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村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终南镇下辖村
陕西西安市周至县终南镇下辖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终南镇西南。西临田峪河,北临108国道。豆村历史悠久,村大风淳。豆村方圆有20多平方公里,人口有一万五千多人,豆村由豆一村、豆二村、豆三村、豆四村四个行政村组成。
行政区划
1949年5月解放后,将豆村划分为二个小乡,东部为豆村一乡,西部为豆村二乡。1958年9月豆村称豆村生产大队,当时实行军事化管理,为便于生产,将豆村划分为四个战区,东南部为豆村第一战区,西南部为第二战区,西北部为第三战区,东北部为第四战区。豆村大队还辖斑竹园、七里路、挂面房(只有25队一个小队)郭家洼4个自然村。1984年5月将豆村划分为四个村委会,即豆村第一村委会,豆村第二村委会,豆村第三村委会,豆村第四村委会,管辖范围承袭豆村原战区范围。
豆村第一村辖豆村东南部和斑竹园1个自然村。1984年5月设立,该村为豆村第一村委会,有9个村民小组。
斑竹园位于终南镇南偏西3公里处,田峪河故道东岸。主产小麦、玉米,并产猕猴桃。唐时斑竹园村周至司竹府竹园的一部分。东汉八年就有人在此居住,因村周围多为斑竹园而得名。
豆村第二村辖豆村西南的和七里路1个自然村。有6个村民小组。
七里路位于终南镇5.5公路处,田惠渠西岸,田峪河东岸。主产小麦、玉米,亦种猕猴桃、西瓜等。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村民由豆村迁此定居住,因距故乡七里,故称七里路。
豆村第三村辖豆村西北部和挂面房1个村(实际为1个小组)。
豆村第四村辖豆村东北部和郭家洼1个村。有11个村民小组。
郭家洼位于终南镇偏西1.5公里,田峪河故道东岸。主产小麦、玉米。村中有汉代建筑遗址,系西汉武帝长杨宫的一部分。村人世代相传,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郭姓人由外地迁来较低洼处定居,遂名郭家洼。与《后汉书·马援传》2东汉将军马援秦请将上林范地售与农家为农田的记载一致。
村容村貌
道路建好了,经济上去了,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整治村容村貌,引导村民养成良好文明的卫生习惯,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疾病的发生,针对昔日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白色污染”严重的现状,2008年初,由村党总支牵头,对村内的所有生活垃圾实行了“定点堆放,定期清理”,每周一次有专人负责清运工作,极大地改善和美化了人居环境。下一步该村还将重点加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为群众办更多好事实事。
豆村现有人口15000余人,35个村民小组,4个行政村。改革开放前,豆村仍保留有古城墙,城墙周长九里三。八座城门(东南西北各两门),每座主城门各为两层,均由名人题写额匾,其中东门为“紫气东来”,西门为“西望瑶池”。城壕周长13里,水深1丈,河宽6丈,两边柳树成荫,河内鱼虾成群。
此图为1968年11月5日豆村航拍图,彼时城墙保留完整,村西田峪河、通向村外道路清晰可见。
改革开放以来,豆村大力整治村容村貌,现形成东西两条主干道贯穿南北,一条中心大街横贯东西,其余街道皆与之交会,形成了24道“丁字街”。豆村街道呈南北纵横状,北有12街南有9街,转完一圈有30多里路。豆村之大全国有名,号称“天下第一村”。
直至上世纪中期,豆村城外还有“四大宝”:东门外有金牛池;南门外有避火珠(水池);西门外有白马池;北门外有“三柱香”(三眼冒气雾的泉眼)。四大水源,浇灌着数千亩稻田,赐予了豆村人“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
豆村四月初八古腊会规模盛大远近闻名,每逢古会,商贩云集,行人如织,四里八方的庄稼人都来这里逛会,看戏,走亲戚。游古腊时,八台神龛前行, 百杆灵幡摇曳,数百彩旗漫卷,一路锣鼓喧天。古腊工艺,巧夺天工,爪果人物,鱼虫鸟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所到之处,八村九社呜炮相欢,家家户名果伺候,善男信女顶礼膜拜,整个村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豆村北有西周墓葬群,学术界称“马家坡遗址”,出土西周青铜器甲骨文陶瓷等极珍贵文物。
经济发展
