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
中国侗族传统音乐、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侗族大歌,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等侗族聚居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传统音乐,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侗族大歌历史久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刘向的《越人歌》那种声韵和格调已为侗族大歌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南朝时期,这类民歌又有所发展,至宋代,侗族大歌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如宋人陆游在其所著《老学庵笔记》中已经有关于“仡伶”集体作客唱歌的记载。至明代,侗族大歌已经在侗族部分地区盛行了,在明代邝露的《赤雅》中有记载,“长歌闭目,顿首摇足”,即是侗族大歌的演唱情形。
在过去漫长的封建社会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侗族社会一直处于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交通闭塞,商品经济观念极其淡薄,学校很少,读书的人不多,教育十分落后,大歌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民间流传,世代相承。那时候,人们以“会唱歌”“会歌多”为荣,谁掌握的歌越多,谁的知识就越丰富,歌师、歌手受到人们的尊敬,当时侗族人民认为读不读书没有关系,但不学歌就不行,因而有“用歌替书”之说。
20世纪50年代后,侗族大歌被音乐家肖家驹、郭可诹等发现,他们组织音乐工作者深入黎平县侗族山区收集发掘、记录整理,侗族大歌从此由大山深处走向世界。20世纪50年代初,黎平岩洞侗族歌手吴培信代表侗族出访苏联,第一次将侗族大歌带出国门。
基本特征
题材内容
侗族大歌歌唱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童声大歌、戏曲大歌、社俗大歌、混声大歌等七种。
鼓楼大歌:侗语称“嘎得楼”。用于迎接宾客时在鼓楼里演唱的大歌,由主客男女双方歌队对歌,内容以情歌叙事歌为主。
声音大歌:侗语称“嘎唆”“嘎套唆”。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注重表现曲调、声音的优美,加入了许多衬词,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音响,如流水、鸟鸣、蝉声等。
叙事大歌:侗语称“嘎君”“嘎啥”。一般是歌队出寨走客,应主人邀请而演唱,多以神话故事、历史传说作为歌词。
童声大歌:侗语称“嘎腊温”。由儿童演唱,内容多为儿童的游戏及知识传授,歌词短小,节奏明朗,曲调欢快,朗朗上口。
戏曲大歌:侗语称“嘎瓦”,即群众歌。一般在侗戏开场前或收场,以齐唱为主,最后一句拖腔时才合唱,气氛热烈。
礼俗大歌:侗语称“嘎耶”。每年正月初二祭祖母堂时,手拉手或手搭肩踩堂唱的歌,节奏明快。
侗族大歌的内容,通常是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如果按其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可分为四类:即嘎所(嘎获)、嘎嘛、嘎想、嘎吉。
1、嘎所又被称为声音大歌,强调旋律的跌宕,声音的优美。歌词一般短小,突出歌词之间和之后相当长的衬字及曲调,拉腔时几个歌手轮换唱高音,使高音之间此起彼伏,低音一般由其他歌手齐唱一个长音,与高音形成反差相映衬,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小河流水并以其昆虫鸟兽或季节为歌命名。
2、嘎嘛被称柔声大歌,一般以抒发男女恋爱之情为主要内容,特点是缓慢,柔媚而富感染力。
3、嘎想又称伦理大歌,是一种劝教戒世为主的大歌歌种,音乐旋律起伏不大,注重歌词内容的表述,多以称颂或讽刺为主,是安定劝抚侗家人的主要伦理手段。
4、嘎吉又叫叙事大歌,多以展开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音乐旋律舒缓、低沉而忧伤,有以单人领唱、众人集体低音相衬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嘎吉母,和众人分声部合唱的嘎锦两种类型。叙事歌的歌词一般较长,歌者要有惊人的记忆和丰富的表情。
词曲结构
1、一曲多词类,是侗族大歌数量最多的一类,经典侗族大歌,都属于这一类歌。经典大歌是属于正式场合演唱的大歌(即男女对唱的歌),所以都有男声部和女声部。
2、一词一曲类侗族大歌,是数量较少的歌种,这类歌一首歌只有一首歌词和与之结合的一首曲调。这类歌一般不用于对歌演唱,主要用于欣赏,这类歌往往只有女声部或者只有男声部。
3、一词多曲歌是侗族大歌里数量最少的歌,是侗族大歌发展过程的种变异形式。一词多曲歌主要是女声歌,多是把一首一词一曲的歌词移植到另外一首一词一曲的歌的曲调里演唱,还可以把男声的歌词移植到女声里演唱。
4、侗族大歌的结构严密而精美,具有完整的三段式特征:每首大歌均由三部分组成,分成歌头、歌身、歌尾。歌头与歌尾相互照应,将歌身镶在中间。
5、结构上由果(组)、枚(首)、僧(段)和角(句)组成。
曲调风格
