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山石刻是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现存石刻64件,其中宋23件,元代1件,明代12件,清代14件,民国2件。无年代及姓氏署款12件。有题诗、填词、题榜、铭文、传记、营缮纪事、跋刻名人作品等。
水月洞壁
水月洞石壁上两幅巨大的摩崖, 是宋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的《朝阳亭记》和《朝阳亭诗》。《记》文大意是, 张孝祥与好友张维, 朱元顺来游, 张维酷爱此处山水, 留连忘返, 僧人了元明白他的心意, 便在岩前建亭。亭竣工后, 再次来游, 张维要张孝祥给亭起名, 张孝祥想起他们在建康(今南京)共事时也曾建过亭, 取名“朝阳”, 以示张维“学业足以凤鸣于天朝”。于是仍旧用“朝阳”二字给新亭起名, 并且把水月洞也改名朝阳洞。他认为这是件有纪念意义的事, 便把他在建康时写的《朝阳亭》诗, 和
后来在桂林写的步原韵两首, 一起刻在在《朝阳亭记》旁边。乾道九年(1173), 范成大任广西经略安抚使, 认为水月洞之名自古流传, 十分恰当,
水月洞内还有宋代张维、张自明、曾宏正等人的诗词, 都属佳作。宋庆元三年(1197), 杜思恭刻《陆游诗札》, 为后人留下了陆游的珍贵手迹。绍定四年(1231)张茂良的《赵公德政碑》, 是研究赵崇模这位 历史人物的珍贵资料。张釜《范藻等五人水月洞题名》、陈畴《水月洞题记》、卓樗《赵繇夫等二十一人水月洞题名》, 均为较好的书法作品
象眼岩
出水月洞,沿石级登山,山腰有个20多米长,左右对穿的岩洞,好似大象的眼睛,因名象眼岩,象山南北两洞 景色各不相同,是眺望桂林风景的绝妙窗口。
剑柄塔
山顶有明代所建普贤塔, 为喇嘛式实心砖塔, 高13.6米。基座北面, 嵌有青石一方, 平雕“南无普贤菩萨”之像。远看塔似剑柄, 又像宝瓶, 有剑柄塔、宝瓶塔之称。
漓江双月
与穿山、塔山分布漓江两岸, 山形、塔影、明洞构成美丽的“三山景色”。站在象鼻山公园爱情岛上远望,穿山公园的穿山月岩与象鼻山水月洞远近相映, 呈现“漓江双月”的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