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信用危机亦称信用危机。国家货币流通和信用领域的波动和混乱。货币信用危机一般由生产过剩危机所引起,当生产过剩时,某些企业因其商品滞销,到期债券不能清偿而破产倒闭,并引起连锁反应,在货币信用的各个领域出现危机现象。在货币流通领域,由于商品信用、银行信用遭到破坏,商品买卖都须现金交易,造成流通中现金奇缺,银根紧张;在信用领域,由于商品销售不出去,债务人无力清偿商业欠款,银行部分放款收不回来,存户又纷纷向银行提取现款,造成银行倒闭,信贷业务停顿;企业由于商品滞销,缺乏现款,急需借款来支付到期的债务,造成利息率急剧提高,银行利率上升,企业股息减少,在证券市场方面表现为股票、债券价格猛跌。这几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形成货币信用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货币信用危机一般是由周期性的
生产过剩危机引起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周期性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
经济危机前的繁荣阶段,生产兴旺,物价上涨,商业投机活跃,引起信用的扩张。资本家借助于发行
有价证券,利用银行贷款和
商业信用把生产扩大到超出有
支付能力的需求的范围。于是,促成了危机的成熟。而当危机一旦到来,大量
商品滞销,物价急剧下降,这时,市场萎缩,企业倒闭,信用就会发生动摇,大批厂商因不能偿还债务而宣告破产,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货币信用领域内造成了动荡和混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货币信用危机取得了一种既与
经济危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存在形式,主要表现为长期的
通货膨胀和
信用膨胀。
周期性
生产过剩危机引起周期性的货币信用危机,而货币信用危机又反过来加深生产过剩的危机。随着
商业信用和
银行信用的紧缩,使过剩
商品的销售更加困难,从而使
生产过剩的危机趋于尖锐化。
这类危机并非由周期性的
生产过剩危机所引起,而是由某种特殊的经济或政治事件引起的。例如,1839年英国出现的货币信用危机就是由农业歉收引起的。连续两年的歉收,导致小麦价格暴涨和小麦进口猛增,使英国
国际收支恶化,黄金大量外流。此外,战争也会引起特殊类型的货币信用危机。这类危机不同于周期性货币信用危机,它并非有规则地经过一定时间而重复发生的。这类危机一般不表现在货币信用体系的全部环节上,而只表现在个别环节上,通常是表现在交易所、利息率和
货币流通方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政府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推行赤字财政和信用膨胀政策,使货币信用危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表现出新的特点。以往在周期性货币信用危机爆发时,由于
生产过剩,大批
商品滞销和信用关系破坏,人们普遍追求现金,从而使货币短缺,物价下跌。战后货币信用危机则是由于资产阶级政府推行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增发纸币,使
货币供应量大大超过流通中的实际需要,从而表现为经常性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并使货币信用危机趋于复杂化。
80年代初,西方世界爆发了新的
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更形严重。美国1975年的消费物价上涨率为9.1%,而1980年为13.5%,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消费物价上涨率也都超过1975年。在这种情况下,迫使资产阶级政府实行紧缩政策,用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息率的方法来压缩货币量和银行信贷。这种反常的做法,成为这次危机的一个显著特点。例如,
美国商业银行的优惠利率曾先后4次超过20%,1980年底高达21.5%的创纪录水平。这种高利率政策,从短期看,对抑制
通货膨胀起了一定的作用。
1980年以来,某些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幅度虽然有所下降,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赤字也有增无已,庞大的财政赤字对物价具有强大的压力,因此通货膨胀的缓和局面是难以持久的。同时,战后美元危机的频繁发生,70年代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趋于瓦解,就是货币信用危机在
国际金融领域中的集中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