1、曲式结构复杂,声部多。从音乐学分类上看,侗族大歌属于支声复调音乐范畴,曲式结构不是固定对等的节奏,音节结构有长有短,节拍有快有慢,差别很大,既有严谨的一面,又有自由发挥的一面。音符高低间差大,低八度和高八度音符经常在同个音节里出现。声部上往往二声部、三声部等同时出现在一段音程中,纵横交织,气势磅礴,齐头并进,混合成浑然和谐的旋律。
2、严肃庄重。侗族大歌均在大众场合使用和演唱,如迎宾送客的场合,重大节庆的场合等,而且有众多人参加演唱,场面宏大。内容以叙史、叙事为主,严肃而不随意,篇幅、容量大,男女老幼皆宜唱、宜听。
3、无伴奏,无指挥。演唱大歌时,不需要配器和指挥,演唱人员凭借严格的训练和演唱时的默契,往往一气呵成,既完整又完美。
歌词特点
1、歌词简练,以突出和展示曲调声音美为主的“声音大歌”。“声音大歌”尽管歌词简单,曲式却同样复杂多变而庄重严肃,听之似乎更抒情完美,意味深长。
2、侗族大歌歌词押韵,曲调优美,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意蕴深刻。
技巧技术
与世界上众多“民间口传音乐传统”相比较,大歌在技巧应用和技术才能上具有特殊性和杰出性,主要表现为三点:
音乐艺术
“音乐艺术”上,“多声部技术”的灵活运用,大歌音乐的重要特征是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两个声部协作演唱,注重对“自然声音”的模仿和提炼。这种歌唱多以自然界鸟叫、蝉鸣、林涛流水之声为模拟对象,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一套特有的语词与声音表现方式。低声部的持续音像流水一样持续不断,高声部就像溪岸边的蝉鸣此起彼伏;大歌整体“九度音域”的文化意义显现为侗族的“全民歌唱”和经常歌唱。
口传文学
“口传文学”上,传统大歌均由南部侗族第二土语区方言演唱,歌词的使用与当地语言紧密相关。大歌歌词长短不一,短者十余行,长者数百行,其结构模式为“偶数行单数字句,句子长短不齐,篇幅可大可小”,由此形成自然而严格的韵律,即“脚韵”“腰韵”相押的“二十四大韵”韵律规则。语言是大歌的根基,大歌传统也因语言的依赖和提炼而成为侗族语言乃至文化最有效的传承和保护途径。
口头传承
“口头传承”上,大歌在较为封闭的文化环境中体现了口头传承中的“身教”与“互动”智慧。“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习得”与节庆“展演”相默契的、具体的、动态的、竞争的传承情景,强化了歌徒们对大歌的理解和记忆,展演中的语言、唱腔、身体、心情幻化为个人心中难以磨灭的种种场景,使对歌的生硬记忆被精彩的生命体验所替代,大歌也随之与歌者在心灵真正合而为一。可以说,侗族大歌社区是一个面对面的口头文化社区,其间歌的传播和交流构成了基本的社会互动,每个人都作为歌者与听者投人歌唱、文化和生命的习得、传承及再生产之中,而大歌的“口头传统”为音乐及歌词个人化、地方化的变异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心理空间,成为联系不同辈分族人间的重要纽带。
代表作品
侗族大歌的代表作有《珠郎娘美》《莽岁流美》《元东》《蝉之歌》《大山真美好》《装呆傻》《松鼠歌》《三月歌》《耶老歌》《嘎高胜》《嘎音也》《嘎戏》。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侗族大歌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还是了解侗族的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作为多声部民间歌曲,侗族大歌在其多声思维、多声形态、合唱技艺、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属罕见。作为一种在特殊地域和特殊人群中使用的民间歌种,大歌与地方文化和谐共生,表现出强烈的“族性、地方性和功能性”特征。
传承状况
历史上,侗族大歌的传承主要为家族传承,传承载体为大歌“歌队”,传承的核心为歌师、歌头,歌师、歌头、歌队三者的存在状况及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侗族大歌的存在状况与水平高低。歌队,是指侗寨中存在的大大小小的演唱小组,每个歌队少则几人多则,上百人不等,按年龄组合成儿童歌队、男声歌队、女声歌队、老年歌队等,歌队成员白日干农活,夜晚或闲暇之际聚习唱歌。歌头是歌队的带头人,是侗族大歌高音声部的完成者,唱技高超,反应敏捷,能够带领歌队走寨对歌。歌师是侗族天歌的灵魂,平时的任务是负责全寨歌班的训练工作。侗族孩子四五岁时入歌班学唱大歌,除了生产劳动,大部分时间都在歌师的教育下成长,正是侗族自古及今小孩学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传统,使得侗族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保存了侗族大歌这一独特的文化形式。但许多歌手、歌师均年事已高,侗族大歌传承面临危机,后继无人,濒临失传,亟待保护。
传承人物
吴品仙,女,侗族大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序号:02-0253,申报地区:贵州省黎平县。
吴光祖,男,侗族大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序号:02-0254,申报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
