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藿糜,记曰:王东亭尝之吴郡,就汰公宿。别,汰公设豆藿糜,自啖一大瓯。东亭有难色,汰公强进半瓯。(《太平御览》卷八百五十九载)
汰公的豆藿糜
易弓(20080920)
南朝史学家沈约的《俗说》记载这样一件事,说的是东晋王羲之的侄子王(珣)东亭,“尝之吴郡,就汰公宿。别,汰公设豆藿糜,自啖一大瓯。东亭有难色,汰公强进半瓯。”其他书还描述这事的后续,说“须臾,东亭行帐果炙皆备”,“汰公都无所啖”。
这汰公是当时高僧竺法汰,据载他是受王氏家族供养的,王氏人家要出门悠游都会带着他,如果没有这汰公同行,便停车不行。 (《世说?赏誉篇》)
这豆藿糜又是何物呢?古人称豆叶为“藿”,《广雅?释草》说:“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豆藿糜原来是豆叶子煮的粥,而如果只是用豆叶子煮的菜汤,叫豆藿羹。这豆藿糜,挑明了,这是寻常人吃的粗食,把豆叶放进水里,加些许米粒,煮成汤粥而已,味道可想而知。
堂堂王珣,以才学文章受知于当朝。陪伴高僧,却也如此不堪,行帐里备有美食佳肴,但在高僧面前却也不敢过于抗拒。在汰公来说,是否想借题发挥点提一下王珣,我们不得而知。至于王珣,皱着眉头强咽下这样的粗食,多少有点想靠汰公提携一下儿的嫌疑。魏晋时代的贵介子弟,多尚清谈,依附风雅,得道高僧的一句话,简直可以定其一生荣辱。所以他们偶尔要在世人面前表现一下,吃点这样的苦头,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有趣的是,我读到这里,倒联想起我们现在的风气而已。真的很羡慕古人,无论山珍海味,抑或是粗食淡饭,都是有机的,都是来自最原始的方式生产和烹煮的。还有,原来现在许多美名为“有机”的菜蔬,旧时都是些穷人家的粗食。对穷人来说,战争除外,最与生死攸关的东西是食物,“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是这样带着沉痛的心情告戒我们的。(《孟子?告子上》)
在古人眼里,食物大概是不分健康或者不健康,区别的是填肚子还是享受的,是豪门吃的或是贫民吃的。“豆藿糜”、“豆藿羹”之类的显然是穷人扒进口里的食物,平民桌上常见的粗菜,有身份地位的人是不屑一顾的。看沈约《俗说》另一记载就知道:
“何承天、颜延年俱为郎,何问颜曰:“藿囊是何物?”颜答曰:“此当复何解耶?藿囊将是卿言?腹中无所有,纯是藿。此是世俗相调之辞也。”
这里讲的“藿囊”,是指装满豆叶子的肚子。一肚子的豆叶或者是一肚子的豆藿糜,意即都是满肚子粗俗的东西,没有一点雅趣。这词儿竟是用来调笑、讽刺、骂人的,就像今天对着某些人喊“阿明”、“阿莲”一样,可以想见“藿”之粗俗了。
也有不同的看法,孔夫子之前的时代,士大夫显然还把豆叶看成有情趣的东西,是可以供嘉客的马儿消遣的食物。《诗?小雅?白驹》的歌者唱到“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於焉嘉客。”。虽然感谢白马带来了嘉客,又想把马儿拴绊起来,留住嘉客,但也只能给那马儿吃些豆叶子,这“藿”在这里可又青翠可爱,摇漾着一股温馨。
总是老百姓太穷了,这汰公的“豆藿糜”多少也反映了老百姓恨不得把整株豆子充分利用了的吝啬的想法。豆的果实可以“奉献”给达官贵人,让汉朝淮南王刘安手下的方士在炼丹时,无意中发明了鲜嫩柔滑的豆腐;豆的叶子留下来自己煮汤,让汰公为人醍醐灌顶时也有豆藿糜使用;豆荚豆藤拿来烧火煮饭,让曹植可以对着亲兄弟吟唱《七步诗》……
现代的人讲究健康食物,醉醇醲而饫肥鲜之后,回过头来又吃起野菜了,什么猪母苓(马齿苋)、红苋菜啦等等,连地瓜叶也一样又受宠幸了。超级市场菜摊上,除了这些青红野绿的,还有豆苗儿买,这苗儿还有个了不起的名称,曰“龙须菜”。想来也是做买卖的弄出来的噱头,提着爪子的瓷猫称招财猫,开得了大红的花都称为发财花,一样的创意。不过,上那有机菜馆点菜时,还是要小心,因为许多地方也把芦笋称为“龙须菜”,别搞混了。
看那豆苗,细嫩芽儿,青青翠翠,挺养眼的。价钱且不论,那是愿者上钩的事。只是菜摊上买的豆苗,总是要捡两把儿一起买,才可以给点折扣。那豆苗儿又扎得小把小把的,心里盘算,两把刚刚盖锅底,三把没得打折,买它四把吧,家里人口少,一餐吃不了。你说那卖菜的,心思多好啊,你想要吃得刚好,就买六把,分两餐享用,就不怕你吃腻了。
不过,吃豆苗儿,有浪费之嫌。这苗儿如果长成,种豆得豆,不是一本万利,也有一本几十粒吧。所以古人是不吃豆苗,只吃豆叶。
这豆藿糜、豆藿羹之类的妙用,只有高僧知道,穷百姓知道,像王珣这样的名门望族的子弟当然不会懂得个中滋味。我们也不懂,只知道要健康,又要可口,这样才会有“可口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