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院前东起西
健康路、接三角荡,西至西桥对凤起路,长168米。
贡院,南宋为平籴仓、御酒库、驻泊司、碧库诸故址也。其地在梅家桥,今水星阁之南、仙林桥河之东,古茅山河,今称贡院,东桥河之西。清代贡院1984年为贡院前5号。1995年改造凤起路时,贡院前拆除,并入凤起路,地名消失。杭州市高级中学址为凤起路238号。
贡院是封建科举制乡试或会试的场所。据《康熙仁和志》载:清贡院,在观桥东。宋时在观桥西、新庄桥东。元时在祥符桥(现凤起路与延安路交叉处西北侧)。明初在杭州府学西,即仁和学基(现中山北路南段西侧、百井坊巷一带);天顺三年(1459)改今所(观桥东),即仁和仓旧址。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贡院为浙江两级师范学堂,1913年改名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此后,先后又改为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浙江省立高级中学、杭州高级中学、浙江省临时联合高级中学,1951年改名为杭州市第一中学,1985年复改称为杭州高级中学。该校1920年曾爆发震撼全国教育界的“一师风潮”。
清贡院的规模及布局,据《康熙府志》载:国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总督王国安、巡抚赵士麟以应试人多,文场号舍不足,旧例以轿补之,士苦局蹐,乃另拓号舍五千余间,合省称便。院之制:中为至公堂,左曰监临别署,西曰受卷所,前南路之中为明远楼,东西为文场,场四隅为瞭高楼,甬道之南为坊,曰登龙门,又南为仪门。至公堂后为穿堂,为协忠堂,东为监试房,又东为誉录所、监临行台,西为对读、掌卷、弥封三所。协忠堂后为大观台,为五经房。仪门之外,东为供给所,西为巡缉所。三门之外,东为三司厅,西为外供给所。大门之外,东西长廊,为生儒候立处。其南表坊一,东西为坊二,又西抵观桥,为坊一。
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以原贡院之围墙为界,占地136亩,大门外有贡院遗物吹鼓亭、旗杆、辕门和照墙等。抗日战争时期,学校南迁,校舍成了日军兵营,健身房成了马厩,在游泳池旁造了一个弹药库,在后校园造了关养军用犬和军用鸽的小木房,在后校门旁造了哨兵岗亭和哨兵住房,二门钟楼被拆除。
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旧址占地面积64669平方米,歇山顶二层砖木结构楼房,七进。第一进作为一师的典型建筑保护,建筑面积2369平方米。1963年批准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据吴庆坻纂《杭州府志》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浙江巡抚张曾奏请以省城贡院旧址改建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校舍落成,四月十五日开学。历任监督:邵章、喻长霖、王廷扬、沈钧儒、夏震武、袁嘉谷、孙智敏、徐定超、经亨颐。著名教师:经亨颐、马叙伦、许寿裳、周树人、夏丏尊、钱家治、张宗祥、沈尹默、姜丹书等。民国成立,学堂改称学校,监督改称校长。1913年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历任校长:经亨颐、姜琦、马叙伦。著名教师:马叙伦、李叔同、夏丏尊、陈望道、刘大白、朱自清、俞平伯、叶圣陶、沈尹默、许寿裳、李次九等。1922年合并后改称为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历任校长:何炳松、沈溯明、李宗武、蒋梦麟、林晓、项定、崔东伯等。自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建校以来,培育了大批人才,其中不少是社会贤达:革命者俞秀松、施存统、汪寿华、冯雪峰、潘漠华,作家郁达夫、柔石、魏金枝,数字家陈建功,地质学家程裕琪,画家丰子恺、潘天寿、华君武,诗人徐志摩、汪静之,名记者曹聚仁等等。
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堂歌:“功如忠肃,学似文成,自古名贤数浙人。山川钟毓,代有奇英,六百同堂步后尘。文章惊海内,科学究专门,新旧中西一贯行。今日为多士,他年铸国民,教育前途定有声。”
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校歌,夏丏尊词:“人人人,代谢靡尽,先后觉新民。可能可能,陶冶精神,道德润心身。吾侪同学,负斯重任,相勉又相亲。五载光阴,学与俱进,磐固吾根本。叶蓁蓁,木欣欣,碧梧万枝新。之江西,西湖滨,桃李一堂春。”
“一师风潮”:1919年“五四运动”席卷全国。一师校长经亨颐采取“与时俱兴”的办学方针,率同陈望道、夏丏尊、刘大白、李次九等教员大力宣扬新文化、新思想,提倡学生自治,为当局所嫉恨。1919年,二年级学生施存统在该校学生主办的《浙江新潮》第2期发表了《非孝》一文,被当局视为洪水猛兽,《浙江新潮》被查封。还于1920年2月9日乘学生寒假之机调经亨颐任教育厅视学,免去一师校长职务,并宣布改组一师。一师学生获悉后纷纷返校,于2月15日派出师生代表到教育厅要求收回成命。翌日又到省公署请愿。3月24日,教育厅下令一师休学,强迫学生即日离校,并派军警进驻学校。3月28日,杭州学联发动各校学生4000多人请愿游行,遭到军警镇压,被打伤数十人。当晚,杭州学联通电全国教育界、新闻界,同时呈文教育部、司法部,要求严惩凶手齐耀珊(省长)、夏敬观(教育厅长)。29日凌晨,省公署派出500余军警包围一师。一师学生不畏强暴,与当局和军警展开了不屈的斗争。在全国各界、海外侨胞和杭州各界以及学生家长的同情与声援下,齐耀珊被迫下令撤围,并收回解散一师的成命。新任校长姜琦也向学生表示将维持前任传统。一师风潮遂告平息。
1946年6月,杭高学生发起并联合杭州各大中学学生举行了一次反对国民党政府出卖国家内河航行权的示威游行。后两天,教育厅长许绍棣大发雷霆,校长崔东伯被撤职调任省教育厅督学。崔东伯没有接受任命,离开了杭州高级中学。7月,崔东伯一家6口搬出校舍,在体育场路找了一间约12平方米的弄堂房子住下。崔先后在省立高商、私立新群高中和民生初中担任数学兼课教师,并应上海春明书店之聘,编写了《高等代数精解》和《平面三角精解》两书。后迁居龙兴路南阳里6号,租了三间平屋居住。
《万历钱塘志》载:万历三十七年(1609)秋八月,大雨水。是月初七日至初十日,骤雨昼夜不止。初九日值乡试,士子无不沾润。举子屋水深三尺,踞木板上属文。南湖诸堤俱决,苕溪暴涨,西溪、安溪复有水患。
《康熙仁和志》:杭城各铺户,无论大小行业,值三岁大比,凡科场应用物件,无不取给备至。承值者蒙其累,虽云给价,而所给之价未免扣克,或言借办,而借办之物多致浮沉。于是,有好利之徒,谋为行头,营为包管,取十而彼侵其半,实假公以私也。……康熙十一年(1672)科考,巡抚范公监场,先将各府所解物料张示定数,使之无由苛派。所用食物,当即公平给价,一无冒滥。群贾多受其泽。
袁枚《过杭州贡院作》诗:“风檐官烛旧时游,弹指人间四十秋。烧尾鱼行三万里,龙门重过尚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