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是主要在
货币市场上进行运作的共同基金。与一般基金相比,除了具有一般基金的专家理财、分散投资等特点外,还具有如下一些投资特征:投资于货币市场中高质量的证券组合;提供一种有限制的存款账户;受到的法规限制相对较少。是一种新型投资理财工具。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购买者按固定价格(通常为1美元)购入若干基金股份,基金的管理者利用这些资金投资于可获利的短期货币市场工具(如国库券和商业票据等)。购买者还能对其在基金中以股份形式持有的资金签发支票。该基金是开放式基金,它将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的零散资金汇集起来,投入货币市场获利,从而吸引众多的机构及个人成为货币市场的主体。
基金产生发展
美国第一家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作为银行存款的一个替代物创建于1971年,是在市场变化环境下金融创新的一个最好例子。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对
商业银行与
储蓄银行提供的大部分
存款利率均进行管制,而货币市场工具则是浮动利率,但许多中小投资者无法进入货币市场(因有最低交易额规定),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利用这一事实,也表明追求利润的企业家能够发现设计不严密的政府法规的漏洞。但由于当时
市场利率处于存款机构规定能支付的利率上限以下,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因其收益并不高于银行存款利率而难以发展,总股份在几年中非常有限。
1973年仅有4家基金,资产总额只有1亿美元。但到了70年代末,由于连续几年的
通货膨胀导致市场利率剧增,货币市场工具如国库券和商业票据的收益率超过了10%,远远高于银行与
储蓄机构为
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所支付的5.5%的利率上限。随着储蓄机构的客户不断地从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中抽出资金投向收益更高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总资产迅速扩大,从1977年的不足40亿美元急增到1982年有200多家基金持有2400亿美元的资产,并在总资产上超过了股票和债券共同基金。因此,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迅速发展是市场利率超过银行和其它存款机构管制利率的产物。同时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能迅速发展并且能保持活力的原因还在于管制较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没有法定的利率上限,而且对提前取款也没有罚款。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迅速发展,引起了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的强烈反应,他们要求国会对货币市场共同基金附加储备要求和其它限制,国会最终虽然没有批准存款机构的要求,但给予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发行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即
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S),它与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相似,也提供有限的
支票签发而且没储备要求,而且收益率几乎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一样高。
在银行和其它存款机构以超级NOW账户和MMDAS的反击下,1982年末和1983年初,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总资产开始下降。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的这些创新金融工具暂时阻止了资金从银行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流动。但商业银行与存款机构无法承受提供高收益的成本,不久以后,降低了MMDAS的利率。其结果是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再次迅速发展,80年代末和90年代创造了极大的收益。1987年美国股市大崩溃,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入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其资产总额突破3000亿美元。1989年和1990年的储蓄和贷款协会危机引起商业银行突然增加他们的存款保险,来保护他们的存款,同时监管当局更加关注存款机构已经出现的高利率。所有这些变化都有利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快速发展,其资产在1991年达到5000亿美元。1996年大约有650家应税基金,250家免税基金,总资产大约为7500亿美元,80%以上为纳税的资产。其股份大约占所有金融中介资产的4%,而且在所有共同基金(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总资产中占25%以上。1997年达到1万亿美元。
共同基金特征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首先是基金中的一种,同时,它又是专门投资货币市场工具的基金,与一般的基金相比,除了具有一般基金的专家理财、
分散投资等特点外,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还具有如下一些投资特征:
