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珊泉,
镇海贵驷憩桥人,字铁生,贝锦泉的三弟,生卒年不详。享年56岁。同治八年(1869)底,
左宗棠委任贝锦泉为他的座舰“华福宝”轮管带,并要他招募熟练船工,随船学习磨练。
在贝锦泉招募的船工中,有一些是镇海人,内就有他的三位胞弟:贝珊泉、贝国泉等。其中贝珊泉最为出色,他从水手干起,逐步提升,至任“超武”号兵舰管带(贝国泉后任“元凯”轮副管带)。贝锦泉升任舟山总兵后,贝珊泉任“超武”轮管带,在镇海口之役“与有力焉”,擢升为水师总兵、候补副将。
沈葆桢有副赠联送给贝珊泉,它本来悬挂在“超武”号轮上,横匾“四海镜清”,联语是“铁生将军如米功,海域靖晏万民颂”,“铁生”是贝珊泉的字。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女婿,出身翰林,在外放任知府时,即深得左宗棠器重。左宗棠被急调为陕甘总督时,临行上疏,要求朝廷将沈葆桢调入福建,担任船政大臣,继承他的未竟事务,说此任“非其莫属”。沈葆桢也不负所望,及时建成了福州船坞及机器厂,新造船舰达20艘,且把它们分布在各个港口。他对文化基础较差的贝锦泉、贝珊泉兄弟格外关注,他俩也因此得以提高文化水平。
沈葆桢赠送贝珊泉的联语“如米功”应该怎样理解呢?“米功”的用典出自佛经。佛经曾记载说:有一次,佛徒面对浪涛汹涌,用法术搬来须弥山镇压,但也不见效应。佛陀即从饭碗里拨出一粒米饭,叫佛徒丢入水中,嗨,顿时风平浪静了。《
阿含经》所谓“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说的就是这了不得的“米功”。沈葆桢借此典故勉励贝珊泉,要苦练捍卫祖国海疆的本事。
贝珊泉在1885年
中法战争镇海之役即将开战之时,任“元凯号”兵轮管驾,该轮为福州船政制造,编制官兵98人,有前膛钢炮1门、后膛钢炮8门,威力相当可观。“元凯号”守卫在镇海口,屡向法舰开炮,使其难以迫近隘口,因而立有战功,赏为“尽先补用副将”。几年后他病故于家,享年56岁,被清廷追封为“振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