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创作背景在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
诸葛亮讨伐
魏国胜利之后,别人向诸葛亮道贺,他却并不高兴,而是认为受害的终究是汉朝百姓,任何一位士兵的牺牲都是自己的罪过,拿来庆贺是非常令人惭愧的事。
《谢贺者》[1]:
普天之下,莫非汉民,国家威力未举[2],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3]。一夫有死[4],皆亮之罪,以此相贺,能不为愧。
[1]谢:告。《
汉书·周勃传》:“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颜师古注:“谢,告也。”
[2]举:攻克,占领。《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
[4]一夫有死:意思是说哪怕只死了一个人。夫,成年男子的通称。《
孟子·
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诸葛亮(公元181年~公元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
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
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
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
杜甫作《
蜀相》赞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