1、
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货币市场中高质量的证券组合。
2、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提供一种有限制的存款账户。
3、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所受到的法规限制相对较少。
局限性
1、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不存在存款保险。
2、由于商业银行不断的存款创新,进行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组合,不利于吸引稳健的投资者。
购买考量
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和相关规则的规范,目前中国已发行的货币市场基金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从目前各个货币市场基金运行的情况看,购买的窍门应该说还是有的,可以从收益性和安全性两个方面来具体考量。
收益性选择存在误区
在收益性选择方面,有两个因素应该是投资者更为关注的,一是近期收益指标,二是近期规模变动。
事实上,投资者对待这两个因素的看法普遍存在误区。在近期收益指标上,许多投资者只是关注其高低,并误以为目前较高的近期收益就是好,这一观点是偏颇的。
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计算比较复杂,专业化技术很多,但基本上仍是以持有组合的本身收益和买卖价差两大部分组成的。近期收益较高的货币市场基金,往往在其收益中包含了较多的买卖价差,相应会减少未来的收益。因此,在同等条件下,购买近期收益较低的货币市场基金可能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例如收益率较低的
华夏、长信等货币市场基金2008年以来的收益水平就较好。
目前
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差距已经拉开,而部分基金公司也很喜欢宣传自己的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增长多么迅速,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误区。规模的变动对基金组合影响很大,货币市场基金大规模申购之后会持有“过量”的现金,需要重新投入到操作中去,自然会影响到未来收益的提升速度。因此,投资者应该关注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变动率,适当回避规模“暴增”的部分品种。
不能忽视安全性指标
安全性指标往往不太为投资者所关注,其实它的重要性完全不亚于收益性指标。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货币市场基金仍然可能具备一定程度的风险,在那个时候其安全性高低就会凸现出来。在此列出两个安全性方面的因素,供大家在投资时参考,一是货币市场基金本身的流动性,二是货币市场基金组合的灵活性。
注意到某些已发行或准备发行
货币市场基金的
基金管理公司,已经在安全性指标方面开展了差异化竞争。
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就是图个在安全的基础上多挣点收益。因此建议准备购买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者,从自身实际出发,综合考虑以上的两个方面四个因素,作出自己的抉择。
高收益奥秘
近来,货币市场基金逐渐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可,资产规模迅速扩大,其较储蓄为高的收益率和流动性功不可没。
7只可比的基金2004年
平均收益率达到2.88%,与加息后的税后利率1.8%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从2007年4季度的当季收益率来看,一些
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甚至超过了5年期定期存款税后利率的同期收益水平。那么,货币市场基金到底是如何实现较
储蓄更高的收益率的呢?
货币市场基金之所以能实现大大高于储蓄存款利率,主要是因为货币市场基金集合理财的优势。根据中国《货币市场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货币市场基金的主要投资对象是:1年以内(含1年)的银行定期存款、
大额存单、剩余期限在397天以内(含397天)的债券、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
债券回购、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
中央银行票据、中国证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货币市场工具。所以,投资者通过投资货币市场基金,实际上参与了收益较高的货币市场工具的投资。
收益率与流动性是
货币市场基金管理者需要解决的一对矛盾。通常基金管理人通过留存一定比例的现金和控制组合的期限结构来进行流动性管理,力求在保持高流动性的情况下取得收益的最大化。
为保证货币市场基金的安全性,各国的监管机构都对公募货币市场基金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作了限制。目前中国的法规规定组合平均剩余期限不超过180天。国外的这一规定更为严格,美国规定其不能超过90天。2004年4季度末,中国货币市场基金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为157.18天,相对期限较长,这也是国内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持续攀高的主要原因。此外,为了解决短期流动性问题,以应对日常的赎回业务,货币市场基金管理人无法避免地需要进行正回购来短期融资,这样就出现了基金的杠杆操作。目前,中国货币市场基金的正回购比例平均为29.84%,处于较高的水平。
