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友夫参加红军后,被分配到
鄂豫皖苏区红军游击第五大队担任公务员,后任红四军第十师政治宣传员、青年团常委、军青年委员,二十九团政治处主任、青年科长,二十八团青年团总支书记。1932年8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参加了
鄂豫皖苏区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1932年9月,随部西征川陕,参加了创建川陕根据地的斗争和反四川军阀田颂尧、刘湘发起的“三路围攻”和“六路围攻”。1935年6月参加长征。
“七七”芦沟桥事变后,谭友夫编入一二九师,随后入延安
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担任五大队政治干事、政治指导员。1938年7月任太行军区抗大一分校指导员,太行决死队第三纵队教导员、政治部总支书记、团政治委员。1943年,谭友夫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到山西新军工作。在山西他积极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独立发展
中国共产党抗日武装,组建了“壶关独立营”。不久,又组建了晋东南保安第九团。
1945年8月,谭友夫任太行军区第23旅67团政治委员,参加了平汉战役。1946年5月,调任太岳军区24旅政治部主任。1948年4月,谭友夫率部挺进中原西部,5月,发起宛西战役,先后攻克镇平、内乡、淅川、邓县等中原重镇;5月下旬,谭友夫任中原野战军四纵11旅政治委员;11月,率部参加了淮海战役。1949年5月23日,根据中央军委电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陕南军区安康军分区在湖北省郧县成立。谭友夫任司令员。同时陕南军区决定:原两郧分区之上关团、白河、镇安县之独立营的全部武装归安康军分区建制;原旬阳地区之武装人员及区干队全部拨归安康军分区,并撤销上关独立营番号改称旬阳独立营。安康军分区的成立,不仅标志着解放安康全境的开始,而且即刻肩负了完成解放安康的历史重任。
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康军分区司令员,率部进驻安康地区剿匪,先后荣获二等功、三等功及战斗英雄等勋章共11枚。1952年入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班学习。1955年毕业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0军副军长,第12军副军长,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南京军区后勤部长,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