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研究》杂志是由特级大师刘殿中主编,名家大师撰稿,是面向各级棋手与爱好者的象棋专业性刊物,是各等级象棋研究教学的指导性教材,创刊二十多年来深受海内棋 友的欢迎。本刊资讯丰富,评述研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2002年将全面调整栏目和内容, 以全新面貌示人。
本刊以国内外大赛最新佳局评述和特级大师的最新
布局新招为主,辅以开、中、残局理论 研究,并设江湖写真、排局创作、大赛聚焦等专栏,另有名家专访特写、明星谱、棋力测验等雅俗共赏的栏目以增加趣味性,每期还将为广大爱好者提供最新棋书邮购服务。
本刊开设了卷首纵横、
对局评注、特快专递、布局视点、布局道场、赛场随笔、棋人棋事、象棋文化、棋局创作、江湖写真、象棋论坛等栏目。
有人要问,这是一本非常普通的杂志,她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色彩斑斓的插图,看起来毫不起眼,你为什么会如此喜爱呢?我认为,正是她
朴素无华的风格,厚实丰盛的内质深深地吸引了我.她像一瓶陈年美酒,越品越香,又像一位挚友,相识时并不觉得特别,长期相处,才慢慢觉得她最可信任,最值得交往呀.她更像一颗金子,时间会打磨去她外表的沙尘,最终会熠熠生辉.
首先,《象棋研究》在读者、作者、编者之间搭起一座桥梁,那就是“棋艺讨论”栏目。它让三者互动,共同讨论棋艺,研究棋艺。“棋艺讨论”作为长期固定的栏目,占有一定的篇幅,做到了有问必答,有错必纠,释疑解惑,呼起广大读者钻研棋艺的积极性。贵刊的这种作法真的是勇气可嘉,因为其它一些棋类刊物从来没有此类栏目,特别不愿意说出自己存在的不足,他们的顾虑可能有下面几点:一是怕对刊物有负面影响,二是怕挫伤作者(特别是
象棋大师或特级大师)的写作积极性,三是不愿意花太多的精力去应付,怕质疑信件像雪片样涌来。但如此一来,读者有疑无处可问,只能闷在心里,有的甚至以讹传讹,这样下去,读者又怎能提高棋艺呢?例如,有一本杂志的“例和手册”中有一则《马兵和单缺象》的残局,正确结论应该红先胜,由于没有开辟相应的栏目,这个错局一直延至今。多数中低水平的棋艺爱好者还蒙在鼓里。
其次,《象棋研究》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重要栏目叫“象棋论坛”,内容涉及象棋历史、象棋文化、象棋功能、象棋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广大读者能从中汲取营养,用理论武装头脑。在“三棋”进校,从事象棋工作的读者,特别是象棋教师,更是受益非浅。杂志开辟这个栏目的目的就是让下棋的人不仅有较高的棋艺水平,而且具有较高的象棋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棋品,纠正人们长期的认识误区——认为下象棋是下里巴人,走不上艺术的高雅殿堂。黄少龙教授及一些象棋大师、高级知识分子所撰写的一系列研讨文章发人深思。就我个人而言,真的是爱不释手。
另外,“棋局创作”与“江湖写真”深受读者喜爱。杂志一到手,大多数读者先睹为快的就是这些棋局,按照棋图,摆开棋盘,三番五次地拆解,有时采用谱上的着法,有时运用自己的见解,相互比较,优劣分明。对于妙招,赞不绝口,或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发现
劣着,则打上大大的问号,写上自己的心得。当然这心得不一定正确,但在与棋友交流后,也会有所收获的。如果“棋艺讨论”中刊登别的棋友的观点,也正是自己的心得时,那种欣喜的感觉无法形容,因为自我研究已得到认可。更要说明的是,《象棋研究》一直以较大篇幅刊发排局作品,因为我们的编辑已充分看到了排局作品后面的广大读者。这是由于一般读者对开中局的认识,远不及象棋大师,而对具体的单个的残排局则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棋局创作”中的“棋局测验”,虽不占特殊位置,但它排在目录下端,非常醒目,给刊物上增光添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