正是由于集合理财的优势,加上中国货币市场基金运用了较长期剩余期限结构的组合,同时以短期融资来解决流动性问题的投资策略,使得中国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相当可观。目前的收益率水平甚至超过了同期5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同样收益率也大大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现金管理的工具,
货币市场基金的安全性无疑应放在首位。因此,在进行投资时,不能一味地追求最高的收益,同时也应时时评估基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其他基金联系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与其他类基金的互补关系
从风险和收益的角度来看,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处于最低,因此,在资产组合中,它可以起到降低资产组合总体风险的作用,所以,货币市场基金稳定投资收益,降低了投资风险。可以满足一部分追求高安全性,高流动性和较好收益性的投资者的需求,
因为货币市场工具大多风险较低,易于变现。所以,货币市场基金可以与其他类基金形成优势互补。表现为:
1:货币市场基金能够改变目前我国基金投资主要集中于投奔市场的现状,并且收益随市场利率的下降而降低。
2:成为进出自由,投资额灵活,风险极低而受益不错的储蓄替代投资工具。
3:货币市场基金有利于
基金管理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有利于分散风险,提高整体的
风险承受能力。并可成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投资转换渠道。
4:货币市场基金的流动性有助于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正是因为货币市场能保证充分的流动性,所以货币市场基金能够作为企业的现代管理工具,
5:从操作上来讲,投资货币市场基金最容易操作,过程也最为简单,是所有共同基金中最基本的投资工具。
简介
购买者按固定价格(通常为1美元)购入若干个基金股份,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管理者就利用这些资金投资于可获利的短期
货币市场工具(例如
国库券和
商业票据等)。此外,购买者还能对其在基金中以股份形式持有的资金签发
支票。
差异成因
货币市场基金获得了平均在3.5%左右的年化收益,并且在近期不断提高,甚至出现部分货币市场基金获得超过8%的年化收益的状况。结合
《货币市场基金管理暂行规定》(下简称规定),当前货币市场的高收益以及不同基金之间收益率的差异性主要来源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规定》指出:
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不得超过180天。但
并没有明确指明是时点限制还是实时限制,进而导致部分基金可能在运作期内持有剩余期限较长的债券品种,而在定期信息披露的时点上进行短暂的调仓,将组合期限在该时点上符合180天限制。
其二、《规定》并没有明确组合期限的计算方法,即是采用净资产加权还是总资产加权。在此情况下,各基金可能采取对自己有利的总资产加权,这势必掩盖基金组合的实际剩余期限(净资产加权更为合理,因为总资产包含可能的杠杆放大,进而掩盖实际的风险),使部分基金即使在信息披露时点上也可以持有期限更长、相应收益更高的债券。
其三、对于
浮息债券,《规定》称:以市场利率为基准利率的可变利率或
浮动利率债券,利率调整频率小于一年的债券的剩余期限等于计算日距下一个利率调整日的剩余时间。这条规定并没有明确何为市场利率,并且对于传统的一年调息一次(以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作为
基准利率)的浮息债券的剩余期限的规定不尽合理。这使得部分
货币市场基金可以持有距到期日期限较长的债券来提高基金收益。
其四、《规定》对回购交易的剩余期限计算方法不明确,使得部分基金可以用通过短期回购的滚动操作来实际持有较长期限的债券,进而获得较高收益。
其五、对于银行间市场一些交易不连续的
债券,《规定》没有说明其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进而部分
货币市场基金可能会选取不同的标准来进行估值,或者通过公告时点的异常交易来人为操纵市场价格。这也会造成估值的混乱和较大偏差。
从海外发展来看,DaleL.Domian与WilliamReichenstein(1998)在详细比较了美国市场货币市场基金1990-1994年的收益情况后,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其一、基金费用的不同是导致各货币市场基金净收益出现差异的决定性因素;
其二、对于规模不超过30亿美元的货币市场基金存在着明显的
规模经济效应,即在30亿美元之下,规模越大,费率越低,相应的基金净收益越高;
其三、规模在30亿美元以上的货币市场基金,基本不具有规模经济效应;
其四、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具有相当的持续性。
分析表明:成熟市场的货币市场基金只是投资者进行头寸和流动性管理的工具,依靠杠杆放大和其他一些高风险操作来获得远高于市场无风险收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持续的。规范的货币市场基金运作所表现出来的收益差异,仅仅在于其费率的不同,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来促使基金管理者扩大基金规模、主动降低费率,进而提高基金的净收益。
随着货币市场的完善、
货币市场基金的整体规模的扩大以及管理法规的规范,中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初期的高收益率面临着降低和趋同的趋势,与此同时规范化运作后投资人所承担的风险也将有所降低。认为稳定后的年化收益应该在2.8%左右,货币市场基金仍然是投资人一项良好的低风险、稳定收益的流动性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