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数学 ,中国古代把物象符号化数量化,用以推测事物关系与变化的一种学说。是中国易学的一个分支。在《
易经》中“象”指
卦象、
爻象,即
卦爻所象之事物及其时位关系;“数”指阴阳数、爻数,是占筮求卦的基础。
《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其是我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为一体的哲理性很强的著作。《易经》,分为三部,天皇氏时代《
连山》、《
归藏》,周代的易书《
周易》,并称为“三易”(一说分别作于上中下三个时代,一说三本书均作于上古时期)。《连山》、《归藏》是我国上古时代的文化典籍,有说《连山》与《归藏》不是失传了,而是被改了名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周易。也有说《连山》与《
归藏》于汉代后下落不明或被儒道吸收作经或亡佚。此二易成为中华文化领域里的千古之谜。
易理、
易象、
易数、易占共同形成完整的易学体系。《易经》图式的思想核心是变易,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左传·僖公十五年》说:“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这是明确提出象数概念和说明象与数关系的肇始。《左传》、《国语》载有22条占例,已将易卦的义理、象数、筮占初步统一起来。但是这时象数学还没有形成,只提供了运用象数的实例。
战国或两汉时期形成的《
易传》,是从理论上系统研究象数的开端,依据《易经》用数而不言数的情况,初步提出了一套象数原理。《系辞上》说:在易卦中,“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复,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所谓“定天下之象”,即用形象化、符号化的卦来象征各种事物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万物相杂而互变,必须用象数来表示其中的联系。《说卦》集中论述了诸卦所象的物类,如八卦象天、地、风、雷、水、火、山、泽等等,为象数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
远古时代人们定天象、法地仪,创制历法与易书,文明肇始。《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所谓“定天下之象”,即依据天象,用形象化、符号化的卦来象征各种事物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秦始皇焚书,不禁卜筮。以后易学在汉代兴起,西汉今文易学始于田何,其后著名易学家有施仇、孟喜、梁丘贺、焦延寿、京房等,都是田何的弟子或再传弟子,由此蕃衍为数十家。汉易重象数,为了适应预言灾变的需要,孟喜首言“卦气”,以易卦配四时气候,用于推算历纪,占验吉凶。京房初创“纳甲”,将八卦与天干、五行、五方相配合,推晦朔弦望之象,探阴阳消息之义;又创“飞伏”,以卦见者为飞,不见者为伏,飞为未来,伏为既往,借以断占人事。
东汉
郑玄又提倡“纳子”、“爻辰”、“
纳音”,既用易卦的阴阳六爻同地支代表的十二时辰、十二音律相配合,形成一套象数体系;荀爽有“卦变”、“互体”之说。三国时,虞翻综合发挥汉易象数学,试图将以上各说熔为一炉。王弼则黜象数而重义理。宋代
陈抟提出所谓“先天图”,邵雍又加以发展,于是象数之学大兴,称为“先天象数之学”。朱熹广泛搜罗图数秘算,以
理学观点加以注释。
直到清代,象数学仍是易学研究中比较活跃的一个学科。黄宗羲著《易学象数论》6卷,认为易学至焦、京而流为方术,至陈抟而歧入道家,评论河图与洛书、先天方位、纳甲、纳音、月建、卦气、卦变、互卦、筮法、占法,以纠其失;并对
扬雄的《
太玄》、《周易乾凿度》、司马光的《
潜虚》、蔡沈《洪范数》、《皇极数》等论著以及六壬、太乙、遁甲之术数,都作了系统的评论。惠栋、张惠言、焦循等人也都重视象数,有所论述。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许多中国学者运用数理科学方法对象数学重新进行研究,例如:以等差级数(算术级数)解释阳奇阴偶和天地之数;以等比级数(几何级数)解释“一分为二”的宇宙生成论;以数学排列组合解释八卦成列;以
二项式系数解释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的“周易三角”,并发现比法国数学家B.巴斯加尔早500年的“贾宪-杨辉三角”来源于“周易三角”;以方圆九宫算术解释
河图洛书;以函数关系解释太极曲线与阴阳消长变化;以二进位制数学说明邵雍的先天卦位卦序图,认为此图经得起电子计算机的测试和检验;以同余式定理解释揲蓍的方法;以概率论统计解释断占中的吉凶休咎。所有这些研究,都力图揭破笼罩在《
周易》上面的神秘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