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自然呼吸那样,吸气时吸气肌收缩,胸腔负压增大,
肺泡内压下降低于大气压水平,将体外环境中的气体吸入肺内;在呼气时则靠吸气时所贮存的势能释放,而将气体呼出,这种呼吸运动称为负压呼吸。
自本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期间,体外负压呼吸机曾在临床上应用。其方法是将除头部以外的整个人体(或仅胸部),密封于一顺应性小的硬质容器中。用电泵间歇抽气,使容器中产生负压,进而使胸腔负压增加以至肺泡压低于大气压,于是,气体吸入肺内。当初曾认为,此种通气方法,吸气时胸腔负压增大,与自然呼吸类似,有利于静脉回流,因而优于正压呼吸,但事实上由于整个身体(或大部分躯干部)处于负压环境中,末梢静脉扩张,血流重新分布,结果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与正压呼吸并无多大差别。而且,体外负压呼吸还有某些缺点,例如这种通气方法不能保证有效的通气量,如果上气道有阻塞,则体外负压可促使肺不张、肺水肿等严重的合并症的发生。再加上这种装置本身笨重、护理困难等等,今日完全让位于正压呼吸机。但国外仍有人在致力胸胄式及带式体外通气器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