豆村有35个村民小组,1.5万多人。新一届村党总支班子上任后,紧密团结和带领各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紧紧围绕十七大提出的有关“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断,树立了大村要有大动作、大作为的先进服务理念,决心因地制宜,多业并举,一心一意谋发展,引导村民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切切实实为一万多名父老乡亲办好事实事。
千余万巨资兴修水泥路
豆村南北狭长约3.5千米,东西宽仅1.5千米,辖4个行政村及郭家洼、七里路等4个自然村。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该村在时任市委书记崔林涛的亲切关怀和当地政府部门的直接领导下,首先从道路建设入手,针对“村大人多街道乱,影响经济大发展”的严峻现实,对全村实施了庄基和道路建设整体规划,形成了以中心街为中心,“两纵二十五横”的新布局。2007年11月,豆村借助通村水泥路建设的良好发展机遇,与咸阳市新达建筑工程公司合作,由公司先行垫资,争取国家立项,各村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投资1千多万元对1号、2号南北两条主干道路及中心街全部实施水泥硬化,修建总长为9千米、宽8米的水泥路。1号路北段已顺利竣工,其他道路建设工程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当中。
投资百万元强力打造豆村文化广场
位于村中心的豆村戏楼是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因年久失修,主体损毁非常严重,已岌岌可危。为了树立“天下第一村”的大村形象,村党总支与各村支部、村委会主要领导经过反复讨论、磋商,并请有关专家论证,决定将原戏楼拆迁、北移,开通北一街,扩大豆村文化广场面积。该工程正在申请国家资金扶持。筹建中的豆村文化广场将投资1百多万元,占地面积约5千平米左右,豆村党总支、各村“党员之家”、村委会及计划生育阵地建设也将设在这里,并有图书阅览室、中老年活动中心、街心花园及各类健身器材等,供村民消遣、休憩、娱乐。
西安市体育总会授予的“陕西西安花样跳绳培训基地”
豆村党总支和中心学校对于将花样跳绳作为一项村域特色发展全村社会经济充满信心,认为不仅可以改善留守儿童无处玩、无课外活动场地的现状,还可以促使豆村的村办企业和农家乐快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氛围。“中华绳王”胡安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豆村跳绳运动的推广普及。为支持这次特色活动的开展,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还专门向西安市跳绳协会发来了贺信,鼓励推动跳绳运动更快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是发展经济当务之急
豆村的酱醋酿造和木器作为两个传统产业,发展势头一向十分强劲。该村利用毗邻三湾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的优势,不断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现规模已达到千亩以上,并在西宝公路北侧建起了豆村蔬菜专业批发市场。教师出身、具有远见卓识的村党总支书记苗润充满信心地说,今后豆村经济发展将实施多业并举,针对蔬菜品种单一、老化的现实,务必在调整产业结构上狠下功夫;不断优化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并在蔬菜深加工上做文章,将“第一村”特色品牌推向市场。
积极推行土地整改工程
豆村有土地1.5万余亩,大多集中在村南,且连片形成规模。长期以来,由于机井损毁严重,农民一直靠天吃饭,农业增产缓慢,遇到旱灾之年,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当地形象地流传着“小麦一尺高,苞谷像蒜苗,亩产几十斤,徒工又徒劳”的民谣。由县国土资源局牵头,联合县水利局,经过反复考察论证,现已争取国家专项资金2千多万元,今秋将推行庞大的土地整改工程。自团结路往北沿伸0.5千米,在东西长约5千米的范围内,将对6千亩耕地因地制宜,利用拖拉机、汽车等大型机械进行平整、复垦,每150亩地打一眼井,取一个平,架设专线、变压器,实施地埋管喷灌工程,以切实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发展历史
