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才,拼音:xián cái,汉语词语,释义:才智出众的人,亦作“贤材”。出自《
书·咸有一德》。
《
论语·子路》:“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刘宝楠正义:“贤才,谓才之贤者。”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当今天下之贤才君子,不问
少长,皆愿从其游而为之死。”
《
晋书·刘弘传》:“弘乃给其田种粮食,擢其贤才,随资敍用。”
宋·
苏轼《应诏论四事状》:“忠言有壅而未达,贤材有抑而未用。”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二回:“赵叔带乃上表谏曰:‘山崩川竭,其象为脂血俱枯,高危下坠,乃国家
不祥之兆。况岐山
王业所基,一旦
崩颓,事非小故。及今勤政恤民,
求贤辅政,尚可望
消弭天变。奈何不访贤才而访美女乎。’”
章炳麟《辨诗》:“至於哀窈窕,思贤材,言辞温厚,而蹈厉之气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