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维耕文学界人物,男性,于1950年5月在重庆出生,
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谢维耕,男,1950年5月出生在重庆,原成都军区驻滇某集团军干部,成都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著名军旅词作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员,
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他与人合写的歌曲《中国的希望》,以大气磅礴、声情并茂的特色,荣获2001年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
从小就爱读诗写诗,上学后,他勤奋读书,一心只想跨入文学艺术的殿堂。1968年,部队在家乡招外语兵,他毅然穿上军装来到了云南。在部队他不断学习写作,有一年,为庆祝“七一”他编了段“顺口溜”被师里选上油印在小册子上,手捧这本“书”,谢维耕激动不已,下定决心要将文学艺术之路走到底。从此,他笔耕不辍,《橄榄》、《在通往胜利的路上》等一大批反映
部队生活的诗歌,如行云流水般地从他笔端汩汩流出。一次,他的诗被人谱上了曲,于是,他又开始了歌词创作,他的歌曲不仅获奖,还被张也、于文华、李丹阳等著名歌手演唱。与此同时,他刻苦钻研学习各种文学体载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多年来,他创作了电视、话剧、戏曲剧本,小品、曲艺、歌词及报告文学、通讯……这些“五花八门”的作品,相继在《解放军文艺》、《光明日报》、《云南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或在舞台上亮相。其中,多件作品获全国全军及省级文学艺术创作奖。为此,部队给他记了功。
谢维耕自言云南红土文化与军营文化是他生命的根,是他艺术的根。正是那与“红”和“绿”相濡以沫的岁月,才激发出自己心灵深处的创作情愫。在接新兵时,一幕幕母亲送儿去参军依依惜别的感人场面,让他感慨万端,他在歌曲《你曾经对我讲》中写道:妈妈你曾对我讲/好青年志在四方/孩儿明天要远行/你为何悄悄把泪淌/我理解这样的爱抚/泪水是幸福的琼浆/……谢维耕在有限的几句歌词中,把母亲对儿牵肠挂肚的感情和殷切希望充分表现出来了。在他笔下的云南少数民族是那样栩栩如生:扯一块云霞顶头上/花头帕飘着七彩光/捧一把星星绣进衣裳/宽摆裤一甩晶晶亮/一对银圈垂耳旁/一边月亮一边太阳/……这样精巧的构思、丰沛的情感,把布依姑娘的神采描绘得淋漓尽致。他说:这就是“绿军营”与“红土地”赋予他的创作灵感。在谢维耕笔下,无论是讴歌军旅生活,还是勾勒民族风情,都渗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个性,字里行间流出的全是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情和意。
2001年初,著名军旅作曲家桑楠、词作家杨笑影与他相约,共同创作一首颂歌,献给党的80诞辰。谢维耕接手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歌词量中,把时间跨度大、重大事件多的党的光辉历程,用生动形象的文字,朗朗上口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来,忠实记录下我们这个时代前进的脚步声。经过凝神遐思,一种对党发自内心的情感炽烈地燃起了他的创作激情,“有了共产党中国才有希望”,他一挥而就,歌词用“开天辟地、开创时代、开拓未来”三个段落高度概括了党的功绩;通过“为什么小渔村高楼万丈/为什么大西部不再荒凉/……”等6个设问句反映出人民群众的心声。这首由张也演唱的歌曲《中国的希望》诞生了,并获“五个一工程”奖。面对荣誉谢维耕很平静地说:艺术创作永无止境,这只是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逗号”,今后还要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回报培养和养育自己的“绿军营”与“红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