覃奶号,女,侗族大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序号:02-0255,申报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
吴仁和,男,侗族大歌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序号:03-0826,申报地区:贵州省从江县。
潘萨银花,女,侗族大歌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序号:03-0827,申报地区:贵州省从江县。
胡官美,女,侗族大歌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序号:04-1510,申报地区:贵州省榕江县。
贾福英,男,侗族大歌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序号:05-2050,申报地区:贵州省从江县。
保护措施
2018年11月1日,学生们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初级中学演唱侗族大歌。当日,柳州市群众艺术馆和三江县文化馆联合举办的第49、50期侗族大歌免费培训班在该校举行结业汇报演出。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黎平县文化馆、柳州市群众艺术馆、三江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心、从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榕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侗族大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侗族大歌的主要流行地区黎平岩洞、从江小黄等地已建立侗族大歌保护试点基地,侗族大歌的传承、保护工作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侗族大歌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馆(三江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心)、黎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1955年,黎平岩洞吴全妹等侗族歌手组织民间合唱团到北京为国家领导人和音乐界人士演唱侗族大歌,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1986年10月,以黎平为主的侗家姑娘一行9人参加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在夏乐宫演出,被称赞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
1994年和200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黎平县侗族大歌队演唱的《蝉之歌》《布谷催春》等侗族民间歌曲。
2002年,黎平侗族大歌艺术团参加北京音乐厅举办的“高原如歌——中国边远少数民族音乐寻根之旅”的第二套节目,进行90分钟的专场演出。
2002年,第二届“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2000多人同唱侗族大歌,节日期间举办了“中国音乐家学会第九届年会暨侗族大歌国际学术讨论会”。
2018年3月17日,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多耶广场举行该县第三届侗族大歌比赛,从古稀老人到总角小儿,35支歌队近千人大展歌喉。
荣誉奖项
2007年10月,贵州省合唱协会组织选送的黎平县侗族大歌合唱团在广东省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剧院举办的全国首届社会主义新农村合唱大会上获得本届大赛金奖总分第一名。
2012年6月,黎平县侗族大歌国家级传承人吴品仙获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2016年4月,导演欧丑丑编导的电影《侗族大歌》在第49届美国休斯敦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雷米金奖最佳艺术指导奖、大评审团特别雷米金奖最佳导演奖两项大奖。
文化轶事
民间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群侗族后生和姑娘在山上耕作,休息时大家坐在树下有说有笑。他们的笑声逗乐了山上的鸟虫,顿时百鸟齐鸣,百虫齐唱,声音此起彼伏。后生们被这优美的声音吸引,侧目静听,然后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各种虫鸟的声音学唱,有的唱高音,有的唱低音,越学越有味,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嘎吉约”“嘎能勒”“嘎念”“嘎国朵”“嘎杜谷能勒”等模仿蝉鸣鸟叫的歌声就产生了。
参考资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6 09:44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