豆村位于终南镇西南2公里处,地处谓河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田峪河由村西流经。主产小麦玉米。1995年前亦产水稻。经济作物主要种植猕猴桃蔬菜西瓜。1985年亦种棉花。豆村卫生院防治地方病出血热成果显著。工艺品有大腊、剪纸。大腊有120斤重。剪纸1980年参加全国展览并获奖。此村人口众多规模较大,有两条南北主干街路,有19条东西大街,每条街路宽20米,面积约3.5平方公里。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1996年省考古队在豆村西周遗址考古,发掘西周墓葬6座,东周6座。发掘大量的青铜器,其中铜方鼎高24厘米,最为珍贵。考古队称:豆村先周遗址的发现,在渭河南岸还是第一次。说明周人很早就活动在渭河两岸地区。考古发现:豆村西周墓葬等级之高,数量之多,排列之有序,遗址面积之大,说明这里是西周时一重要诸侯国遗址。这批周人居住在所在这里为古公亶父的迁岐和文王作沣做准备工作和奠定基础。通过这次发掘,查清了豆村西周遗址的分布和文化内涵。
1974年豆村群众平整土地时,挖出了一批青铜器,其中文癸簋,西周早期文物高15.4厘米,口径23厘米,重3.5公斤,内底有“八母父癸”4字铭,为国家三级文物。
乾隆年间,豆村出土的青铜器“散氏盘”(出土地为推测,有待进一步考证,有说出土于陕西凤翔一带)。盘口饰龙纹,盘足饰兽面纹,有附耳,图案精美,形制雄伟。上面铭文十九行,三百五十七字,(现存于台湾)记载矢散两国解决边界纠纷事,《西安通览》载:“国家西周青铜器《散氏盘》1铭载:约周厉王时,由王卿会同矢氏和散氏在“豆”这个地方会商,解决边界纠纷。铭文中“矢之豆”,即豆村。豆字是一个象形字,字中“口”字是锅,上面一横是锅盖,下面U是生火的火道。豆有陶器和青铜器两种。豆村出土的陶豆存于县博物馆。浙大历史系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周》章内,豆村处注为矢国,按《散氏盘》铭文记载,实际上西周时矢国和散国解决边界纠纷,请周王朝在豆召开勘界签约会议。当时这里已是一个要地。
综上所述,说明在商末周初(前11世纪)就有部分西周贵族居于此,约500人以上,(根据墓葬推测)。在此为古公亶父迁歧,文王作沣做准备工作,并精于制作以“豆”的青铜器、陶器等。故取名豆村。“豆”的名称从周朝起一直沿用。
同时根据1994年《周至县志》省考古队及有关专家论证,豆村应为古矢国所在地(有待进一步考证)。
民俗
民谣:四月八
四月八,游大蜡。不为看大蜡,只为看豆村的好姐家。妈呀,你看大蜡过来啦。扶妈踮脚嫩声笑,风摆衣衫赛荷花。藏青裤子绿裹脚,毛盖儿打到半中腰。花花眼睛细眉毛,扑闪扑闪四面照(rāo),照见我哥好小伙。”
民俗
好女不出村,出村都是马六神。
历史遗存
豆村四大奇观:
金牛池
位于村东,于郭家湾(东村)西南方向,原豆村中学东,现因河床改道,金牛早已不知去向。大概在200年前由于田浴河雨季水多,经常淹没庄稼,大家集资在河边修筑了一头庞大的金牛,用来压制洪水。后来田浴河改道流经村西。村东金牛池历史渐渐消失在人们记忆中。
文曲庙
相传文曲庙内有三颗火龙珠,距金今也有长远的历史,由来是因一场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在村东像似三只巨大的火球在狂风的催促下,在第四天的清早下起了蒙蒙细雨,就传出了文曲星显灵的传说,也有它的来历,原先村西南有座文曲庙就是少人管理,年久失修香火短缺,大家就认为是一种发难,前晚有人在庙里上香乞求文曲爷保佑。大伙在火灭以后看去,一片狼藉。~为此在村西南方向重修建了文曲庙,以为防御火灾,二来希望村中多出达观显贵。就是一种精神寄托。从此文曲庙也就香火鼎盛了。好景在文革的时候,也就随之东去了。
白马池
位于村西沿娘娘庙西行过西小河,在行三五百米就到了白马池,水池边有一块石碑,正面书写着“白马神之池 民国立”。据传这里距离终南山只有十几里路,山里的土匪经常出来打劫,加上杀人越货者为逃避官府追究,也到山里躲藏,常常搞的鸡犬不宁,人心惶惶。一天夜里,有一匹白马出现,在村子周围巡逻,土匪才不敢来了。但是土匪们不甘心,总想找机会害了白马,有一天,他们乘白马在池里喝水时,刺死了白马,人们把白马埋在高岗上。土匪夜里打劫时,白马的英灵出来踩死了土匪,自此匪患始除。人们把此池叫做白马神之池,据说有人还看见白马晚上在他家里吃草料。老人叹息到,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白马神的事了。
三支香
据说在北空旷的地方夏天的夜里,可以清晰的看到三点火星,位于村北马坡下,有一口清泉有三口泉水,中间的微高些像似三支清香。也就由此得名。
出土文物
1、散氏盘:
西周晚期(Ca.9th-8th centuries B.C.)
