发自内心如此真诚地许愿,但不敢说肯定能实现。
曾巩之父曾易占,从江西来汴京途中,在河南安阳忽患重病。杜衍前往探视,多方营救;易占死后,又帮助料理后事,使曾巩摆脱了孤立无援的困境。事隔多年之后,曾巩满怀酸辛与感激的心情写了这封信,诉说自己当时孤独无依,哀苦无告,大祸临头,束手无策,对杜衍的及时援助和热情关怀,表示真诚的谢意。突出赞扬了他虽然不在相位,但仍然“爱育天下之人才”的高尚品德。最后表示,既然杜衍能以关心天下大事的政治责任感爱护人才,他也要用同样的态度加以报答。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南丰(今属
江西)人。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佑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嘉佑二年(1057年),39岁的他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翌年,奉召回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二年(1069年)先后在齐、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颇有政声。元丰三年(1080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 曾巩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并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