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锈病是由豌豆单胞锈菌、野豌豆单胞锈引起的、发生在
豌豆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和茎部。叶片染病初在叶面或叶背产生细小圆形赤褐色肿斑,破裂后散出暗褐色粉末,后期又在病部生出暗褐色隆起斑,纵裂后露出黑色粉质物;茎部染病后,病症与叶片相似。
豌豆锈病病原为豌豆单胞锈菌(学名:Uromyces pisi (Pers.) Schrot),属担子菌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柄锈菌科、单孢锈菌属真菌。夏孢子、冬孢子堆在豌豆或其他
豆类作物上,锈孢子器、性子器在大戟属观赏植物上,在豌豆上有许多生理小种。
有报道称,担子菌亚门真菌野豌豆单胞锈(学名:Uromyces ervi (Wallr.) Westnd.),也可侵染豌豆。该病菌系单主寄生菌,锈孢子器多生在叶背、叶柄、茎或荚上,杯状,包被白或黄色,边缘外翻;锈孢子球形至椭圆形,密生瘤,浅黄色,大小(16~25)微米×(14~21)微米。夏孢子堆生于叶两面、叶柄或茎上,肉桂色;夏孢子球形至椭圆形,具刺,黄褐色,大小(18~33)微米×(18~27)微米。冬孢子堆与夏孢子堆类似,黑褐色;冬孢子亚球形,褐色,大小(23~38)微米×(15~24)微米。
豌豆锈病主要为害豌豆的叶片,严重时叶柄和豆也发病。发病初期病斑出现黄白色小点,渐变成红褐色。隆起星小疮疱斑,外围常有黄色晕环。有时老病斑四周有一圈新的红褐色疱状物(病原
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发现红褐色粉末,病株茎叶上有圆形褐色小斑点。后期叶片、叶柄和茎的病斑上产生大而明显并且突起的黑色肿斑(病原冬孢子堆),破裂后散发现黑褐色粉末,为冬孢子。
中国北方以冬孢子附着在豌豆病残体上越冬,翌春萌发时产生担子及担孢子,担孢子成熟后脱落,借气流传播到寄主叶面,萌发时产出芽管,直接侵入豌豆,后在病部产生性子器及性孢子和锈子腔及锈孢子,然后形成夏孢子堆产出夏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秋季形成冬孢子堆及冬孢子越冬。中国南方以夏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并完成侵染循环。
豌豆锈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品种及播种期等有密切关系。豌豆单胞锈菌喜温暖潮湿,气温14~24℃,适于孢子发芽和侵染,夏孢子迅速增多,气温20~25℃易流行,所以多数豌豆产区都在气温回升后发病,尤其春雨多的年份易流行。如云南冬春气温高,早播的年前即开始发病,形成发病中心,到翌年2~3月后,雨日多,易大发生。从土质和地势看,低洼积水、土质粘重、生长茂密、通透性差或反季节栽培的发病重。植株下部的茎叶发病早且重。早熟品种生育期短,可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