散氏盘高:20.6公分 腹深:9.8公分 口径:54.6公分 底径:41.4公分
重:21312 g 铭文:19行 357字
早在商朝中期,青铜器上便已出现铭文,比甲骨文的时代还早。但是在西周之後,在铜器上铸刻铭文的风气才大大风行,举凡祭祀、战争、赏赐等大事,甚至是契约,都被纪录在青铜器上。
散氏盘在康熙年间出土,嘉庆年间被进贡上京,作为庆贺嘉庆皇帝寿辰的贺礼,从此成为皇室收藏。盘上的铭文共 357 字,记载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约。位于今陕西宝鸡凤翔一带的散国,被西北方的矢国(代考)侵占了土地,两国议和,戡定国界, 国割地赔偿,过程与合约均铸在盘上,作为证明。散氏盘 造形与纹饰均呈现西周晚期青铜器简约的风格 ,文字线条宛转灵动,是研究西周金文重要的材料。
散氏盘高圈足,左右两耳,满器施饰,庄重华丽。铭文铸于盘内底上,共三百五十七字。是一件风格非常突出的作品。其书法浑朴雄伟,字体用笔豪放质朴,敦厚圆润,结字寄奇隽于纯正,壮美多姿。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书之流畅,开“草篆”之端。
散氏盘铭文并器全形拓,整幅托裱本,珂罗版原大精印,尺寸145/81厘米。 四大国宝之一的西周散氏盘,原藏清内府,与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盘并称四大国宝, 原拓本极珍罕,海内学者争求而极难得。此以周希丁精拓本原大印,可赏可习,精美高古。
散氏盘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2.文癸簋
出土时间:1974年
文化遗产
《豆村大腊制作技艺及民俗》被陕西省人民政府于2007年5月11日批准为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豆村大蜡》,由蜡座和蜡体组成。蜡座是放置大蜡的底坐,一般在一张方桌上制作一个木桩或铁墩,将蜡作固定平稳,以便抬游或放置。蜡体呈宝塔形,由三个倒立的园台体垒接而成,每个圆台的上面有蜡盘,蜡盘外有蜡芽,蜡芽口径2—3公分,长10—15公分,状如卷曲了的莲花瓣,底层18个芽子,二层9个芽子,三层6个芽子。蜡体的中间是铜制的圆柱体蜡杆或竹制蜡杆,通贯可供点燃的棉质蜡芯。蜡体周围全是精雕细刻的飞禽走兽,其花红草绿鸟欢兽鸣,千姿百态,生趣盎然,蜡体四周又用五色彩线缠绕,如五彩祥云飘曳,寓意吉祥、福瑞。蜡亭属大蜡的装饰物,是用木、竹、纸张扎糊成的亭子,四周饰有花鸟、走兽,套置在大蜡外围,把蜡体衬映得更加美观漂亮。
标准大蜡体重60公斤,蜡体高1.2米,外径90公分。1998年台湾道教协会曾灌制了100斤的大蜡一对在楼观台祭拜老子。有一年还灌制了每个重500斤的大蜡一对。一般蜡体要点燃一年。
参考资料
豆村问豆.周至县人民政府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3 17:09
目录
概述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