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联辉
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病理学家
谢联辉,1935年3月9日出生于福建龙岩,植物病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病毒研究所所长。
人物经历
1935年3月9日,谢联辉出生于福建龙岩。
1954年—1958年,就读于福建农学院农学系。
1958年—1960年,任福建农学院植病教研组助教。
1961年起,历任福建农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1979年—1994年,任福建农学院植物病毒研究室主任。
1984年—1996年,任福建农学院植物保护系主任。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4年,任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病毒研究所所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谢联辉早期做过小麦秆锈病、稻瘟病和马铃薯病毒病的研究,解决了当地的生产问题。特别是在小麦秆锈病的研究中还发现了菌源在南方的越冬基地所在。1973年以来,系统研究了中国水稻病毒病的病原种类、分布、为害、传播、测报与治理,他所报导的水稻簇矮病毒,系植物呼肠孤病毒属的一个新成员,水稻齿矮病毒和水稻东格鲁干状病毒及水稻东格鲁状病毒均系中国新记录,这些病毒的发现,及时弄清了病毒性质、传播途径和发病因子,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蔓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地研究了中国水仙、甘蔗、烟草、番茄和香焦等植物的病毒种类、分布、发生和防治对策,截至2021年2月,谢联辉报导了11个中国新记录和5个中国大陆新记录。
谢联辉创办中国首个植物病毒研究所。
截至2017年1月,谢联辉已发表学术论文480余篇,其主要论著有《植物病毒学》《植物病毒名称及其归属》《水稻病害》《水稻病毒病测报办法》《植物免疫学》等。
据2022年10月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官网显示,谢联辉已在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3次,在中国国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20余次。
据2022年10月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官网显示,谢联辉已申报专利5项(已获授权3项)。
人才培养
谢联辉寄语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2017级新生:“发现自我,超越自我;凝练目标,凝练专注;造就卓越,引领未来;青春无愧,一生无悔。”
截至2021年6月,谢联辉已指导、规划并组织编写、修订和审定出版中国植病统编教材20余部。
截至2019年7月,谢联辉先后主讲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课程10余门。
截至2017年1月,谢联辉已培养出博士78名、出站博士后9名,他们大多已成为相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指导的博士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省优秀博士论文14篇。如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魏太云,闽江学院研究员王宗华,福建农林大学教授鲁国东吴祖建等都是他的学生。
截至2021年6月,谢联辉已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级优秀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各1门等。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谢联辉的妻子是林奇英。
人物评价
“谢联辉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农业科技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时任福建省委常委周联清评)
“谢联辉数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为福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献计献策,为科教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时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林和平评)
参考资料
谢联辉.中国科学院学部.
全体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9 11:23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