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典歌舞剧“能”的台本,或简称谣。能是中世纪的室町时代在猿乐(类似中国唐代的散乐)的基础上经过改革、提高而创造出来的综合性舞台艺术;题材多取自文史典籍,也有一些是取材于社会现实。基于
世阿弥从音乐的立场讲述能乐的词章的说法,在日本的能乐已经是和历史中所触及的那样,从仿效技艺的猿乐能,再到采用更古老的田乐能力里的一些要素,更加摄取了在当时世间流行的舞乐,可以说是“集百家于一家之所长”。
能乐的精神在其主要的音词章节的深度上和演技的上都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在以这个深奥为目标的观点方面,当时的人们想扔掉田乐能对能乐的影响,还有所谓对能乐的深奥、优雅、和蔼、典雅、美丽等的感情大意的表达。能乐的大成者是
世阿弥,也是如今的观世流的祖先。因此,台本的文学性和音乐性极为重要,常常是以叙事诗和抒情诗的形式来表达剧情的发展并刻画人物的性格,所以也可以说谣曲就是剧诗。
日本古典歌舞剧“能”的台本,或简称谣。能是室町时代在猿乐(类似中国唐代的散乐)的基础上经过改革、提高而创造出来的综合性舞台艺术;题材多取自文史典籍,也有一些是取材于社会现实。按其内容可分为祭神戏、武士还魂戏、女幽灵戏、社会写实戏、鬼怪戏等几类。谣曲所用文词典雅优美,讲求韵律音节,据
江户时代学者新井白石、荻生徂徕等人的著作,认为谣曲是模仿中国的元曲,由禅僧作词,由能剧演员谱曲。
谣曲的结构有固定层次,一般分为序、破、急三个阶段。序段大多是叙述角色由某地来到戏剧事件中心的过程,以使观众产生悬念。破段分为前、中、后三个段落,展开故事情节。急段是故事的煞尾,形成高潮,旋即结束。由于故事的展开和情节的变化主要是靠演员和舞蹈来表现,不需很多上场人物,一般是仕手(主角)一人,胁(配角)一人,有时主配角各带副手一人或数人。
如今保留的台本,各个流派合计共有 240个剧目,其中半数以上是
世阿弥的作品(一说可以证实的有40个),其他著名作者有观阿弥(世阿弥之父)、金春禅竹(世阿弥之婿)、十郎元雅(世阿弥之子)。代表性的作品为《熊野》、《松风》、《高砂》、《忠度》、《清经》、《隅田川》等。近世也有人试作新的曲目,但流行者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