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绪
南宋人物
谢绪(1250年~1276年),南宋钱塘县北孝女里(今浙江杭州良渚镇安溪)人,住安溪下溪湾(原名谢家湾),性格刚毅正直,从小就志向不凡。他痛惜宋朝将亡,读书却不出来做官,在祖坟的金龙山(今安溪下溪湾)顶上建望云亭而隐居于此,因能望见东山上的白云,故名望云亭。
人物生平
忧国忧民
咸淳七年(1271)两浙发生了饥苦,百姓忧愁不已,谢绪便散家财赈济穷人,下墟湾的百姓才安然度过灾荒。甲戊年(1274年)秋天八月,大雨连绵,天目山发生滑坡,大水淹了临安,余杭等县老百姓淹死甚多。苔、谿两地居民忧虑焦急,谢绪和百姓会合在一起,哭着说:天目山是临安的主山,天目山崩塌,宋朝就危险了。
国破壮烈殉国
德祐二年,二帝北狩,宋亡,谢太皇太后和五岁之小皇帝(恭帝)及皇室宗亲、宫女、太监均被俘押解北上,谢绪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宗室懿戚。他四方奔走,联络抗元,但因大势已去,再难挽回。
谢太后被俘北上。谢绪叹息说,活着不能报效朝廷,吃元朝的俸禄是个耻辱,便写了一首诗《烬余录》。
写完,谢绪整衣北拜,慷慨赴水殉国,在下溪湾投苕溪自尽。当时水势滔滔,高约丈余,似愤怒之状,大家都感到惊奇,史载因“忠愤不舒,壮志未酬,尸体竟逆流而上”。
亲属成员
其先祖东晋宰相谢安,谢绪是南宋王朝的外戚,堂姑母是南宋末年理宗皇后谢太皇太后谢翱是其堂兄。
曾祖父
谢椿年,集英殿修撰
祖父
谢达,字明远,少年时从事儒业,屡考不中,便隐居于山林之间,以读书、写诗自娱。轻财好施,可怜穷困之人,经常救济受灾百姓。因愿望不能实现,悒郁而死,英灵一直不散。
父亲
谢孟
叔叔
谢仲、谢季。
追祀
人们崇敬他高尚的气节和情操,葬于金龙山麓,在溪北塑像立庙,当地人在他的祖营灵惠庙立像祭祀。
一百年以后,乡人梦见谢绪托梦说:我是宋朝人谢绪,厌恶元朝而亡身,饮恨九泉已百余年,如今庆幸天下人有新主人了。几天后黄河当向北流,这是响应新主人的征兆,你们可去投奔新天子,新天子会在吕梁之地打一仗,我会帮助他。
丙午(1366年)春天三月,黄河果然向北流,九月,明太祖朱元璋取杭州。丁末年(1367年)元朝元帅扩廓贴木儿派骁将左丞李贰进攻明兵,驻扎在子陵村。
朱元璋与蛮子海牙战于吕梁洪,敌在上游,明师居下,极为不利。忽见风涛大作,卷河水北流,淹没敌军,海牙大败。太祖夜梦一儒生素服前谒曰:“臣谢绪也,上帝命为河伯,会助真人破敌。”太祖谅寤,遂封谢为黄河之神,立庙黄河之上。
当时傅友德守卫徐州,两军开战,傅友德生擒李贰,元兵大败,淹死无数,这都是谢绪暗中协助的结果。
后来明成祖认为海运不便而修复漕运,谢绪的神灵特别显著于吕梁地区,百姓建庙于上,凡官民舟船往来,都靠他在阴间保护,明隆庆间,追谥谢绪为“金龙四大王”,庙遂称大王庙。
天启四年(1624),苏茂相督漕运,水涸,船不能行。神降言:“为我请封,当以水报。”苏立具奏疏,向神祝告毕,洪波浩荡,万樯齐发。于是被封为护国济运金龙四大王。实际上又成了主漕运之神。
清顺治二年(1645年)至光绪五年(1879年)的二百三十五年间,历代皇帝给“金龙四大王”,“显佑通济昭灵效顺广利安民惠孚普运护国孚泽绥疆敷仁保康赞翊宣诚灵感辅化襄猷溥靖德庇锡佑国济”共四十四字的封号,实乃罕见之殊荣,可见,“金龙四大王”地位之高。
诗作
《望云亭》
东山渺渺白云低,丹凤何时不紫泥。翘首夕阳连旧眺,漫看黄菊满新谿。
堆间庭砌人稀迹,苔护松阴山径迷。野老更疑天路近,苍生犹自望云霓。
望云亭的旧址还在。
绝命诗《烬余录》
立志平夷尚未酬,莫言心事付东流。沦胥天下谁能救,一死千年恨不休。
湖水不沉忠义气,淮淝自愧破秦谋。苕溪北去通胡塞,流此丹心灭虏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1:1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