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野作太郎
日中友好会馆原副会长
谷野作太郎,日本人,1936年6月出生,1960年从东京大学法学系毕业后,进入日本外务省。1998年至2001年,出任日本驻华大使。
简介
1936年6月出生的谷野作太郎,1960年从东京大学法学系毕业后,进入日本外务省,历任内阁总理大臣秘书官、外务省亚洲局局长和日本驻印度大使。1998年至2001年,谷野出任日本驻华大使。
外交经历
1960年东京大学法学系毕业,同年进外务省工作。
1995年至1998年任日本驻印度大使,
1998年至2001年任日本驻华大使,
现任日中友好会馆副会长、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东芝股份公司董事长。
中国缘
“从1960年进入外务省的那一刻起,我就决心将中国问题作为一生的研究课题。学习中文也是从那时开始的。”但谷野回忆说,他真正开始与中国人接触,却是在进入外务省9年之后。“1969年至1973年,我在莫斯科工作时,就和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的官员有过一些交流。不过,我真正认识中国,是在日中邦交正常化后不久——1973年秋天,作为一名年轻的外交官,我带着妻儿从莫斯科赶赴北京,参加日本驻华使馆的开馆工作,成为使馆里的第一批工作人员。”
提及1973年第一次到中国的往事,谷野乐呵呵地回忆说:“当时还是‘文革’时期,北京街头到处都是‘造反有理’、‘批林批孔’、‘闹革命’以及‘自力更生’等大标语。我们这些外交官被叫作‘洋鬼子’……那时的中国很不方便,许多地方都不对外国人开放,一般老百姓也不敢和外交官随便交谈。一次,我随日本使馆官员准备去广州办事。按规定,我们必须提前一个星期向中国外交部打报告,但后来他们通知我们说,‘你们周末抵达广州不方便’,活动便只好取消了……”
25年后的1998年,谷野作为日本派驻中国的大使,再度赴中国工作。回忆起这段时光,谷野非常高兴:“当我再回到中国时,日中关系已大大加深和扩大了……我的每一天都过得异常忙碌,但也收获颇丰……我还作为日本代表,参加了1999年新中国建国50周年的盛大庆典,那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在中国朋友眼里,自称“老头”的谷野,看上去更像是一位睿智的学者。他“中文说得棒极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通’”。担任驻华大使期间,他每周都要抽出半天时间,组织使馆里的工作人员学习中国文化。2001年,即将卸任回国的谷野,在谈及“退休生活”时曾说:“退休后,我对日中关系的关心是不会减退的。只是退休后,我有更多时间来看我喜欢的中国电影和电视剧,比如《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另外,我还买了《三国演义》和唐诗等中国古典作品,准备回国后继续学习汉语。”
回国后,谷野对日中关系的关注确实没有减退。2004年11月,当日本国内拿日本对华提供政府开发援助(ODA)一事攻击中国时,谷野通过媒体呼吁日本民众注意:“中国现在还给日本的ODA贷款,远比日本借给中国的资金多得多。日本也是ODA的受益方之一。”2005年,“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画卷”图片展在东京隆重开幕时,谷野寄语说:“通过多年来与中国人的交往,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其中之一就是对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中国人交谈时,你常常能从他们那里听到‘问题不大’之类鼓励性的话语。他们都对未来抱有光明、积极的态度。”
历史态度
福田就任日本首相后,有分析人士发现,谷野的“中国观”正在对他产生不小的影响。
历史问题是中日两国间不可回避的问题。谷野曾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歪曲历史甚至颠倒历史,只会让国际社会看轻日本。对于日中关系中那段不幸的历史,日本人不应再逃避……对于过去日本在错误政策下,给亚洲邻国尤其是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物质损害和精神痛苦,有良知的日本人都要由衷地进行反省。”人们注意到,福田首相不久前访华时曾说:“只有认真地看待过去,勇敢而明智地反省该反省之处,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这两位好友的表态何其相似!
在敏感的台海问题上,谷野也曾表示:“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不断发展,统一台湾是早晚的事。日本不欣赏所谓‘两个中国’的说法,台湾一个小岛,‘独立’根本没有前途。”而此次访华期间,福田以首相身份反对台湾搞“入联公投”,表达了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四不”态度,为他赢得了不少赞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8 08:33
目录
概述
简介
外交经历
中国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